苏黎世湖的冷水包裹着李长乐,每一次划水都带走一丝体温,却也带来一种近乎残酷的清醒。他像一尾沉默的鱼,在芦苇的阴影和湖水的庇护下,向着对岸那片未知的绿色地带艰难前行。身后的城市喧嚣被湖水隔绝,只剩下自己粗重的呼吸和水流划过身体的声音。
他成功了,暂时摆脱了“清理者”如同跗骨之蛆般的追踪。但这暂时的安全,是用暴露行踪、丢弃大量装备和耗尽体力换来的。他知道,湖对岸并非天堂,只是另一个战场的前哨。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脚终于触到了湖底松软的淤泥。他挣扎着爬上岸,瘫倒在杂草丛生的浅滩上,大口喘息着,冰冷的潜水服紧贴着皮肤,带来阵阵寒意。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下,却无法驱散他骨子里的冰冷。
他必须尽快恢复行动能力。这里并不安全,“清理者”或者“守望者”的人随时可能沿着湖岸搜索过来。
他挣扎着坐起,迅速检查了防水包里的核心设备。幸好,保护措施到位,设备完好无损。他脱下潜水服,换上包里准备的最后一套干燥的、适合野外活动的便装,然后将潜水服和呼吸管深深埋入淤泥中。
现在,他需要两样东西:热量,和信息。
他在岸边找到一小块相对干燥的空地,收集了一些枯枝落叶,用最原始的钻木取火方式(这是他早年学到的生存技能之一,此刻派上了用场)艰难地升起了一小堆篝火。跳动的火焰带来了宝贵的温暖,也驱散了一些心中的阴霾。
同时,他启动了备用的、功率极低的卫星通讯模块。这个模块信号微弱,难以被追踪,但足以接收最重要的信息更新。
连接建立,阿忠预设的、在“蜕皮”期间积累的信息流如同洪水般涌入。
【‘烽火’协议持续发酵。全球超过47家主流媒体进行深度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发表声明,呼吁就‘意识科技’伦理问题进行全球对话。多国议会启动相关质询。】
【‘星海资本’公开否认参与任何涉及‘意识上传’的非法或不伦理研究,但承认投资相关基础科研,并承诺遵守最高伦理标准。其股价出现剧烈波动。】
【dARpA发布第二份声明,重申其研究合规性,但语气较之前更为谨慎,暗示可能重新评估部分合作项目的风险。】
【监测到‘守望者’关联节点异常活跃,疑似在利用此次舆论风暴,向‘星海资本’内部施加压力,具体内容加密等级过高,无法破译。】
【警告:罗曼诺夫博士通过三个不同加密频道发布最高优先级寻人指令,目标:李先生\/Leo。内容:要求立刻汇报位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应对当前危机’。语气:混合威胁与急切。】
信息纷至沓来,描绘出一幅冰火交织的图景。
“火”是他点燃的舆论风暴,其规模和影响力远超他的预期,成功地将“意识接口”技术的伦理风险推到了全球议程的前列,迫使各方势力不得不做出公开回应,这无疑极大地迟滞了他们的脚步,为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冰”则是来自罗曼诺夫的直接威胁。她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全球关注打乱了阵脚,项目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内部(来自“守望者”和反对派)的倾轧也可能加剧。她急需找到他,要么利用他的能力渡过难关,要么……将他作为替罪羊抛出去平息众怒。而那支“清理者”小队,恐怕也并未放弃搜索。
他身处这冰与火的夹缝之中。
恢复了一些体力后,李长乐熄灭了篝火,仔细清理了所有痕迹。他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根据阿忠提供的离线地图,他辨认了一下方向,开始向自然保护区深处行进。他需要找到一个更隐蔽、更适合长期躲藏,并且能架设更稳定通讯设备的地点。
一路上,他保持着最高警惕,利用茂密的植被和复杂的地形隐藏行踪。他的大脑也在飞速运转,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罗曼诺夫的寻人指令是一个危险,但也可能是一个机会。这说明她目前还没有完全将他视为敌人,至少表面上还维持着“合作”的姿态。他或许可以借此与她进行有限度的周旋,获取更多关于当前局势的内幕信息,甚至……尝试离间她与dARpA或“守望者”的关系。
但前提是,他必须确保自身绝对安全,并且掌握着足以让她投鼠忌器的筹码。
他想到了那份“普罗米修斯之火”项目的核心数据,以及他通过“种子”算法获取的模拟结果。这些是罗曼诺夫目前最想得到,也最怕泄露的东西。
他决定,主动联系罗曼诺夫,但要以一种绝对安全、并且能展现自身价值与威胁的方式。
在森林深处找到一处隐蔽的岩缝作为临时据点后,他利用卫星通讯模块,通过一个极其迂回、且经过阿忠(已部分恢复功能)加固的匿名节点,向罗曼诺夫发送了一条加密信息。信息内容经过深思熟虑:
“博士,舆论风暴非我所愿,但危机亦是转机。当前困局,非技术能单独解决。我掌握着项目关键瓶颈的深度分析及潜在解决方案模型(部分已验证),但同时也知晓某些可能引发更大灾难的‘风险路径’。若信任尚存,我可提供有限度的远程支持,协助稳定局面,厘清风险。但前提是:确保我的绝对安全与独立,并共享关于外部威胁(如‘守望者’及dARpA真实意图)的评估信息。否则,为确保自保,我将不得不考虑公开所有已知‘风险路径’细节。”
这条信息,既展示了价值(解决方案),又亮出了獠牙(公开风险),同时提出了合作条件(安全、独立、信息共享)。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拥有独特价值、但不受控制的“顾问”,而非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棋子。
信息发出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李长乐隐藏在岩缝中,嚼着能量棒,补充体力,同时通过阿忠监控着外界的动静。
几个小时后,罗曼诺夫的回复终于到来,同样经过加密,语气复杂,带着压抑的愤怒和一丝无可奈何的权衡:
“你的‘帮助’代价高昂。‘清理者’指令已暂停(仅限苏黎世地区)。提供你所说的‘深度分析’和‘解决方案模型’概要。关于外部威胁的信息,视你的贡献程度酌情提供。记住,你我仍在同一条船上,船若沉没,无人能幸免。”
她让步了!虽然很不情愿,但迫于压力,她暂时收回了猎犬,并同意进行有限度的信息交换。她最后那句话,既是警告,也是事实——如果“星海资本”因为此事彻底垮掉,李长乐手中关于项目和各方关联的证据,也将失去大部分威慑力。
李长乐没有立刻提供全部信息。他先发送了一份经过精心剪辑的、关于意识连续性瓶颈的分析摘要,以及“种子”算法在某个非核心子模块上取得“进展”的模拟数据片段。这足以证明他的价值,但又不会暴露他的全部底牌。
他知道,与罗曼诺夫的合作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必须谨慎。
就在他与罗曼诺夫进行着危险的沟通时,阿忠再次传来一条令人意外的信息:
【监测到汉斯·伯格通过一个公开的、但很少有人使用的学术交流平台,发布了一条看似普通的、关于‘科技伦理与历史责任’的短文。文中隐晦提及‘古老的守望者往往因恐惧变革而扼杀生机’,并强调了‘在风暴眼中保持清醒,寻找真正出路’的重要性。】
这是伯格在向他传递信息!他在提醒李长乐不要完全信任罗曼诺夫,也不要被“守望者”吓倒,要在混乱中寻找自己的道路。
冰与火在外界交织,信任与背叛在暗流中涌动。
李长乐靠在冰冷的岩石上,感受着森林的潮湿与寂静。
他点燃了烽火,引来了猎杀,如今又被迫与猎人进行危险的谈判。
前路依旧迷茫,危机四伏。
但他手中,已经握住了几根能够搅动局势的丝线。
他需要更冷静,更耐心,在这冰火交织的漩涡中,找到那条通往生路,乃至……胜局的狭窄通道。
他闭上眼睛,开始仔细梳理手中所有的筹码和信息,为下一轮更加复杂的博弈,做准备。
森林的夜色,缓缓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