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02:15,洛杉矶警察学院地下档案馆。
冷气机组持续运转着,地表气温已接近华氏42度,然而这片早已停用的空间里温度仍保持恒定,沉闷、封闭,霉味与老旧记录纸张的气息交缠。汉森的战术耳麦里传来清晰指令:
> Alpha组已完成外围控制,bravo组定位到Echo_Yard初步跳频路径,charlie组解密中。预计五分钟后可下达入内许可。
“收到。”
汉森佩戴的战术眼镜切入热能扫描视角,视野中的冷色调轮廓逐渐勾勒出一座庞大的铁柜系统,编号覆盖了1996年至2012年间的“联邦辅导员训练项目”数据,正是cI4前身。
“bravo组报告: 终端结构为传统电缆并行回路,未连接互联网。信号源位于d段核心。”
特勤局技术组特工克莱默从侧门进入,一手提着便携解密模块,另一手拎着一个厚重的老式磁带转译机。
“确认路径前,我们要先确认它是不是主动信号源。”他边说边将设备接入墙角一台已泛黄的REdcELL V.4信号转换器,这是一种早在十年前就全面退役的模拟-数字中继模块。
三十秒后,设备屏幕亮起。
一道短促却稳定的信号回响传回——三秒一次、标准波形——
Echo_Yard,确为主动传输节点。
---
联邦级紧急接入授权
汉森立即向市政联调指挥中心发送“目标锁定回报”与“联邦授权请求”。
根据《美国国内安全战略框架法》第88-22条款:
> 在国土安全威胁等级升至“红色”或发现已废弃联邦系统再次激活的情形下,地方警务单位可申请“联邦临时清算权”。
四分钟后,白宫通讯应急办公室回传批文:
特别代码:Alpha-Retr0-1147
权限等级: 四级干预令(class IV Emergency Intervention)
签署人: 副国安顾问西奥多·莱曼
文件附带附注:
> 若Echo_Yard系统确系早年间‘灰箱实验室’遗留项目,请在行动后24小时内向国会监督委员会提交完整清算报告。”
---
Echo_Yard的真相:
凌晨03:10,charlie组完成解密。
Echo_Yard并非单一软件系统,而是一种行为暗示诱导架构,源于2002年由NSA与dhS共同开发的心理引导项目,最初用途为战地认知反馈干预。
该系统曾在新兵基础训练与反情报审查中进行微型化部署,核心技术为“条件化短语触发+脑电回路微干扰”,允许操控者通过隐含命令操控特定目标的风险行为路径。
2012年,该项目因涉嫌违反《联邦心理干预伦理条款》被全面冻结。但如今它竟以cI4旧训练终端的形式再度现身。
“也就是说……他们用了一个被国家封禁的心理武器,伪装成再就业培训中心,对准了整座城市的底层人群。”
汉森低声道,声音像子弹一样钉入每个在场人员的耳膜。
“我们不是在追一个犯罪组织,我们在面对一个曾被联邦自己打包销毁的暗面系统。”
---
cI4残余人员定位与控制
Echo_Yard系统的日志显示,近六个月内有23次完整唤醒流程,其中17人目前身份为LA市政、消防、交通或教育部门临时合同工。
这些人正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灰影程序引导执行包括数据调取、物理接入、文件转发等行为。
根据《国内反情报联合机制章程》与《公职人员潜在受控行为应对指引》,LApd联合USSS立刻启动“低干预高筛查”行动:
对17人实施不公开访谈;
对其过往6个月系统操作记录进行技术比对;
启动“零级社交观察”: 筛查其生活环境中是否有不明接触人群。
---
净化指令下达
03:40,汉森发布当日第六号命令:
> “全面封锁Echo_Yard信道,物理格式化cI4数据库残留,交由NSA安全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