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林家沟子的山野披上了一层新绿,桃李芳菲,莺飞草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草的清新气息。溪水涨了不少,哗啦啦地流淌着,显得生机勃勃。林羽坐在院子的海棠树下,面前摆着一套素雅的青瓷茶具,正慢条斯理地冲泡着今春的新茶——明前龙井。茶叶在热水中舒展开来,嫩绿可爱,茶汤清亮,香气清高持久。他专注于水温、注水的手法和出汤的时间,神情恬淡,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然而,就在这一片春日祥和之下,一场席卷全球影视产业的资本暗流,正以林氏文娱为核心,悄然涌动。
《流浪地球》与《大圣归来》的连续巨大成功,不仅带来了惊人的票房收益,更极大地增强了林氏文娱的全球品牌影响力和资本实力。反之,西方联盟接连的挫败,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梦幻王国:公主联盟》未能达到预期,导致其旗下多家依赖传统Ip和模式、创新乏力、财务本就吃紧的好莱坞中型影视公司股价暴跌,资金链断裂,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
破产保护、裁员、项目搁浅……坏消息开始在一些老牌但略显僵化的好莱坞公司中弥漫。往日的光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财务数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就在这片愁云惨雾之中,林氏文娱海外投资部(由晋升后的苏琳娜Selina直接领导)和对外扩张部(东方玥主导)组成的精锐并购团队,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悄无声息地展开了行动。
他们的动作快、准、稳,且极其低调。借助司徒安琪领导的财务团队构建的复杂而高效的资本通道,以及沈明慧法务团队提供的无懈可击的法律方案,他们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进行恶意收购,而是多以“白衣骑士”或“财务投资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购买破产资产、注资换取控股权、或与陷入困境的公司进行“战略合并”等方式,以远低于市场峰值的价格,将数家拥有悠久历史、曾推出过不少经典作品、拥有一定片库Ip和制作能力的好莱坞中型制片公司逐一收入囊中。
这些公司或许创造力已不如前,但它们拥有林氏文娱看中的宝贵资产:成熟的全球发行网络、丰富的片库版权、与各地院线及流媒体平台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一批经验丰富但苦于无处施展的技术人才。
西方联盟的注意力仍被《大圣归来》持续火爆的市场表现和舆论热议所吸引,并未立刻意识到这些分散的、看似各自为政的破产收购案背后,隐藏着怎样一个统一的、极具战略意图的推手。他们甚至有些庆幸,有人来接盘这些“烂摊子”,缓解了他们的部分压力。
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资本运作,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移植”与“渠道劫持”的前奏。
在林氏文娱总部顶层的机密会议室内,一场战略会议刚刚结束。欧阳倩将会议纪要摘要发送给林羽。
纪要显示,收购整合的第一步已完成:成立“林氏环球影业(Lins Global Studios)”作为控股实体,统一管理新收购的北美资产。第二步计划迅速启动:由总部派出核心管理层(融合了原林氏文娱的精英和收购公司中愿意合作的高管),注入林氏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同时保留其本土化运营的灵活性。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由总部创意中台(实际上背后是林羽通过系统提供的方向指引)开始对收购公司的未来项目规划进行“温和而坚定”的调整。
林羽很快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甚好。” “片库Ip重启,注重现代解读与东方美学融合,勿食古不化。” “新技术标准同步导入。” “人才,愿留者厚待,愿学者倾囊。”
他的指示清晰明确:不是要毁灭这些西方公司,而是要改造它们,为它们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巧妙地将东方的文化视角、价值观念和美学体系,通过这些原本属于西方的文化输出渠道,潜移默化地传播出去。
一场更深层次、更不易察觉的“文化入侵”,正在资本的外衣下悄然进行。未来的某一天,当西方的观众习惯性地走进电影院,观看由“某某好莱坞老牌公司”制作的电影时,或许会发现,故事的内核、角色的思维方式、甚至镜头里蕴含的美学,已经带上了鲜明的东方印记。
而这一切的策划者,此刻正坐在林家沟子的海棠树下,悠闲地品着第二泡龙井。茶香悠远,回味甘醇。
林晓和苏婉清从外面回来,带回来一些山野里采的荠菜和嫩笋,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晚上是包饺子还是炒来吃。
林羽听着她们的讨论,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阳光透过海棠花的缝隙,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全球影视产业的格局正在他看似不经意的落子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依旧享受着这春日院落里的片刻闲暇,仿佛那席卷西方的资本暗流与文化变局,不过是这杯中新茶泛起的一丝涟漪,微小,却可能扩散至远。
西楼之上,宴饮依旧,无人听见东风渐起,更无人察觉,那东风里带来的,将是截然不同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