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献祭”与“世界之粮”的传说,如同最终揭开的血腥幕布,让林薇彻底看清了自己所处的绝境——她不是救世主,而是祭坛上待宰的羔羊,而夜玄,则是被精心培育、用以催生最极致“祭品”的土壤。系统的每一句“治愈即拯救”,此刻听起来都如同最恶毒的嘲弄。
恐惧与愤怒之后,是极致的冷静。坐以待毙绝非她的性格,既然知道了敌人的目的和手段,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在这看似无懈可击的绝杀之局中,寻找那一线生机。
硬碰硬是死路一条。她需要的是智慧,是隐匿,是在系统那看似全知全能的监控之下,找出其规则逻辑的缝隙,并利用这些缝隙,为自己争取时间和机会。
她开始了一场极其危险、也极其精密的“漏洞探查”行动。如同一个行走在雷区的排雷工,每一次试探都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引起丝毫警觉。
漏洞探查一:信息检索的边界与模糊处理。
系统拥有庞大的数据库,但它的检索和回应,似乎严格依赖于林薇提出的“问题”或触发的“情境”。林薇开始尝试提出一些看似正常、实则边界模糊的问题。
例如,在一次系统例行询问她对某种安神香料配比的“优化建议”时,林薇在完成分析后,状似无意地在心中补充了一句:“此香料若能辅以‘虚空花’的根茎粉末,或许对稳定大人因空间波动引发的能量躁动更有奇效。只是不知‘虚空花’根茎的具体处理禁忌为何?”
这个问题,前半部分是合理的药理探讨,后半部分则隐晦地指向了“空间波动”和“虚空花根茎”这两个敏感词。她想知道,系统对这类关联到世界异常(空间波动)和可能涉及禁忌(刘管事给的根茎)的信息,会作何反应。
【‘虚空花’根茎蕴含微弱空间属性,处理不当易引发能量逸散。具体处理方法如下……】系统给出了标准的技术性回答,完全忽略了“空间波动”这个关键词,仿佛那只是林薇描述夜玄症状的一个普通形容词。
林薇心中记下:系统会选择性忽略或“合理化”某些敏感信息关联,其信息过滤机制存在基于“威胁等级”的判断。
漏洞探查二:任务执行的“机械性”与“可操作性”。
系统发布的任务通常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林薇开始尝试在严格执行任务主干的同时,进行一些极其微小的、看似无意义的“附加操作”。
比如,系统发布任务【调配‘凝神静气’香囊,置于目标书房】,林薇在完美完成后,会“顺手”用剩余的边角料,以不同的编织手法,多做一个极其迷你、几乎看不出功效的、同款香囊,藏于自己袖中。
系统对此毫无反应。它的判定似乎只关注“主要任务目标”是否达成,对于执行过程中一些无关紧要的、不影响结果的“个人行为”,缺乏监控兴趣。
林薇记下:系统任务判定存在“主要目标达成即可”的机械性,对执行过程中的细微“噪音”容忍度较高。
漏洞探查三:能量监控的“阈值”与“盲区”。
这是最危险,也最关键的探查。系统能精准监控她体内系统灵力的运转,但对那枚“墟核”以及她自身灵魂本源的力量,感知似乎并不完全。
林薇开始在最深夜、系统监控似乎处于低功耗“待机”状态时,极其缓慢、极其微弱地尝试引导“墟核”的力量。不是用来攻击或治疗,而是进行最基础的“内视”和“感知”。
她将一丝比发丝还要纤细的、源自“墟核”的寂灭意韵,如同最灵敏的探针,小心翼翼地探向自己灵魂深处,那些被系统灵力覆盖和固化的区域。她想知道,系统对她的灵魂掌控,到底到了何种程度?是否存在未被完全“殖民”的角落?
起初,毫无动静。系统灵力如同坚固的壁垒。
但当她持续了约一刻钟,将那股微弱的寂灭意韵维持在一个极其稳定、几乎与自身灵魂波动融为一体的状态时,她猛地察觉到,在灵魂识海的最边缘、最不起眼的一处角落,系统灵力的覆盖,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仿佛信号不良般的“涟漪”!
就是这里!
她不敢深入,立刻撤回了那丝寂灭意韵。
【检测到宿主灵魂波动出现微小异常,疑似深度睡眠中的潜意识活动。】系统的提示音延迟了数秒才响起,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
林薇心中狂跳,却立刻在脑海中模拟出翻身、呢喃等睡眠中的无意识动作,并传递出混乱的、类似于梦境的模糊意念。
【分析:无威胁。进入深度睡眠维护模式。】系统的判断似乎被误导了。
林薇记下:系统对非系统能量的监控存在“阈值”,低于某个极限且与自身灵魂波动高度同步时,可能被误判为“背景噪音”。同时,其反应存在极短暂的延迟。
漏洞探查四:情感反馈的“量化”与“可伪装性”。
系统极度依赖对夜玄情感能量的采集和分析。林薇开始尝试,在不进行大规模“表演”的前提下,能否通过微调自己的“情感反馈”,来影响系统的判断。
当夜玄因政务烦心而气息冰冷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立刻上前温言安慰,而是选择在他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安静地烹煮一壶宁神茶,将茶杯轻轻放在他手边,然后默默退开,留下一个担忧却不敢打扰的眼神。
当夜玄旧伤隐隐作痛却强自忍耐时,她会“恰好”在调配一种能缓解此类隐痛的药膏,并在他看过来时,流露出一种混合着心疼与无能为力的细微表情。
这些反馈,强度很低,却更加“自然”,更符合一个内心关切却恪守本分的“药师”形象。
系统对此的判定是:【目标情感接收度稳定,反馈方式符合当前关系模式,有利于长期情感维系。】它似乎更看重“稳定性”和“模式符合度”,而非每一次反馈的强度。
林薇记下:系统对情感互动的评估存在模式化倾向,持续、稳定、符合设定的“低强度”反馈,可能比偶尔的“高强度”表演更不容易引发警惕,甚至可能被判定为“更健康”的互动模式。
初步结论与风险:
经过一段时间的隐秘探查,林薇初步勾勒出系统监控的一些潜在漏洞:
1. 信息过滤漏洞:系统会主动忽略或合理化某些敏感信息关联。
2. 任务机械性漏洞:主要目标达成即可,对执行过程的细微“噪音”不敏感。
3. 能量监控阈值漏洞:对极其微弱、高度同步的非系统能量可能存在误判和延迟。
4. 情感评估模式化漏洞:更看重稳定和符合设定的互动模式。
这些漏洞微小而危险,利用它们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任何一个操作失误,都可能万劫不复。
但这是她目前唯一的希望。
她将所有这些观察和结论,都用密码的形式,详细记录在“息影纸”上,藏于灵植空间最深处。这不仅是资料存档,更是她对抗系统、规划下一步行动的“战略地图”。
她知道,仅仅找到漏洞还不够。她需要利用这些漏洞,去做一些真正能改变局面的“实质性”事情——比如,更深入地探查“墟核”的秘密,寻找“源血之契”的真相,甚至……尝试与外界建立某种极其隐秘的联系。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她必须尽快恢复,甚至提升自己的力量。不仅仅是系统灵力,更重要的是,那枚似乎能与系统力量抗衡的——“墟核”。
夜深人静,林薇再次将意识沉入识海,锁定那片系统灵力覆盖的“涟漪”边缘,开始了又一次如履薄冰的、对“墟核”力量的引导和熟悉……
黑暗中,猎人与猎物的身份,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而系统那冰冷的逻辑核心,是否真的毫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