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仪带着关键证人,在侍卫的护送下,沿着京城的街道向皇宫走去。风,轻轻吹过,却带着一丝肃杀之意。常仪的眼神警惕,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她知道,神秘势力绝不会轻易让他们顺利到达朝堂,一场恶战或许就在前方。而朝堂之上,又不知还有多少未知的阻碍在等着她。但常仪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她紧握着拳头,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都要将神秘势力的阴谋公之于众。
就在常仪一行人即将接近皇宫时,突然,街道两旁涌出一群黑衣人。他们蒙着面,手持利刃,眼神中透露出凶狠。常仪心中一紧,低声对身边的侍卫说:“保护好证人。”侍卫们迅速将常仪和证人围在中间,摆出防御的架势。
黑衣人没有丝毫犹豫,呐喊着冲了上来。刀剑相交,发出清脆的声响。常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局势。一名黑衣人突破了侍卫的防线,朝着常仪扑来。常仪迅速抽出腰间的匕首,与黑衣人对峙。黑衣人冷笑一声,“就凭你,也想阻止我们?”说罢,便挥刀砍来。常仪侧身一闪,巧妙地避开了攻击,同时用匕首刺向黑衣人的手臂。黑衣人吃痛,手中的刀差点掉落。
战斗愈发激烈,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常仪看着身边的侍卫们与黑衣人殊死搏斗,心中既担忧又焦急。她深知,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否则朝堂上的局势将对常家更加不利。就在这时,张护卫大喝一声,手中的长剑连刺,逼退了几名黑衣人。常仪抓住机会,喊道:“冲出去!”众人在侍卫们的奋力拼杀下,终于突破了黑衣人的阻拦,朝着皇宫的方向飞奔而去。
常仪等人赶到朝堂时,只见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压抑到了极点。神秘势力的成员正站在大殿中央,手中拿着一叠所谓的“证据”,振振有词地向皇帝控诉着常家的“谋反罪行”。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龙颜大怒,“常家世代受朕恩宠,竟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实在可恶!来人,即刻下令调查常家,若证据属实,绝不轻饶!”
就在这时,常仪带着关键证人匆匆走进朝堂。她的衣衫有些凌乱,发丝也有些松散,但眼神却无比坚定。常仪跪地行礼,大声说道:“陛下,请息怒!这一切都是神秘势力与贵妃家族的阴谋,他们伪造证据,企图陷害常家。”皇帝微微皱眉,看向常仪,“常仪,你可有证据证明你所言非虚?”
常仪站起身来,环顾朝堂一周,看到了神秘势力和贵妃家族成员那得意的眼神,心中怒火中烧。她深吸一口气,开始慷慨陈词:“陛下,这些所谓的证据,皆是他们精心伪造。他们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污蔑我常家。”说着,常仪示意关键证人上前。
关键证人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小人有罪。这些证据确实是小人在神秘势力的威逼利诱下伪造的。他们说若我不照做,就杀了我全家。”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震惊。
神秘势力的成员脸色一变,连忙反驳道:“陛下,这证人定是被常仪收买,故意在此胡言乱语,扰乱朝堂。”贵妃家族的成员也跟着附和:“陛下,常家意图谋反,证据确凿,岂能因这一人之言就轻信常仪。”
常仪冷笑一声,“你们还想狡辩?若不是你们心虚,为何要派人在途中阻拦我们?刚才在来的路上,就有一群黑衣人对我们发动袭击,意图灭口。”皇帝的眼神变得更加深沉,他看着常仪和神秘势力一方,陷入了沉思。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局势变得错综复杂。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常仪所言有理,应该仔细调查;另一派则觉得常仪是在狡辩,力挺神秘势力和贵妃家族。常仪心中焦急,她知道,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常家的命运此刻就悬在一线之间。
常仪再次跪地,恳切地说道:“陛下,常家世代忠诚,对皇室绝无二心。还望陛下明察,不要被奸人蒙蔽。”皇帝看着常仪,缓缓开口道:“此事关系重大,朕自会仔细审查。常仪,你且先退下,待朕查明真相,再做定夺。”
常仪心中无奈,只能带着关键证人退下。她知道,虽然暂时争取到了一些时间,但常家的危机并未解除。神秘势力和贵妃家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应对。而皇帝最终是否会相信她的话,常家能否化险为夷,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