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密码知识后,于轩决定试试牛刀。
就在于轩刚刚消化完【初级密码学】知识,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之际,苏妙音那边,适时地送来了一份“练习题”。
这次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加隐蔽,是一本夹杂在耗子日常采购回来的一堆杂书里的、封面泛黄的《地方志考》。于轩在翻阅时,敏锐地发现其中几页的空白处,用极淡的、需要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的墨迹,写满了一些看似毫无规律的字符和数字组合。
典型的密文!
于轩精神大振,如同看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立刻将这几页密文小心翼翼地临摹下来,然后一头扎进了密室之中。
油灯下,他调动起脑海中新鲜的密码学知识,开始对这些密文发起“进攻”。
首先进行初步观察。字符种类不多,主要是数字和一些经过变形的常见字偏旁部首,排列看似杂乱,但某些字符出现的频率似乎略有异常。
“像是基于某种替换密码……”于轩沉吟着,首先尝试最简单的凯撒移位,发现不对。又尝试单表替换,根据字符频率,将其对应到明文中常见的字,如“之”、“乎”、“者”、“也”等,但拼凑出的结果依旧狗屁不通。
“有点意思,不是简单的单表替换。”于轩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兴奋。对手越谨慎,说明这密文蕴含的信息可能越重要。
他尝试了栅栏密码,调整栏数,依旧失败。
时间在悄然流逝,窗外从日暮西沉到月上中天。于轩面前的草纸上写满了各种推演过程和可能的密钥,额角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种纯粹的脑力劳动,比他带着小队进行极限体能训练还要耗费心神。
“难道是维吉尼亚密码或者其变种?”于轩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盯着那如同天书般的字符,“需要密钥……密钥会是什么?”
他尝试了几个可能的关键词,如“姬无夜”、“柳如烟”、“摄政”、“贵妃”等,将其转换为数字后作为密钥进行解密,但得到的依旧是乱码。
“不对……密钥可能不是人名或称号,可能是更常见,更不容易引起怀疑的东西……”于轩闭目凝神,将自己代入到加密者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密钥,既容易记忆和使用,又足够隐蔽?
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了之前破译的那封加密情书,那位礼部官员用的是市面上流传的情诗诗集作为密码本!
“会不会……他们用的也是类似的方法?用一本公开发行的、常见的书籍作为密码底本?”
这个思路一打开,他立刻有了方向。他回想这个时代常见的、可能被官员使用的书籍类型——《论语》、《孟子》、《诗经》……或者,一些流行的诗文集、话本小说?
他决定先从最经典的《论语》开始尝试。他将密文中的字符,尝试与《论语》不同版本的特定章节、句子顺序进行对应……
失败了。
又尝试《诗经》……依旧不对。
就在他感到有些疲惫,准备休息一下再战时,目光无意中扫过那本作为载体送来的《地方志考》。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
“难道……密钥就是这本《地方志考》本身?!”
他立刻拿起那本《地方志考》,仔细翻阅。果然!在某些特定的页码、行数、字序上,他找到了与密文字符对应的规律!
“原来如此!用传递密文的书籍本身作为密码本!真是狡猾!”于轩心中暗赞(或者说暗骂)了一句,手上动作却不停,飞快地按照找出的规律,将密文字符转换为《地方志考》上对应的文字。
随着解密工作的进行,一段段被隐藏的真实信息,如同被剥去泥土的珍珠,逐渐显露出来!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书信,而是一份账目!一份记录着巨额资金往来、物资调运、以及人员贿赂的隐秘账本!
上面清晰地记录着:
某年某月,北狄使团秘密“赠予”摄政王府黄金五千两,换取边境某关隘三日不设防。
某年某月,吞没朝廷拨付的军饷白银十万两,用于暗中招募私兵、打造军械。
某年某月,向朝中多位重要官员“行贿”,金额从千两到万两不等,名单赫然在列!
某年某月,通过地下钱庄,向南方某藩王输送巨额资金,意图不明……
……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贪墨军饷,勾结敌国,结党营私,图谋不轨!每一项都是足以抄家灭族的大罪!
看着那庞大的数额和清晰的名录,于轩倒吸一口凉气,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这帮蛀虫!竟然贪了这么多!”他拿着破译出来的账目清单,手都有些微微颤抖,“这贪墨的财富,够我捡一百年破烂了!不对……这能量怕是够直接解锁蒸汽机了吧?!”
震惊过后,便是狂喜!这简直是送上门的、铁证如山的罪证!虽然这份账目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其杀伤力,已经远超那几封言辞模糊的碎信!
“苏妙音啊苏妙音,你这份‘练习题’,送得可真是太及时了!”于轩看着手中这摞轻飘飘、却重逾千钧的纸张,眼中闪烁着如同发现金山般的光芒。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他将这些账目公之于众时,姬无夜和柳如烟那惊恐绝望的表情!
证据,又多了沉重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