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车队进入射界——
开火!
指令未落,预设地雷接连炸响。
轰!轰!轰!
突突突突!
爆炸声与机枪嘶吼交织成网。
三营所有火力瞬间覆盖日军车队。
制高点的顺亮屏息瞄准,专门点射驾驶室里的司机。
每声枪响都让一辆卡车瘫在路中央。
八嘎!怎么回事?!
服部直臣被爆炸震得撞在车壁上。
报告!遭遇伏击!火力极其凶猛!
荒谬!服部目眦欲裂,山本的防线怎会出现漏洞!
若他留守虎亭据点本可平安无事,偏要亲临前线,正中林逸下怀。
重机枪的弹雨撕开车厢铁皮,日军被压制得无法还击。
全连冲锋!
林逸手持步枪率先跃出战壕。
百余战士如猛虎下山,人手一挺轻机枪的火力堪比精锐突击队。
当日军还在退弹上膛时,密集的弹幕已将他们彻底吞没。
残阳映照下,残余的日军龟缩在公路低洼处,如同困兽般挤成一团。
突然,一个懂中文的日本兵扯着嗓子嚎叫:
服部少将要求进行武士决斗!你们敢应战吗?
见无人理会,那声音愈发歇斯底里:
连公平对决的勇气都没有,这就是你们的军人荣誉?
砰!
一颗子弹精准击穿钢盔。
枪声骤然划破寂静。
那个叫嚣的日本兵应声倒地。
林逸面无表情地放下枪管。
跟这群畜生讲什么武士道?
他可没这个兴致。
这些小日本的如意算盘,他看得一清二楚。
不过是想拖延时间等待增援。
更何况,所谓的武士道不过是剽窃华夏先秦文化,还学得驴唇不对马嘴,连基本的精神都丢光了。
只畏惧武力而不懂感恩,就该好好教训,决不能姑息。
翻译官被击毙后,服部直臣勃然大怒。
你们这群支那人简直——
话音未落,一颗子弹穿透他的眉心。
远处的林逸嘴角微扬,朝后方竖起拇指。
漂亮,顺溜!
主将阵亡,残部顿时土崩瓦解。
战斗结束,战士们兴奋地围拢过来。
营长!是个鬼子少将!咱们立大功了!
消息传开,众人欢呼雀跃。
少将?咱们干掉了个鬼子少将!
少将是什么级别?
比中将低两级,说不准还是天皇亲戚!
林逸同样心情愉悦。
无论谁击杀的,功劳都会记在他头上。
这一车鬼子军官,简直是天降横财。
叮!宿主歼灭三车敌军军官,含佐级十八名,尉级十名,将级一名!贡献值+!
巨额战功!
普通日本兵仅值1点,这一车抵得上两万敌军。
按最低银元换算,相当于两万一千大洋。
真是天上掉馅饼!
加上之前积累的两千多点,总贡献值已达。
距离三万大关仅咫尺之遥。
当务之急是尽快撤离战场。
这里毕竟是日军控制区。
就在林逸指挥打扫战场时——
不远处,楚云飞全程目睹,与副官相视无言。
那可是日军少将,外加三车军官。
这等战果,别说他楚云飞,就连中央军王牌也难得一见。
他远远辨认出那个日军将领的名字。
服部直臣!
这个名字在军界如雷贯耳。
华北方面军第二十九旅团最高指挥官!
当年忻口战役中,正是这个旅团重创晋绥军主力。
连最精锐的部队都曾败在其手下。
谁曾想!
堂堂日军王牌旅团的统帅,
竟会命丧于此,
还是被八路军一个营长击毙。
简直匪夷所思。
若在从前听闻此事,
有人说八路军能击毙日军旅团长,
他定会嗤之以鼻。
团座,这些八路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孙铭仍心有不甘。
作为晋绥军出身的军官,
他一向看不起八路军,
认为不过是群乌合之众。
楚云飞凝视着林逸的背影,沉声道:
永远不要低估对手!特别是这个林逸,昨天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孙铭闻言脸色顿变,
昨日的羞辱仍历历在目。
楚云飞继续道:
此人的练兵方法前所未见,战术嗅觉敏锐,临场应变灵活,绝对是个难缠的对手!即便兵力相当,我也没有必胜把握。
孙铭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楚云飞。
他跟随团座多年,还是第一次听见对方如此称赞一个人。
楚云飞向来儒雅从容,但骨子里却带着与生俱来的骄傲。
无论是显赫的家世,还是过人的军事才能,都让他极少对旁人表露欣赏。
然而此刻,他对这位八路军营长的评价,竟丝毫不逊于对晋绥军王牌部队的赞誉。
这简直前所未有!
就在楚云飞话音落下的瞬间,林逸耳边突然传来系统的提示音:
“叮!任务完成!成功让楚云飞心生敬佩!奖励:超级小麦种子一百斤!”
超级小麦种子?
林逸眼前一亮,立刻查看系统空间。
一袋看似普通的麦种静静躺在其中,当他凝视片刻,相关信息立刻浮现:
【超级小麦种子:产量是普通种子的十倍,耐寒抗旱,生长周期缩短一半,优势特性可维持三代。
】
这可真是雪中送炭!
林逸心中振奋。
按照系统描述,这批种子一旦种植,部队的粮食危机将彻底解决。
正常情况下,一斤麦种能产出五到七斤粮食,而超级种子亩产可达五十至七十斤。
若将全部一百斤种子播种,第一季就能收获五千到七千斤小麦。
最关键的是,这些小麦还能作为种子继续种植两季。
理论上,第二轮播种后产量能达到二十万斤,第三轮更是突破千万斤大关!
虽然实际种植过程中会消耗部分粮食,但这个数字依然惊人。
想到这里,林逸长舒一口气。
管理一个营的吃喝拉撒绝非易事,尤其是粮食供应。
全营战士每天的消耗巨大,若不是之前从伪军那里缴获了一批物资,恐怕早就陷入困境。
有了这批高产种子,未来的发展再也不用束手束脚!
先前因为粮食短缺,他始终不敢大规模扩充兵力。
乱世粮价飞涨,物资紧缺,营地兵力一直控制在三四百人左右。
如今有了这批种子,至少两年内不必再为粮草发愁!
……
同一时刻,陈嘉峪附近的山林中。
“山本大佐,已锁定八路总部位置,随时可以行动!”一名日军士兵低声汇报。
“很好!”山本一木眼中寒光一闪。
“立即出击!三小时内必须完成任务,全歼八路和晋绥军高层!”
“嗨!”
“观摩团那边有消息吗?”山本突然问道。
另一名士兵摇头:“尚未收到山蒲少佐的汇报,目前情况不明。
”
“不必等了,先执行任务!等我们得手,自然能证明一切!”山本一木冷声下令。
“明白!”
命令一出,日军特工队迅速展开行动。
这支精锐部队训练有素,尤其擅长复杂地形作战。
他们选择从陈嘉峪一处陡峭的断崖突袭,试图从这里撕开防线。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赵刚早已在此设下埋伏。
发现日军踪迹后,战士们立刻警觉起来。
“鬼子来了!”
枪声骤然打破寂静!
赵刚带领二营战士奋勇阻击,但日军特工队装备精良,清一色的冲锋枪,战术头盔更是提供了极佳的防护。
严苛的训练让他们配合默契,面对装备落后的八路军,攻势势如破竹。
眼看日军即将攀上断崖——
突然,队伍尾部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
李云龙的怒吼在硝烟中炸响:“弟兄们,就是这群王八蛋偷袭过咱们!今天一个都别放过,给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杀——!
枪声如暴风骤雨般席卷而来!
战士们如同下山猛虎,从密林中冲向峭壁旁的日军。
八嘎!
山本一木的瞳孔猛然收缩。
先前的情报分明确认周围没有八路军的踪迹。
为何这次绝密行动会遭到伏击?
更要命的是——
这恰好是任务最关键的时刻。
电光火石间,山本从牙缝里挤出命令:撤退!马上终止行动!
精锐的特工队边战边退,在李云龙部的火力封锁下损失了三分之一,总算突围成功。
老李下令停止追击。
这支日军装备精良,贸然深入恐遭不测。
击退敌人后,部队立即向赵刚所在方位转移。
......
撤退路上,山本脸色阴郁得可怕。
八路军是如何精准掌握伏击地点的?
为何偏偏挑在行动命脉时刻出手?
报告大佐!通讯兵慌张跑来。
山本厉声喝斥:帝国的军人要保持体面!
莜冢中将...要求直接通话!
接过话筒的瞬间,电话那头传来晴天霹雳:
服部少将及整个观摩团遭遇穿插部队...全体玉碎!
山本握话筒的手瞬间僵硬。
后方遇袭?!
山本太阳穴剧烈跳动——
难怪八路军能掐准他们的要害!
行动前的计划是否泄露?这个念头刚闪过,就被山本强行压下。
土八路不可能知道他们的行动计划。
不过是一群农民组成的武装。
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与莜冢义男通话结束后,山本立即对部下下令:终止行动,全体撤离。
队伍穿行在树林中,忽然响起一声鸟叫,接着是树叶摩擦的沙沙声。
山本心头一紧——有埋伏!
还没等他发出警告,密集的枪声突然炸响!
突突突突!
子弹如暴雨倾泻,木屑横飞,数名特工队员应声倒下。
山本大惊失色!
敌人不仅设下埋伏,火力还异常凶猛!
特工队的防护装备本可抵御普通步枪子弹,但此刻,十几名队员身上血花飞溅,防弹装备竟然失效!
撤退!快撤!山本声嘶力竭地下令。
部队边打边撤,然而狼牙特战队紧追不舍。
林逸早已安排特战队埋伏在陈嘉峪附近,等着特工队自投罗网。
之前因李云龙的部队在场,他们按兵不动。
现在日军溃败,正是追击良机!
一路追击至反斜面,队员提醒道:和尚,前面就是日军防区了。
和尚点头:营长交代过,不能追太深。
撤吧,顺便把这些鬼子的装备带上。
虽然比不上咱们的,但也是好东西。
......
另一边,林逸接到战报:营长,和尚他们得手了,鬼子特工队损失惨重,仓皇逃窜。
林逸神色淡然,毫不意外。
日军的精锐特工队,在他训练的特战队面前,终究略逊一筹。
光是装备上的差距,就足以形成碾压。
鬼子的行动彻底失败了,接下来,该我们收尾了。
林逸下令,立即整理装备,趁虎亭据点空虚,我们去转转。
明白!
这场战斗本质上是一场斩首对决。
哪一方先得手,胜利就倾向于哪方。
显然,林逸所在的八路军占据了上风。
日军的两支旅团此时正在前线激战。
虎亭据点的守备力量此时极为薄弱。
往常这个据点驻守着三百多名日军,配备坚固的炮楼和密集的机枪火力,以他们这支队伍的规模根本无法攻克。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
日军主力部队倾巢而出,虎亭据点只剩下寥寥数名士兵驻守。
不出所料,当部队火速赶到时,发现据点里仅有十几个日本兵。
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顺利占领了虎亭据点。
突破大门后,他们搬空了日军的军需仓库。
随后炸毁了炮楼,立即带领部队撤退。
虎亭据点深入敌军控制区,以现有的兵力难以长期固守,所以选择暂时袭扰,等日后实力增强再作打算。
......
另一边战场上。
李云龙的一营与赵刚的二营成功会合。
李云龙掂量着手中的特战队日军钢盔说道:肯定是那支鬼子部队,连头盔都做了消光处理。
老赵你看,这些鬼子的装束和之前偷袭独立团时一模一样。
赵刚点头表示同意,心有余悸地说:他们装备精良,刚才刚一交手就让二营吃了大亏。
幸亏你及时赶来增援,单靠二营恐怕难以支撑。
李云龙咧嘴一笑:没想到我老李还能得到政委的夸奖。
不过你也别急着感谢,这次要不是有人指点,我也不会掉头回援,保住了老总的安全。
赵刚眉头一挑,是谁?
林逸那小子。
李云龙直截了当地回答。
要不是他,我们根本不知道指挥部会遇袭,连鬼子偷袭的位置都被他算准了。
这小子,真是个难得的人才。
赵刚点头:原来是林逸。
他现在在什么位置?
李云龙猛地拍了下大腿:差点忘了!他还在虎亭据点守着,得赶紧想办法接应他撤退。
先去指挥部向老总汇报,再派部队去接应林逸。
走,事不宜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