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羡和姚琴瑶在讨论东宫之变的时候,又传来了禀报。
“少爷,外面小小姐找您,还带了一个男人。”
“小小姐?那不就是李月柔?”李羡疑惑:“她不是见我就烦吗?怎么会主动找我?还带了个男人?”
“等等。”李羡想起来了:“这人,难道是谢宴?”
上次把他忽悠去当了河工,之后就一直没听说他到李府找过自己。
看来应该是科举把他给绊住了,没空找自己。
这会儿得空了,又来纠缠了。
“嗯?”李羡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让他们进来。”
“是,少爷。”
不一会儿,李月柔便带着谢宴进来。
“见过三少爷。”谢宴依旧那副清澈愚蠢的大学生眼神。
只是,个把月不见,倒是晒黑了许多。
李羡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你去当河工了?”
谢宴有些尴尬:“说来惭愧,当初三少爷说的话,让在下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此后,便去金鳞河岸找事情做。
没曾想,他们居然不收小生。”
“为何?”
“小生当时穿的一身锦衣去的,那些河工生怕弄脏小生衣服,连靠近都不敢。”
李羡无语,这还真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啊!
“后来呢?”
“第二天,小生便跟百姓买了一件麻衣,他们这才让小生干活。
可说来惭愧,哪怕小生有修为在身,体力也比那些河工好。
即便如此,小生的干活效率,依旧不如那些普通人。”
“熟能生巧,你只是不熟练。”李羡随意的说道:“那你有什么领悟?”
“小生觉得,三少爷说的很有道理。
小生以自己理解的去干活,不仅效率不如他们,反而会成为拖累。
假如以后小生当了官,依旧用这样的想法去治理国家,国家反而乱套。
在此,小生要感谢三少爷指点。”
李羡坦然说道:“你自己领悟的,关我什么事?”
“就是就是。”李月柔在旁边噘着嘴说道:“明明就是谢哥自己领悟的,跟这坏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羡瞪了李月柔一眼:“你是不是屁股又痒了?”
【来自李月柔的负情绪值+999】
李月柔脖子一缩,躲在了谢宴身后,朝李羡吐了吐舌头。
谢宴赶紧站在李月柔身前:“三少爷,不知之前说的话,可还算数?”
“我说什么了?”
“三少爷说,只要小生经过磨砺,将诗集赠予小生。”
“你听岔了,本少爷是说,你连磨砺都没有经历过,就敢问诗集的事?”
“现在小生经历过了。”
“嗯,那你现在可以问了。但是,给不给是本少爷的事。”
【来自李月柔的负情绪值+999】
【来自谢宴的负情绪值+500】
“不知三少爷还有什么要求?”
“不是本少爷有什么要求,而是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小生不懂三少爷的意思。”
“你究竟是为了了解民生,才对自己进行磨砺的,还是为了诗集才对自己进行磨砺的?”
“自然都是。”
李羡摸了摸下巴:“那这样吧!本少爷给你出个难题,你要能做到,本少爷把这诗集中,最精华的话,告诉你。”
谢宴眼睛一亮:“此话当真?”
“当真。”
“好,小生相信三少爷不是出尔反尔的人。”
“不,我就是出尔反尔的人,你可以拒绝,免得血本无归。”
【来自李月柔的负情绪值+999】
【来自谢宴的负情绪值+600】
“你这人怎么这样?”李月柔忿忿不平的说道。
谢宴拦住了她:“小生接受三少爷挑战,不过,还请三少爷信守承诺。”
“唔~”李羡露出了笑意:“你可知道三皇子与八皇子争夺太子之位一事?”
“略有耳闻。”
“你觉得,太子之位,算不算国之大事?”
“自然算,若无太子,那国之未来,又该交到谁的手里?”
“陛下多年未立太子,如果你能劝谏陛下尽早定太子之位,那本少爷就告诉你那一句。”
“劝谏陛下尽早定下太子之位?”谢宴仔细思考着。
虞国已经有六年没有太子了,但是如果要劝谏的话,那太子之位,自己该支持谁呢?
“三皇子,还是八皇子?”
谢宴不是傻子,他只是比较天真而已。
一旦选择其中一个,那必然会遭到另一个针对。
若是赢了还好,输了,那就万劫不复了。
谢宴顿时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磨砺。
想要选一个皇子,那就得从他的品行、能力等各方面入手。
如果他谢宴只考虑政治因素,那便不算是忠君为国。
“小生明白了,不知三少爷觉得哪个皇子适合当太子?”
“跟本少爷有什么关系?谁当太子,能影响到本少爷吗?”
“小生懂了,三少爷,在下告辞。”
“小姚,给本少爷送送他。”
“是,少爷。”
姚琴瑶将谢宴送了出去,这才折返回来。
“少爷,您这是想借那谢公子之手,问询皇后真相?”
“你想啥呢?”李羡翻了个白眼:“殿试的保和殿离后宫有多远你知道吗?他怎么问询皇后真相?”
“那少爷此举,是为了什么?”
李羡淡淡的说道:“这谢宴是莲花学院莫先生的弟子,莫先生在朝堂的地位可不一般。
一代大儒,翰林院掌院。
哪怕是在内阁其影响力也大。
自身更是六品修士,如果让他的弟子劝谏,可有两个好处。”
姚琴瑶见李羡停下,当即想了想说道:“第一个好处,就是能让桂王和燕王产生紧迫感。
同时如果陛下听进去了,他们的目光,便会放在朝堂,从而采取手段,露出自己更多的底牌,于我们有大好处。”
“不错,其二呢?”
“其二。”姚琴瑶继续说道:“就算没有成功,谢公子这样的清流,也能搅动朝堂风云。
而眼下朝堂势力泾渭分明,谢公子开了一个头,便会有朝堂的大臣们跟进。”
姚琴瑶眼睛一亮:“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陛下极大可能妥协。
但太子之事,事关重大,六年都悬而未决,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
可皇后一事,陛下就拖不了了。
这位打入冷宫的皇后,或许会被废除,另选皇后。
如此一来,她的存在感,就降到了最低,也更加方便我们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