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佑溪和忠伯沿着后山的小路快速穿行,身后巡逻弟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灯笼的光晕在林间晃动,像追来的星火。两人不敢停留,借着树木的掩护,一路绕到总坛中层的偏僻角落,才终于甩掉追兵,躲进一处废弃的杂物房。
“呼……”林佑溪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刚才的惊险一幕让她心有余悸,若是再慢一步,恐怕就要被巡逻弟子发现了。
忠伯也有些气喘,他拍了拍林佑溪的肩膀,语气带着一丝欣慰:“林姑娘,恭喜你!章阔长老愿意合作,我们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林佑溪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激动。从最初的被动求生,到如今手握“玄铁密令”,联合章阔长老,她终于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路,还很艰难。”林佑溪冷静地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推进‘玄铁库’的造势计划,同时加快收集王孙煜勾结王孙渊的铁证,只有这样,才能在议事会上一举扳倒他。”
忠伯赞同地说道:“姑娘说得对!盟主也交代了,让我们抓紧时间,不能给王孙煜反应的机会。明日一早,我就安排暗线成员,按照计划散布消息,同时收集玄铁库新管事克扣配额的具体证据。”
两人在杂物房内稍作休息,确认外面没有动静后,才悄悄离开,各自返回住处。
回到杂役小屋时,天已蒙蒙亮。林佑溪没有睡意,她坐在桌前,再次梳理整个计划的细节。核心策略“借内部矛盾破局”已经确定,行动切口锁定“玄铁库物资克扣”,合作盟友章阔长老也已达成共识,暗线网络在“玄铁密令”的加持下,能够高效执行指令——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时机成熟。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把握好造势的节奏。”林佑溪喃喃自语,“第一步,先让暗线在弟子中散布‘玄铁库新管事私藏玄铁’的传闻,引发弟子们的怀疑;第二步,放出核心弟子与普通弟子玄铁配额的对比数据,激化弟子们的不满;第三步,暗示这些被克扣的玄铁都被送往了北境,坐实王孙煜‘勾结外敌’的罪名;最后,在弟子们的不满达到顶点时,联合章阔长老和其他元老,发起弹劾。”
她将这些步骤逐一写在纸上,反复推演,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同时,她还特意标注出需要注意的细节——散布消息时要隐晦,不能让人看出是刻意安排;收集证据时要隐秘,避免打草惊蛇;与章阔长老的联络要通过老周,防止信息泄露。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阿福的声音:“林姑娘,你醒了吗?该去干活了!”
林佑溪连忙将纸条藏好,起身开门:“知道了,这就来。”
接下来的几日,林佑溪一边扮演着“归顺”王孙煜的侍墨侍女,在他身边小心翼翼地观察动静,收集信息;一边通过暗线,有条不紊地推进造势计划。
暗线成员果然高效,短短几日,“玄铁库新管事私藏玄铁”的传闻就在总坛内传开了,弟子们议论纷纷,对新管事的不满日益加剧。紧接着,核心弟子与普通弟子玄铁配额的对比数据也悄悄流传开来,数据悬殊,让普通弟子们愤怒不已,不少人甚至跑到玄铁库门口抗议,却被王孙煜派来的核心弟子强行驱散。
这一切,都被林佑溪看在眼里。她知道,弟子们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了临界点,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彻底爆发。
一日,林佑溪在为王孙煜整理书房时,意外发现了一封密信。信是王孙渊写来的,内容大致是催促王孙煜尽快将一批玄铁送往北境,准备举兵南下。林佑溪心中一喜,这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铁证!
她趁王孙煜不注意,悄悄将密信抄录下来,然后按照约定的联络方式,将抄录的密信传递给了章阔长老。
章阔长老收到密信后,立刻联系其他元老,众人一致决定,三日后在高层议事会上,对王孙煜发起弹劾。
一切准备就绪,林佑溪站在杂役小屋的窗前,望着总坛内层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三日后的议事会,将是决定玄铁盟命运的关键一战。
就在这时,王孙煜的贴身亲卫突然来到杂役小屋,神色严肃地说道:“林姑娘,将军有请,有要事与你商议。”
造势计划顺利推进,弹劾之战即将打响,林佑溪又意外获得王孙渊的密信作为铁证。可就在此时,王孙煜突然再次召见她,此次召见是否与弹劾计划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