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的鎏金铜炉飘着檀香,新帝王孙昭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的文武百官。昨夜紧急会议敲定了援漠计划,今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平叛功臣正名授赏——这不仅是兑现承诺,更是为了凝聚朝野人心,为即将到来的匈奴之战奠定根基。
“传旨。”王孙昭声音沉稳,内侍立刻展开明黄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逆贼王孙渊谋逆作乱,幸得众臣同心,百姓相助,方得平定。今论功行赏,以安人心,以励忠勇……”
首当其冲的是王孙灵溪。她身着素雅宫装,从百官后侧走出,跪地接旨。“王孙灵溪,于叛乱期间暗通消息,引林佑溪入寝宫救先帝,功不可没。特册封‘明慧长公主’,赐公主府一座,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许其在朝中议事时佩剑,享亲王待遇。”
王孙灵溪叩首谢恩,起身时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多年受王孙渊压制,如今不仅得封公主,更能凭功绩立足,终于摆脱了“逆贼之妹”的阴影。殿内百官纷纷侧目,看向她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重。
紧接着是赵毅。他一身铠甲未卸,昨日刚领命筹备援漠兵力,此刻听到自己的名字,立刻上前跪地。“赵毅,率禁军死守西门,击退匈奴先锋,后又围剿王孙渊残部,战功卓着。特擢升‘镇国大将军’,统管京城内外所有禁军,赏良田百亩,赐免死金牌一面,其子孙可承袭爵位。”
“臣谢陛下恩典!”赵毅声音洪亮,叩首时铠甲碰撞发出脆响。他深知这赏不仅是对自己的认可,更是皇帝对禁军的信任——接下来援漠之战,他肩上的担子只会更重。
随后,李太傅、户部侍郎等老臣也各有赏赐,或加官晋爵,或赐金银田宅。轮到章尘时,王孙昭特意从龙椅上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带着几分郑重:“章尘,玄铁世家蒙冤百年,今朕为其平反。追封章尘先祖章烈为‘忠勇侯’,恢复玄铁世家名誉,准其在京城重建世家府邸。章尘本人授‘镇北将军’印信,统领漠北方向所有援军,待战事结束后,可自行招募兵马,镇守北境。”
章尘虽远在漠北,却由丐帮弟子代为接旨。这道旨意不仅洗刷了玄铁世家的冤屈,更赋予了章尘兵权——这是自当年抄家后,玄铁世家首次重获皇室信任,殿内不少老臣想起当年旧事,眼中满是感慨。
赏赐宣读完毕,王孙昭目光转向殿外,语气变得沉重:“如今匈奴主力逼近,林佑溪与章尘仍在漠北寻找时空祭坛,赵毅将军需尽快整兵出发,支援他们。朕在此承诺,凡此次参与抗匈之战者,无论官职高低,皆有重赏;若为国捐躯,其家属由朝廷供养,子孙可入太学读书。”
百官齐声应和,士气高涨。散朝后,王孙昭留下李太傅与赵毅,在偏殿商议援漠细节。“赵将军,你带五万禁军明日出发,务必在五日内抵达漠北边境,与林佑溪汇合。”王孙昭指着地图上的狼山位置,“这里是匈奴噬魂炮的架设点,你需派人绕到后方,破坏其粮草补给,为林佑溪争取寻找祭坛的时间。”
赵毅点头:“臣遵旨!只是漠北地形复杂,臣担心找不到林姑娘的位置……”“此事朕已有安排。”王孙昭取出一枚双鱼玉佩的仿制品,“这玉佩与林佑溪所持真品能产生共鸣,你带在身上,到了漠北自然能感应到她的方位。”
李太傅补充道:“陛下,臣已让户部准备了足够的粮草与药品,随援军一同运往漠北。另外,臣派人联络了漠北部落,他们虽暂未明确表态,但已同意不为匈奴提供助力,这对我们来说已是利好。”
就在三人商议之际,一名内侍匆匆闯入,手中拿着一封染血的密信:“陛下!漠北急报!林姑娘派人送来的,说他们在狼山遭遇匈奴伏击,丐帮弟子伤亡惨重,章将军也受了伤!”
王孙昭心中一紧,立刻接过密信。信上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匈奴已知晓我们寻找祭坛,在狼山设下埋伏,噬魂炮已对准祭坛方向,若三日内未能激活祭坛,他们便会用噬魂炮摧毁祭坛,届时再无破解之法……”
“三日内……”王孙昭攥紧密信,指节泛白。赵毅明日出发,即便日夜兼程,也需五日才能抵达漠北,根本赶不上时间。“怎么办?”赵毅急声道,“若祭坛被摧毁,我们就再也无法破解噬魂炮了!”
李太傅眉头紧锁,突然说道:“陛下,或许还有一个办法。玄铁世家的《世家秘录》中曾记载,‘双鱼玉佩可通血脉,短距传讯’,林佑溪手中有真品,若陛下以皇室血脉催动仿制品,或许能与她取得联系,为她提供祭坛的准确位置!”
王孙昭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真的可行?”“臣不敢保证,但值得一试!”李太傅语气坚定。王孙昭不再犹豫,立刻让人取来仿制品玉佩,按照李太傅所说,将内力注入其中。
玉佩渐渐发烫,表面浮现出淡淡的蓝光。可就在蓝光即将与真品产生共鸣时,玉佩突然“咔嚓”一声,出现一道裂痕,蓝光瞬间消散。“怎么会这样?”王孙昭愣住了。
李太傅脸色苍白:“恐怕……匈奴那边也有能干扰玉佩的器物。现在,我们只能指望林佑溪与章尘能凭自己的力量,在三日内找到祭坛了。”
偏殿内陷入沉默,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王孙昭看着地图上的狼山,心中满是焦虑——林佑溪与章尘能否在匈奴的围追堵截中找到祭坛?三日后,噬魂炮会不会真的摧毁一切?大胤的命运,似乎又一次悬在了刀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