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被“请”回了给他安排的独立帐篷。
脸上的肿已经消了大半,但心里的惊涛骇浪,却一刻也未曾平息。
他坐在简陋的木榻上,面前摆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红薯粥,和一小碟咸菜。
这是张宝亲自送来的,态度恭敬,称他为“贾先生”,言语间再无半分敌意,仿佛之前那个喊打喊杀的人不是他。
贾诩一口没动。
他想不通。
五天,肃清四十万流民中的所有探子?
一个月,让稳操胜券的卢植退兵?
这根本不是计谋的范畴,这是神话。
那个张角,凭什么?
第二天一早,山谷里就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劳作声。
贾诩走出帐篷,看到上千名最精壮的黄巾力士,正在山谷中央那片最开阔的广场上忙碌着。
他们搬运着巨大的石料和木材,热火朝天。
一个巨大的基座,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
贾诩的目光落在那些石料上。
不是普通的山石,而是特意从后山采来的,质地坚硬的青石。
他踱步过去,装作好奇的流民,混在围观的人群里。
“这是要干啥?建这么大个台子?”
“你懂什么!这是要给天尊立神像!”
“神像?咱们不是有大贤良师了吗?”
“就是大贤良师下令的!说是天尊有感,要降下神恩,庇佑咱们太平圣地,所以要立像,汇聚咱们所有人的心意!”
立神像?
贾诩的心头猛地一跳。
他瞬间联想到了昨晚的那个赌约。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将所有零碎的线索串联了起来。
他明白了!
贾诩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淡淡的轻蔑。
原来如此。
这所谓的“肃清探子”,不过又是一场装神弄鬼的大戏。
他几乎能完整地推演出张角的整个计划。
第一步,大张旗鼓地建造神像,把声势造得越大越好,让所有人都知道,“天尊”要显灵了。
第二步,宣布一个具体的日期,比如五日之后,神像落成开光。届时,所有人都必须到神像前跪拜。
第三.步,放出消息,这尊神像有勘破人心的“神力”,任何心怀不轨、对太平道不忠之人,在跪拜之时,都会被神像当场指认出来,降下天罚!
这套路,何其熟悉。
不过是乡野神棍恐吓愚夫愚妇的拙劣伎俩,只是被张角玩得更大了些。
真正的杀招,根本不在神像本身。
而在于从现在到“跪拜大典”这五天的时间差!
任何一个探子,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恐慌。
是急于将这个“重要情报”传递出去。
更是想在自己被“揪出来”之前,做最后的挣扎,或是干脆逃离。
只要张角提前埋伏好足够多忠心的斥候,死死盯住所有通往外界的要道,严密监视谷内所有人的异常举动。
那些心虚的探子,只要一动,就会立刻暴露!
好一招打草惊蛇,引蛇出洞。
贾诩在心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计策,对付那些没什么脑子的普通探子,或许有点用。
但想凭这个,就把所有奸细一网打尽?
痴人说梦!
一个真正高明的探子,在接到这种消息时,第一选择绝不是轻举妄动,而是静观其变。
甚至,他们会反过来利用这个机会,故意做出一些“忠诚”的举动,来洗脱自己的嫌疑。
比如,主动去工地帮忙,对神像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虔诚。
贾诩的脑中,浮现出几个面孔。
那是他从西凉带过来的几个机灵小子。
他自己是来一探究竟,但也不介意顺手在黄巾内部埋下几颗钉子。
那几个人,心性沉稳,手段利落,绝不是这种粗劣的恐吓就能诈出来的。
张角,你太小看天下的英雄了。
贾诩转身离开,佝偻的背影里,带着一丝智力上的优越感。
他决定什么都不做。
就安安静静地看着。
看张角这场自导自演的大戏,最后如何收场。
看他五天之后,连我手下的探子都抓不到,又该如何面对自己。
贾诩回到帐篷,终于端起了那碗已经温吞的粟米粥。
他小口喝着,心情莫名好了许多。
而此时,在山谷最高处的营帐里。
张皓正通过帐篷的缝隙,看着下方忙碌的工地和远处人群中贾诩那自以为隐蔽的身影。
这可是贾诩啊,他心目中的第一谋士。
有了他,何愁大业不成?
张皓的意念沉入系统。
【功德成圣金身诀】(符箓)的说明,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备注:非信徒,无论如何跪拜,皆无法触发此效果。】
张皓的嘴角咧开一个无声的笑容。
“大哥,”张宝从外面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神像的基座已经打好了!工匠们说,最多三天,就能把神像的主体雕刻出来!”
“不急。”
张皓摆了摆手,从案台上拿起一份刚刚绘制好的图纸。
“让工匠们把神像的面容,雕刻得……尽量模糊一点,男女莫辨,看不出喜怒。”
“啊?”张宝愣住了,“大哥,这神像不是代表天尊吗?为何要雕得那么模糊?”
张皓站起身,走到张宝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一种高深莫?测的语气说道。
“天尊无相,道法自然。”
“你让信众拜的,是他们自己心中的‘天’,而不是一尊具体的泥塑木雕。”
“这样,他们贡献的信仰,才最纯粹。”
张宝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用力点了点头。
“大哥说得是!我这就去吩咐!”
看着张宝离去的背影,张皓脸上的神棍表情瞬间消失,换上了一副奸商的嘴脸。
开玩笑,雕得太具体,万一以后系统商城里刷出个女娲、太上老君什么的,我还得重新建一个?
现在这个模糊的,到时候说祂是谁就是谁,多省事!
我他妈真是个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