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议事堂。
贾诩看着那颗被石灰精心保存的头颅,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主公,史阿之事已了,皇子刘辩的人头也已在此。”
他躬身一拜,声音里透着一丝兴奋:“诩以为,当立刻将此事传遍天下!大贤良师悬赏一出,天下义士响应,皇子授首,此乃天命所归!”
“如此一来,既能兑现悬赏,彰显主公言出必践之信,又能打击朝廷威严,让天下人看看,汉室的龙子龙孙,也并非杀不得!”
这的确是一步好棋。
然而,张皓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那颗人头,神情没有丝毫波澜。
“文和,你的眼光,只看到了这颗人头。”
张皓的声音很轻,却让贾诩心头一震。
“杀一个皇子,震慑的只是一时。我要的,是诛尽天下忠汉之心!”
诛尽天下忠汉之心?
贾诩咀嚼着这八个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却又伴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战栗与激动。
张皓没有再解释,而是扬声道:“来人,传工部的李匠头来见我。”
片刻后,一个浑身沾满墨迹和木屑、双手布满老茧的工匠,被亲卫领了进来。
他一见到张皓,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抖得如同风中落叶。
“小人……小人李三,拜见大贤良师!”
“起来吧。”
张皓温和地说道:“我让你办的事,办得如何了?”
“回……回禀大贤良师!”
李匠头的声音带着哭腔,也不知是激动还是害怕,他颤抖着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薄薄的书册。
“成了!成了!耗时数月,废了无数木料和纸张,总算……总算让我等给琢磨出来了!”
那是一本用最普通的麻纸装订的书。
纸张泛黄,边缘甚至有些粗糙。
可当贾诩的目光落在那书页之上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书页上的字迹,工整划一,墨色均匀,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这绝非人力抄录所能达到!
他下意识地接过书册,指尖触碰到纸页的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荒谬感涌上心头。
他快速翻动,每一页,都是如此!
“这……这是何物?!”贾诩的声音变了调。
张皓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我将其命名为,雕版印刷术。”
他看向那名工匠,问道:“李三,你告诉贾军师,此术之效用。”
得到张皓的示意,李匠头激动得满脸通红,他躬身道:
“回禀军师!谷内如今有擅长雕刻的师傅七十八人,一名熟练的师傅,一天便可雕好一版!”
“而一块雕版,只要油墨和纸张足够,一日……一日可印出上千张!”
“这……这远胜百名书佐日夜抄录之功啊!”
轰!
一日,千张!
这几个字,如同九天神雷,在贾诩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指尖摩挲着那泛黄的纸页,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整个身体都开始不受控制地轻颤。
他想到了那些被世家大族垄断,视若珍宝,动辄价值千金的竹简、帛书。
他想到了那些为了求得一卷经典,而散尽家财、卑躬屈膝的寒门士子。
他想到了自己年少时,为了抄录一部兵书,在豪族门前苦守三天三夜的屈辱。
而现在……
现在……
一块雕版!
一日,千张!
这颠覆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
“主公……”
贾诩猛地抬起头,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张皓,喉咙里发出的声音嘶哑得如同惊雷。
“此术……非止印书之技,实乃……实乃开天辟地之举!”
他高高举起手中的书册,仿佛托举着一座看不见的山岳。
“古往今来,典籍皆为世家私藏,笔墨只为贵人所用!天下黔首,为何愚昧?民智为何闭塞?皆因无书可读,无字可识!”
“此术一出,成书之速,何止百倍千倍!足可让典籍传遍天下,让黔首识文,让寒士得书!这是在掘世家千年的根基!实乃开万世之太平啊!”
贾在说到最后,竟是双膝一软,对着张皓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语气带着近乎虔诚的颤抖。
“主公此功,不亚于仓颉造字,蔡伦造纸!”
“主公之名,必将因此术,载入青史,千古流芳,为万世万代所传颂!”
张皓就喜欢老阴比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坦然受了他这一拜。
爽麻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很好。”
张皓看向李匠头,“让所有的工匠和书佐,都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刻来此见我。”
很快,上百名书佐和工匠聚集在堂前,他们看着高高在上的大贤良师,大气都不敢出。
张皓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耳中。
“今日,我传尔等五个故事,尔等需将其制成书册,广传天下!”
“第一个故事天尊降凡,冀州大旱,天尊怜悯世人,降下分身化为张角,号大贤良师,贤师登坛祈雨,掌心生光,须臾间乌云蔽日,甘霖倾盆,枯苗复苏,万民跪拜。民有恶吏为祸,被贼所杀,贤师以仙法抚其尸,淡金光华过处,伤口愈合,死而复生,观者皆呼 “活神仙”!袁氏逢病危笃,求医于贤师,仙力所及,沉疴尽去,虽天数难违,被其子袁绍所杀,震惊天下。!”
“第二个故事:洛阳有侠史阿,剑圣王越亲传,快剑如电,心怀赤子。弟患肺痨,药石无医,闻贤师悬赏:诛贼帝之子以安天下者,赐十年阳寿。史阿仰天叹曰:“为救吾弟,敢逆天威!” 夜闯史府,如入无人之境,斩皇子刘辩之首,携之奔太行。一路杀贼无数,血染征袍,终达山谷。贤师感其义烈,亲施仙法,其弟沉疴立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史阿之勇,千古流芳!”
“第三个故事:冀州甄逸,富可敌国,性善好施。见流民饥寒,开仓放粮;遇寒士落魄,倾囊相助。太平道初创,粮草匮乏,甄公捐尽家产,不求回报,言:“能救万民,吾之幸也!” 后遭袁贼所害,满门忠烈。贤师感其仁德,上禀天尊,封 “太平财神”,护佑善信,福泽绵长。表敬奉甄公者,家宅安宁,财运亨通!。”
“第四个故事:一农家女,被恶霸地主逼迫,父死家破,逃入深山,一头青丝化白发,后被我太平道所救,手刃仇人,分其田地!此乃公道,自在人心!也就是谷中常演的白毛女。”
“第五个故事:人间仙境,太平乐土。太行山谷,乃天尊所许太平世界!垦荒十万亩,种‘地龙根’,人人有饭吃;织麻布,制冬衣,人人有衣穿。设宣教亭,开蒙启智;立积分法,多劳多得。酿‘闷倒驴’,造‘黄纸’,炼琉璃,制水泥,琼浆玉露遍地!四十万教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每一个故事,都让在场的书佐和工匠们热血沸腾,呼吸急促!
这不是故事!
这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史诗!
张皓看着众人狂热的眼神,加重了语气。
“记住!这些书册,要图文并茂!图画为主,文字为辅!要让不识字的百姓,也能看懂我们在做什么,在为什么而战!”
“凡购买我太平道任何典籍者,皆送此故事集一册!没钱买典籍的也可以超低价买此故事集!”
“另外,传令下去,让谷内所有的戏班子,立刻启程,去往冀州各县、各乡、各亭!把这五个故事给我编成戏,日日演,夜夜演,翻来覆去地演!”
他要用这些看得懂、听得懂的故事,在天下百姓的心中,为太平道,为他自己,建立起一座颠扑不破的信仰丰碑!
“我等,遵大贤良师法旨!”
上百人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贾诩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在燃烧。
诛心!
这才是真正的诛心之策!
以笔为刀,以故事为剑,杀人于无形,攻心于无声!
比千军万马,更加可怕!
就在此时,一名负责外情的探子,神色慌张地连滚带爬冲了进来。
“报——!!”
“大贤良师!十万火急!洛阳急报!”
张皓眉头一挑。
那探子跪在地上,声音尖利而急促。
“皇帝刘宏下旨,罢免大将军何进,太傅袁隗及在京袁氏满门下狱!”
“同时,天子下诏,废史立牧!广封天下十二州牧,命各路州牧三月之内,会盟于冀州,共讨我太平道!”
“另外……另外,朝廷天使已在路上,不日将抵达邺城!”
探子咽了口唾沫,声音都在发颤。
“诏令……命冀州牧袁基,即刻启程,回洛阳述职!”
“若有延误,以谋逆论处,夷其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