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玉尘院的书房内却亮着一盏孤灯。
萧墨珩(陆雪瑶身)站在京城水系图前,指尖沿着蜿蜒的漕运河道缓缓移动。烛光映照着他沉静的侧脸,那双属于陆雪瑶的明眸里,此刻闪烁着的是属于上位者的算计与野心。
漕运,乃京城命脉。南粮北运,商贾往来,税银流通,皆系于此。若能暗中掌控部分漕运,不仅财源广进,更能编织一张覆盖运河沿线、直通江南的情报网,其价值远非一个醉香楼可比。
然而,漕运总督衙门水深似海,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现任漕运总督高弼,是皇帝心腹,为人圆滑,在成王与摄政王之间向来保持中立。其下大小官员,更是背景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难,但并非不可为。”萧墨珩(陆雪瑶身)低声自语。他不能像以前那般以强权直接碾压,如今他势单力薄,必须借力打力,寻隙而入。
突破口在哪里?
他回忆起零碎的记忆和近期收集的信息。漕运系统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副总督赵严似乎与高弼素有嫌隙,且其子赵元庆性好奢靡,在赌坊欠下不少债务……
一个计划的雏形在他脑中渐渐清晰。
“严嬷嬷。”他轻声唤道。
严嬷嬷应声而入,如同无声的影子。
“让我们在醉香楼的人,留意一个叫赵元庆的公子,他是漕运副总督赵严的独子。想办法‘帮’他解决一些赌债上的‘小麻烦’,取得他的信任。记住,要做得自然,不留痕迹。”
“老奴明白。”严嬷嬷心领神会,这是要从中层官吏的弱点入手,逐步渗透。
“另外,”萧墨珩(陆雪瑶身)走到书案前,提笔疾书,“将这封信,通过老渠道,送往王府。”
信的内容,是关于他意图插手漕运的初步构想,以及需要王府在朝中配合,制造一些对高弼不利的“风声”,或者提供一些关于漕运官员的隐秘把柄。他需要那个占据了他身体的女人的支持,至少是默许。这既是通报,也是试探。
信使再次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夜色。
几乎在同一时刻,摄政王府的墨韵堂内,陆雪瑶(萧墨珩身)也并未安寝。
她面前摆着的是北境军需调配的后续事宜,以及凌风传回的、关于“隐麟”组织进一步合作意向的密报。北境局势虽暂稳,但戎狄主力未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与“隐麟”的结盟至关重要,但对方提出的条件也愈发具体,涉及边境贸易和矿产开采权,需要她谨慎权衡。
揉了揉因疲惫而刺痛的额角,她感到这具身体虽然伤势在缓慢好转,但精力远不如前。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军国大事,耗费的心力远超她作为史学博士时的研究。
就在这时,凌云送来了丞相府的密信。
展开看完,陆雪瑶(萧墨珩身)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思。
“漕运……她(他)倒是敢想,眼光也够毒辣。”她低声评价,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掌控漕运的利益,她自然清楚。但其中的风险,她也了然于胸。以“陆雪瑶”如今的身份和实力,贸然插手,无异于火中取栗。
但……这计划本身,却透着一种熟悉的、属于萧墨珩式的精准与大胆。那个困在后宅的灵魂,并未因身份的转换而消磨掉他的锋芒,反而在更隐蔽的角落,开始展露獠牙。
这是一种危险的诱惑。支持他,意味着将王府的资源进一步与他捆绑,也意味着可能被卷入更深的漩涡。但若拒绝……或许会错失一个重要的机会,甚至可能让那个不安分的灵魂,采取更不可控的行动。
她沉吟良久,指尖在信纸上轻轻敲击。
最终,她提笔回信,只有简短的八个字:
“可行。谨慎。联络方式另附。”
她选择有限度的支持。同时,她让凌云准备了一套更复杂、更隐蔽的紧急联络方式,附在回信中。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也预示着,他们可能即将共同面对更大的风浪。
信送出后,陆雪瑶(萧墨珩身)走到窗边,望着丞相府的方向,心中那种奇异的感觉再次浮现。
那个灵魂,如同被困浅滩的蛟龙,正试图用他自己的方式,搅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