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孙阳沉浸在对东海孤岛的惊惧推测中时,现实世界的喧嚣以一种排山倒海却又冰冷彻骨的方式,将他拉回所谓的“正常”社会。
电视、网络新闻门户、社交媒体头条……所有能接触到信息的渠道,都被同一条重磅新闻占据——《骊山北麓发生特大级地质灾害,专家称系千年罕见构造运动》。标题醒目,配图震撼。无人机航拍的画面里,山体撕裂的伤口触目惊心,巨石滚落的痕迹如同大地的泪痕,视觉效果极具冲击力。
新闻稿的措辞高度统一,充斥着地质学术语:“由于地壳应力长期积累,在特定地质结构脆弱带引发连锁反应,形成大规模山体滑坡和浅表性塌陷地震……” 专家访谈环节,几位戴着眼镜、语气沉稳的学者在屏幕上侃侃而谈,用各种模型和数据“证实”着这场灾难的纯自然属性。他们反复强调“事发地远离主要居民区”,“未对重要基础设施造成影响”,将人员伤亡轻描淡写地归结为“一支进行野外勘探的科研小队不幸遭遇险情,数人失联,救援工作面临巨大困难”。
孙阳盯着屏幕,感觉有一股冰冷的血液逆流而上,直冲头顶。他看着那些熟悉的、如今已面目全非的山峦,胃里一阵剧烈的痉挛。那些画面是真实的,是他在几天前刚刚逃离的人间地狱。但附在其上的解读,却是如此荒诞而冰冷的谎言!
那不是地壳运动!那是地宫核心被毁引发的能量崩溃!是自毁机关启动后的惊天爆炸!那支“科研小队”的失联人员,是李教授、林夏、张磊、是英勇牺牲的振宇,是叛徒陈默,是生死未卜的刘胖子!他们不是不幸遇到了山体滑坡,他们是倒在了千年陵墓的诅咒之下,是死于人性的贪婪和超自然力量的碾压!
官方迅速成立了“联合调查指挥部”,新闻里播放着救援队伍带着搜救犬、顶着风雨在废墟上艰难工作的画面,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怀和科学的严谨感。一切都被包装成一场可悲但“正常”的自然灾害应对流程。任何可能与“古墓”、“考古”、“超自然”沾边的词汇,都被彻底过滤、屏蔽,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高效、统一、无懈可击的舆论导向,让孙阳感到一种比面对地宫粽子时更深的无力感和恐惧。这不仅仅是对真相的掩盖,更是一种强大的、系统性的力量在运作,它能够轻易地扭曲事实,重塑公众的记忆和认知。这背后,仅仅是官方对维稳和避免恐慌的本能吗?还是说,有更强大的、如黑鳞社这样的阴影势力,在利用甚至主导这场掩盖,以便让他们真正的目标——无论是长生术的秘密还是其他——继续在暗处滋长?
媒体的喧嚣,像一堵厚厚的、隔音的玻璃墙,将他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墙外是“官方证实”的“真相”,是大众的唏嘘和很快就会被新的热点取代的关注;墙内,是他独自承载的血腥记忆、未解的谜团和沉重的负疚。他仿佛能看到,那崩塌的骊山之上,不仅覆盖着万吨巨石,更覆盖着一层由权力和谎言构筑的、更加坚不可摧的穹顶。
他默默关掉了网页,房间里只剩下电脑风扇的低鸣。屏幕的冷光映着他毫无血色的脸,那双曾经充满好奇和执着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冰冷的清醒和一种近乎悲壮的决心。媒体的报道,没有给他带来丝毫慰藉,反而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对回归“正常”的最后一丝幻想。
他明白了,他的战斗,从未结束,只是换了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战场。而第一个目标,就是那个在官方叙事中彻底消失、却在东海迷雾中若隐若现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