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皇宫。
往日庄严肃穆的宫殿,如今被一股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和压抑气氛笼罩。宫女太监们行走时都踮着脚尖,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扰了寝宫内那位弥留之际的帝国主宰。
龙榻之上,皇太极仰面躺着,曾经雄健的身躯如今已瘦削得脱了形,脸色蜡黄,眼窝深陷,唯有那双偶尔睁开的眼睛,还残留着昔年鹰顾狼视的锐利光芒。剧烈的咳嗽不时撕裂寝宫的寂静,每一次都让他浑身颤抖,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御医束手无策地跪在远处,额头上满是冷汗。他们知道,这位大清皇帝的生命,已如风中残烛。
“咳咳……外面……情况如何?”皇太极的声音嘶哑微弱,几乎难以听清。
侍立在榻前,面容憔悴的庄妃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连忙俯身,强忍泪水,低声道:“皇上放心,诸王贝勒都在尽力抵御南明……”
“尽力?”皇太极嘴角扯出一丝讥讽的弧度,这微小的动作似乎都耗尽了他极大的力气,“他们……是在尽力争权夺利吧……多尔衮……豪格……朕还没死呢!”
他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帕子上染上了刺目的鲜红。布木布泰和近侍一阵手忙脚乱。
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皇太极闭目喘息良久,才缓缓道:“地图……拿……辽西的地图来……”
一张巨大的辽西舆图被铺到龙榻前。皇太极挣扎着,在布木布泰的搀扶下半坐起来,浑浊的目光死死盯在地图上。他看着上面标注的明军堡垒位置,看着那一条条如同锁链般延伸的防线,看着锦州、松山、杏山被逐渐孤立出来的态势。
“咳咳……好一个张世杰……好一个‘稳步推进,堡垒合围’……”皇太极的声音带着一种复杂难明的意味,有愤怒,有不甘,甚至还有一丝……欣赏?“他这是……要学战国廉颇,跟朕……打一场消耗国力的呆仗……他耗得起……我大清……耗不起啊!”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最后的光彩:“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被动困守,锦州一失,松山杏山便是孤岛,盛京门户洞开!我大清……就有倾覆之危!必须……必须打出去!寻求野战!在他们合围完成之前,撕开他们的阵线!”
“可是皇上!”布木布泰忧心忡忡,“明军火器犀利,据城而守尚可,若贸然野战……”
“守?守得住吗?!”皇太极厉声打断,随即又是一阵咳嗽,他喘着粗气,“守下去……就是等死!只有野战,发挥我八旗铁骑的冲击之力,才有可能……有可能击溃其一部,打乱其部署!这是……唯一的生机!咳咳咳……”
他疲惫地靠在软枕上,仿佛刚才那番话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
“传旨……”他喘息着,一字一顿地说道,“召……多尔衮、豪格……还有……代善、济尔哈朗……速来见朕!”
命令传出,整个盛京都为之震动。久不视事的皇帝突然召见所有核心亲王贝勒,所有人都预感到,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发生了。
约一个时辰后,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从锦州紧急返回)等大清最高层的权贵,齐聚于皇太极的寝宫之外。众人神色各异,多尔衮面色沉静,眼神深邃;豪格则眉头紧锁,难掩焦躁;代善老成持重,面露忧色;济尔哈朗则是风尘仆仆,脸上带着前线带来的疲惫与凝重。
四人整理好衣冠,屏息静气,依次步入那充斥着药味和死亡气息的寝宫。
看到龙榻上形销骨立的皇太极,即便是一直与他明争暗斗的多尔衮和豪格,心中也不由得一凛。这位带领他们从白山黑水走向辽沈平原,建立大清帝国的雄主,真的到了生命的尽头。
“臣等……叩见皇上!”四人齐齐跪倒。
皇太极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们起身。他的目光缓缓从四人脸上扫过,带着最后的威严。
“都……来了。”他的声音依旧微弱,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朕的时间……不多了。有些话……必须说,有些事……必须定。”
他顿了顿,积蓄着力量:“南明张世杰……用兵老辣,其‘筑垒推进’之策,乃阳谋……我大清若坐以待毙,必被其步步蚕食,终至……国破家亡!”
豪格忍不住开口道:“皇阿玛!儿臣愿率正黄旗精锐,出城与南蛮子决一死战!必破其阵!”
“鲁莽!”皇太极斥道,随即又是一阵咳嗽,“你以为……张世杰是杨镐、是袁崇焕吗?他的火铳方阵、他的炮队……正等着你去冲!咳咳……你要把我八旗儿郎……往火坑里送吗?!”
豪格被噎得满脸通红,不敢再言。
多尔衮则沉声道:“皇上圣明。张世杰此举,意在逼我军主力出战,于其预设战场决战。然,若不出战,则锦州危矣。确乃两难之境。”
皇太极看向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多尔衮……你素来多谋。你说……该如何?”
多尔衮沉吟片刻,道:“臣以为,野战势在必行。但不可硬冲其坚城壁垒。或可寻其薄弱之处,比如……其筑垒部队与后方联络之缝隙,或利用蒙古骑兵,袭扰其漫长粮道,迫其分兵,我再集中精锐,伺机攻其一路!”
皇太极微微颔首,又看向济尔哈朗:“锦州……还能守多久?”
济尔哈朗跪倒在地,声音沙哑:“皇上!锦州被明狗堡垒日渐合围,外界联系困难,粮草尚可支撑两月,但军心……军心已有浮动!若再无外援,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皇太极闭目,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传朕……最后一道旨意!”他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回光返照般的决绝,“大清……已到生死存亡之秋!内斗……该放下了!”
他的目光锐利地射向多尔衮和豪格:“朕不管你们之间……有何恩怨!此刻起,都给朕收起那些小心思!全力应对南朝之敌!”
多尔衮和豪格心中一凛,同时躬身:“臣(儿臣)遵旨!”
“着睿亲王多尔衮为主帅,肃亲王豪格为副帅!统辖松山、杏山所有八旗主力,并蒙古科尔沁等部仆从军,合计兵马……务必超过十万!”皇太极一字一顿,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寻找战机,与明军……进行决战!目标,不是击溃,而是要……重创甚至是歼灭其李定国之前军主力!打破其合围之势,为锦州解围!”
他将调兵印信亲手交给多尔衮,死死抓住他的手,浑浊的眼睛盯着他:“多尔衮……大清的国运……交给你了!此战若胜,我大清尚有喘息之机……若败……咳……咳……”他后面的话被剧烈的咳嗽淹没,但眼中的期盼与沉重,却让多尔衮感到手掌上的印信如同烙铁般滚烫。
“臣……必竭尽全力,不负皇上重托!”多尔衮肃然应道。
皇太极又看向豪格:“豪格……你勇武有余,但需记住……此战关系国运,绝非逞个人武勇之时!一切……听从睿亲王调度!若因你之过导致战败……朕在九泉之下,亦不饶你!”
豪格脸色变幻,最终还是咬牙道:“儿臣……领旨!”
“代善,你坐镇盛京,稳定后方……济尔哈朗,你速回锦州,务必……再坚守一月!等待主力决战之结果!”皇太极一一吩咐,思维依旧清晰。
“臣等领旨!”代善和济尔哈朗齐声应道。
交代完这一切,皇太极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软在龙榻上,剧烈地喘息着,眼神开始涣散。
“你们都……下去吧……准备……决战……”他挥了挥手,声音微不可闻。
四人心情沉重地退出了寝宫。宫门外,多尔衮和豪格对视一眼,目光碰撞,依旧充满了不信任和敌意,但皇太极最后的旨意和眼前的危局,像一座大山压在他们身上,让他们不得不暂时压下内斗,共同面对外敌。
寝宫内,皇太极望着窗外灰暗的天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喃喃自语:
“张世杰……朕……在黄泉路上……等你……的消息……”
他的手,无力地垂落下来。这位雄才大略,一手将后金带向鼎盛,建立大清帝国的清太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他摇摇欲坠的帝国,投下了最后一枚,也是最为沉重的筹码——一场倾尽国力的战略大决战。
盛京的天空,阴云密布,仿佛在酝酿着一场席卷天地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