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门外的荒野上,多尔衮护着顺治、孝庄,在科尔沁骑兵暧昧不明的“庇护”下,如同丧家之犬般消失在北方的黑暗中,留下的是满地狼藉的尸骸和一段充满屈辱与未知的流亡之路。而沈阳城内,随着这股最后的核心力量逃离,以及礼亲王代善在烈焰中悲壮自戕,所有成建制的抵抗终于土崩瓦解。
皇宫区域的战斗声渐渐停歇,只剩下木料在火焰中燃烧发出的噼啪爆响,以及明军士兵肃清残敌时零星的呵斥与兵刃碰撞声。曾经象征着满洲最高权力、戒备森严的宫禁之地,此刻宫门洞开,随处可见倒毙的侍卫尸体、丢弃的兵器以及惊惶跪地的太监宫女。浓烟与血腥味混杂,笼罩着这片金碧辉煌却已满目疮痍的建筑群。
一队队明军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以严密的战斗队形,开始小心翼翼地清理着皇宫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踹开紧闭的殿门,搜索可能藏匿的死士,收缴散落的文书档案,控制所有幸存的人员。尽管胜利在望,但没有人敢掉以轻心,谁也不知道哪座宫殿的阴影里,还会不会窜出最后一个效忠故主的亡命之徒。
赵铁柱浑身浴血,提着仍在滴血的战刀,大步流星地走在最前面,他刚刚带人彻底肃清了崇政殿附近的残余抵抗。一名哨总跑来禀报:“将军,各处宫殿基本控制,俘获太监宫女数百,负隅顽抗者均已格杀!只是……只是火势太大,太庙和临近几座宫殿,怕是保不住了……”
赵铁柱看了一眼那依旧在熊熊燃烧的太庙方向,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妈的,代善老儿临死还摆一道!算了,烧就烧了!赶紧派人把能抢出来的东西抢出来,尤其是那些地图、档案!还有,找到玉玺的那个地窖,给老子派重兵看起来,一只苍蝇也不准放进去!”
“是!”
与此同时,张世杰在苏明玉以及大批精锐亲卫的簇拥下,踏过了已然残破的皇宫门阙,进入了这片曾经只有满洲贵族和皇帝才能涉足的禁地。他步履沉稳,玄色披风在带着余烬热度的风中微微拂动,目光平静地扫过沿途的景象——燃烧的宫殿、跪伏的俘虏、战死者的遗骸、还有那象征着游牧民族审美与权力的独特建筑风格。
这一切,都标志着盘踞辽东数十年、给予大明无数屈辱和伤痛的清政权,从物理和精神上,被彻底摧毁了。
苏明玉跟在他身侧,低声快速地汇报着初步清点的战果和损失,以及各部门的进展情况。她的声音虽然难掩疲惫,却透着一股如释重负的振奋。
张世杰没有在那些燃烧的废墟前过多停留,他的目标明确,径直走向皇宫中轴线上,那座最为高大、也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凤凰楼。
凤凰楼,位于皇宫寝区之前,楼高三层,飞檐斗拱,是皇太极时期修建用于宴饮、议事和登高望远之所,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然取代了象征军政的崇政殿,成为了清廷皇权的视觉中心。拿下它,升起明旗,便意味着对这伪都的最终征服。
当张世杰一行人抵达凤凰楼下时,楼内零星的抵抗已被肃清,几名明军士兵正押着几个面如土色的太监从里面出来。楼体本身幸运地未被大火波及,只在墙壁上留下了一些烟熏火燎的痕迹和箭矢凿刻的凹坑。
张世杰抬头,望了望那高耸的楼顶,然后深吸一口气,迈步踏上了通往楼顶的石阶。亲卫们想要先行上去探查,却被他用手势阻止。他要亲自走完这最后一段路。
脚步声在空旷的楼梯间回响。苏明玉、赵铁柱等人紧随其后。
登上凤凰楼顶层,视野豁然开朗。整个沈阳城的景象,尽收眼底。远处,尚有零星巷战引起的烟柱;近处,是残破的皇宫和跪满俘虏的广场;更远方,明军的旌旗在各条街道上飘扬,如同蔓延的火焰。空气中弥漫着胜利的气息,也掺杂着战争固有的残酷与悲凉。
一名亲卫双手捧着一面折叠整齐、簇新的大明龙旗,恭敬地呈到张世杰面前。旗帜上的金龙在阳光下仿佛要腾空而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世杰身上,充满了激动与期待。
张世杰接过龙旗,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数十年的国仇家恨,承载着无数战死沙场将士的英魂,更承载着未来华夏北疆的安宁与希望。
他走到楼顶中央那根最高的旗杆下,亲手将旗帜上的索环套入旗杆,然后,双臂用力,缓缓地、坚定地,将象征着大明荣耀与华夏正统的龙旗,向上拉升!
旗帜在上升,迎着风猎猎展开,金色的龙纹在蔚蓝的天空背景下,熠熠生辉!
当旗帜升到顶端,牢牢固定在旗杆上,完全舒展开来,在凤凰楼顶高高飘扬的那一刻——
“万岁!”
“大明万胜!”
首先是从皇宫内开始,然后迅速蔓延到整个沈阳城,所有看到这面旗帜的明军将士,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这欢呼声如同滚雷,席卷全城,冲散了最后一丝阴霾与血腥!许多老兵望着那面熟悉的龙旗在这异族的皇宫最高处飘扬,不禁热泪盈眶,激动得难以自已。
张世杰负手立于龙旗之下,俯瞰着他亲手征服的城池与土地。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挺拔的身影。苏明玉站在他侧后方,仰望着旗帜和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崇敬,有欣慰,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倾慕。
然而,就在这胜利的时刻达到顶点的氛围中,一名负责清查皇宫文书的参军,却气喘吁吁地捧着几卷明显与满清文书风格迥异的卷宗,登上了凤凰楼。
“公爷!”参军的声音带着一丝惊疑,“下官等在清理伪帝寝宫时,于一处暗格中发现了这些……这些似乎不是建奴的文书!”
张世杰转过身,接过卷宗,展开一看,眉头瞬间蹙起。这些卷宗用的是一种罕见的厚实纸张,上面的文字并非满文或汉文,而是一种扭曲的、类似西方字母却又带着独特变体的文字,夹杂着一些诡异的符号和地图。其中一幅粗略的地图,勾勒的似乎是辽阔的草原和更北方的冰原,上面标注了几个点,并用那种文字写着注释。
“这是……罗刹文?”苏明玉凑过来看了一眼,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她掌管皇家银行,接触过一些西洋传教士和商人,对西方文字略有了解。
“罗刹人?”张世杰目光一凝。他想起之前夜枭关于“黑鸦”令牌与罗刹火器可能有关的汇报,又联想到多尔衮北遁的方向……
就在这时,那名先前汇报黑鸦令牌的夜枭小旗官也再次赶来,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参军,压低声音对张世杰道:
“公爷,我们连夜审讯了那名携带令牌的重伤太监,他受刑不过,最后含糊提到……‘黑鸦’的人,似乎……似乎在更北方,与‘罗刹鬼’有往来!他们真正的目标,恐怕不止是辽东,而是……而是整个漠北蒙古,乃至更遥远的西伯利亚!他们似乎在寻找什么……‘上古遗藏’?”
张世杰的目光再次投向北方,那里是科尔沁草原,是多尔衮逃亡的方向,是广袤未知的漠北,而现在,又加上了神秘“黑鸦”与北方罗刹人的阴影。
龙旗虽已插上凤凰楼,沈阳虽已光复,但这北疆的风云,非但没有平息,反而似乎揭开了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危险的棋局。
他轻轻摩挲着卷宗上那些扭曲的文字和诡异的地图,眼神锐利如刀。
“传令下去,全军大庆三日,犒赏有功将士!同时,通告全军,辽东已定,然北疆未靖!休整之后,随本公……剑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