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堂右侧有一扇不起眼的对开门,仿佛是一道分隔日常与诗意的界限。跨过那尺余高的木门槛,景致豁然开朗,一股草木特有的清润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便是府中精心营造的花园了。
园内花木葱茏,层次分明。近处是南方常见的茉莉、栀子、含笑,香气清幽,沁人心脾;稍远些,则有茶花、杜鹃、芙蓉,依着时令次第开放,确保四时皆有景可赏。几处特意用低矮竹栅栏围起的小圃尤为醒目,里面是温酒酒托人从各地寻来的珍奇花草,或形态奇特,或花色罕见,需得精心呵护,也成了园中引人注目的焦点。
这花园占地极阔,并非一览无余。当年设计者巧妙地借助几株参天古木和爬满薜荔、凌霄的花墙,将空间分隔成数个既独立又相连的区域。视线每每欲穷尽处,总被一堵花墙或一丛翠竹引向侧方,沿着蜿蜒的卵石小径或廊庑曲折前行,方才发现别有洞天。这正是南方园林“移步换景”的妙趣,每一处转折,都展开一幅新的画境。
在花木掩映深处,隔不远便设有一处小巧精雅的建筑,作为客居。它们或为“听雨轩”,临水而筑;或为“倚竹居”,幽静凉爽。最里面的一栋屋宇,每一处客居都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由古树与花墙确保其私密,同时又通过廊道与花园主体相连,方便客人到园中游赏。远道而来的亲友宿于此间,推窗即见繁花碧树,耳闻鸟语泉声,既可享受安宁,又不乏自然意趣,宾至如归之感油然而生。这花园客居,不仅体现了温家的待客之道,更是其风雅品味与殷实家底的无声彰显。
花园最深处,竹影婆娑处藏着仙客来。
温酒酒引父母至月洞门前,声如蚊蚋:此处…是给冷大哥留的。她指尖绞着帕子,眼波流转间似春水漾开胭脂色,连耳垂都染上薄红。
温如晦负手端详匾额上三个清隽字迹——分明是女儿笔触,却比平日更见用心。他目光掠过女儿发间新簪的并蒂海棠钗,又见她腰间新绣的寒梅傲雪香囊,心下雪亮。这位素来冷峻的知州眼底浮起温软笑意,只捋须颔首:甚好。
二字落进风里,惊得枝头白玉兰簌簌落下两片花瓣,正沾在温酒酒云鬓上,恍若蝶恋春花。
众人转回春晖堂右侧回廊,继续深入,便是第三进院落,也是整个宅邸最私密、最富个人情趣之处。此院题为“停云居”,乃是温酒酒自己的小天地。
停云居格局更为灵巧,不似前两进那般规整。三间精致的二层小楼是温酒酒的闺房、书房和绣阁。院中不种繁花,却植满了翠竹和兰草,墙角倚着几块瘦透的太湖石,一条卵石小径蜿蜒其间,显得格外清幽雅致。小楼一侧还设了一间小小茶室,推开窗,便可看到后墙边那一株老梅。
“停云,取意五柳先生‘霭霭停云,蒙蒙时雨’,”温酒酒对父母解释道,“女儿但愿在此,能得片刻宁静,读书、习字、烹茶,看云卷云舒。”
温如晦深知女儿性情,不喜女红,爱读经史,也不似一般大家闺秀高高在上,愿走入红尘,替自家打理俗务,有此布置,也可在纷繁杂乱的俗务之外,修养身心,如此,心中更是欣慰。张婉怡则细细查看了屋内的摆设、帷帐,叮嘱丫鬟们务必用心伺候。
然而,温酒酒的安排并未止步于此。她引着父母穿过停云居一侧的一个窄门,眼前竟又别有一番洞天。这是一个倚着宅邸后墙辟出的独立小院,比前院更为朴素自然,院中别无长物,唯有三五株苍劲的古松,枝干如龙,松涛阵阵。松树下,是几畦刚刚翻整过的土地,似是预留作菜圃之用。院角一座小小的两层阁楼,门户虚掩,匾额上写着三个筋骨嶙峋的字——“听松阁”。
“这是……”温如晦有些疑惑。
温酒酒脸上露出一种难得的、带着些许顽皮与敬重的神色,低声道:“爹爹,娘亲,这是女儿给庄爷爷留的。”
庄老头,作为温家一位极为特殊的存在。他非仆非主,也非清客师爷,是温酒酒几年前偶然救下的一位江湖异人。此人脾气古怪,身怀绝技,却甘愿留在温家,似客非客,似友非友,平日里沉默寡言,却数次在温家遭遇困厄时暗中化解危机。温如晦敬他,张婉怡尊他,温酒酒更是磕过头敬过茶,对外只称“爷爷”。不明就里之人,皆以为庄老头是温如晦义父,对此,温如晦也懒得解释,任由坊间猜测。
“庄爷爷不喜约束,爱清静,更爱摆弄些草药土地。”温酒酒解释道,“这听松阁虽简朴,但胜在独立。有松可听,有地可种,他老人家定然喜欢。且此处有角门直通后巷,他出入自由,也不必惊动前院。”
温如晦与张婉怡相视一眼,心中皆是感慨万千。他们这个女儿,看似不谙世事,实则心细如发,不仅对至亲体贴入微,连对庄老头这样一位江湖人物,也能考虑到其性情喜好,给予最恰当的尊重和安置。这份仁厚与周全,远非寻常闺秀可比。
“好,好。”温如晦连连点头,望着女儿的目光充满了赞赏与疼爱,“酒酒此举,可谓宅心仁厚,虑事周详。这宅院经你一番调理,已非砖瓦土木,而是一个有温度、有气息的家了。”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新宅的粉墙黛瓦上,给一切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前院的“迎晖”匾额闪着光,第二进院里的春晖堂静谧安宁,湖面波光粼粼,第三进停云居的竹影摇曳生姿,而后院听松阁的松涛声,已隐隐可闻。
温酒酒站在庭院中,看着父母欣慰的面容,听着隐约传来的仆役安顿物事的细微声响,心中充满了对泉州新生活的期待。这座三进院落,不仅是他们在异乡的容身之所,更承载着孝道、亲情和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即将在这里,上演一段属于温家的,泉州烟雨里的温暖故事。
而关于这位心思奇巧的知州千金、皇帝御封的温宜郡主温酒酒,她在这座宅院乃至整个泉州城将会经历怎样的际遇,那又是另一段长长的传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