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促的马蹄声踏破京城清晨的宁静,背插三根赤羽的信使纵马直冲宫门,嘶声高喊:“西北八百里加急——”
不过半个时辰,萧景珩便被急召入宫。
他回来时,面色凝重,带回了让整个朝堂震动不安的消息。
“西北急报,新垦的土豆田突发大规模虫害,”他沉声对迎上来的乔兰菁说道,“一种黑色甲虫,繁殖极快,啃食茎叶根块,所过之处,几无完株。若控制不住,今秋西北将颗粒无收。”
乔兰菁心头一紧:“父亲那边……”
“岳父已被紧急召入宫中议事。”萧景珩眉头紧锁,“工部提议大量喷洒药石,户部核算成本高昂且恐污染水源,更怕来不及。陛下……甚为震怒。”
乔兰菁脑中飞速运转。黑色甲虫,啃食土豆……莫非是二十八星瓢虫或其类似物种?
用农药确实后患无穷。
“景珩,”她忽然抓住他的手臂,眼神清亮坚定,“我有办法,或可一试。”
萧景珩凝视她:“卿卿?”
“生物防治。”乔兰菁语速加快,“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控制虫害。无需药石,成本低廉,且无污染。”
萧景珩目光一凝:“可有把握?”
“需亲眼见到虫害样本或详细绘图确认虫种,但原理可行!”乔兰菁语气笃定,“让我入宫面圣,陈说此法!”
宣政殿偏殿内。
皇上端坐龙椅,面色沉郁。
下方,靖王、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刚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的乔仲远,以及几位重臣皆在,气氛压抑。
萧景珩带着乔兰菁步入殿内,行礼。
“平身。”皇上目光落在乔兰菁身上,“景珩说,世子妃有治虫良策?”
语气中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是,陛下。”乔兰菁不卑不亢,声音清晰,“臣妇听闻西北虫害,详询其状,推测或为瓢虫之类。臣妇之法,名为‘生物防治’。”
工部尚书忍不住质疑:“生物防治?何意?莫非驱使鸟雀啄食?杯水车薪!”
“非也。”乔兰菁从容应对,“鸟雀难以精准驱使。臣妇所指,乃是用虫治虫。”
“用虫治虫?”众人皆露疑惑。
“正是。”乔兰菁上前一步,逻辑清晰地阐述,“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此黑色甲虫既为害虫,必有其天敌。或是某种寄生蜂,将卵产于此虫幼虫体内,孵化后以其为食;或是某种捕食性昆虫,专以此虫为餐。我等只需在虫害区或其周边,寻得此类天敌,人工助其繁衍,再投放至田中,便可有效控制虫害。”
乔仲远凝神细听,眼中渐露光彩。
户部尚书则关心实际:“此法,耗银几何?”
“远低于药石!”乔兰菁肯定道,“主要花费在于人力搜寻、培育与运输,无需昂贵药材,且一劳永逸,此后该天敌可在当地自然繁衍,形成平衡。”
工部尚书仍有疑虑:“说得轻巧!何种虫能听你驱使?又如何确保其只吃害虫,不伤稼穑?”
“此乃关键!”乔兰菁早有准备,“需精准辨识害虫与天敌。臣妇恳请陛下,即刻派精通农事、善辨虫形者,携虫害图样或样本,八百里加急送回。同时,可令当地人在田间仔细观察,寻找那些附着在黑色甲虫身上或其卵上的细小蜂类,或是专门捕食此虫的其他昆虫。一旦确认,便可着手培育。”
她看向皇上,目光坚定:“陛下,药石杀灭,乃断根之法,虽快却后患无穷。生物防治,如同请来田间卫士,顺势而为,方是长久之道。臣妇愿立军令状,若得准确虫样,必能找出克制之法!”
皇上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地看向乔仲远:“乔卿,你以为如何?”
乔仲远出列,躬身道:“回陛下,小女此法,虽闻所未闻,但细思其理,合乎天道循环。且成本低廉,无药石之弊。眼下情况紧急,药石调运、配制尚需时日,若此法能成,或可解燃眉之急。臣……以为可行。”
萧景珩亦道:“皇上,兰菁既为安民博士,于工械医署皆有建树,此法或出其不意,值得一试。”
皇上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乔兰菁身上,带着帝王的决断:“准!即刻以八百里加急,将朕的旨意与世子妃所述之法传谕西北,命人速寻虫样及可能之天敌,火速送回!乔氏,”
“臣妇在。”
“虫样一到,由你全权负责辨识、定策!”
“臣妇领旨!”乔兰菁压下心中激动,郑重行礼。
退出宣政殿,乔仲远看着女儿,眼中满是骄傲与担忧:“菁儿,此法……当真可行?”
“爹,放心。”乔兰菁挽住他的手臂,语气带着现代灵魂的笃定,“这叫遵循自然规律,肯定可以。”
萧景珩在一旁,看着自信飞扬的妻子,唇角微扬。
他的卿卿,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