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荣庆堂。
满室锦绣,人头攒动。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金钱即将燃烧殆尽的狂热,混杂着名贵香料与百年府邸陈腐的木头气味。
贾府的核心人物,今日齐聚于此。
议题只有一个:为那位新晋的贵妃娘娘,修建一座省亲别院。
“依我说,就该把咱们府后头那几处院子全推平了,地方才够大!”
宁国府的贾珍第一个开了腔。
他刚从外面花天酒地回来,脸上还带着酒色的潮红,说话间唾沫横飞。
“园子里必须得有山有水!咱们去外面运一座太湖石的假山回来,就跟皇上御花园里那座一样!”
贾赦斜靠在紫檀木椅中,眯缝着眼,手里盘着两个油光锃亮的文玩核桃。
“亭台楼阁,都要用顶好的金丝楠木!”
“房顶的瓦,必须是琉璃瓦,还得是金边的!这才能彰显咱们贾家的泼天富贵,才配得上娘娘的凤驾!”
两人一唱一和,把“奢靡”二字,用最粗鄙的方式嚷了出来。
这哪里是在建园子。
这分明是要用金山银海,堆砌出一座空前绝后的销金窟。
贾政听得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嘴唇抿成一条僵硬的直线。
他虽也觉得要极尽风光,可这两人说的,简直是泼皮无赖般的胡闹!
王熙凤坐在王夫人下手,手里捏着一本册子,那双丹凤眼的眼角眉梢,都吊着按捺不住的得意。
她清了清嗓子。
刹那间,满屋的嘈杂都安静了下来。
“哥哥们说的都在理,只是这事儿,我已经着人初步算了一笔账。”
她说着,将手里的册子递给了贾母身边的鸳鸯。
那本薄薄的册子,像是烫手的山芋,一路传到了贾政手上。
贾政只翻开看了一眼,眼瞳就骤然一紧。
那上面的一长串零,让他太阳穴的青筋都开始突突地跳。
三百万两!
这还仅仅是初步的估算!
这笔钱,足以把整个荣国府从里到外翻新三遍!
“凤丫头,这是不是算错了?”贾政的声音都有些发飘,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虚弱。
王熙凤立刻露出一副“我早已为这个家操碎了心”的为难模样。
“回二老爷,这已经是省着算的了。”
“您想啊,南边运来的太湖石,北边采买的奇木,还有那些能工巧匠的工钱,哪一样不是流水似的往外花?”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一顶大帽子重重扣了下来。
“更何况,这是为了娘娘,为了皇家的脸面!咱们家再难,也不能在这上头抠搜,让人看了笑话去!”
“皇家脸面”四个字,像一座山,轰然压下。
贾政瞬间哑火了。
他能说什么?
说太贵了?说建不起?
那不是在打贵妃的脸,打皇帝的脸吗?
他死死捏着那本账册,手背上青筋暴起,只觉得那薄薄的几页纸,竟有千斤之重。
就在满堂众人,即将被这股狂热的豪奢气氛裹挟着,默认这个足以掏空家底的方案时。
一个清脆,却又无比清晰的声音,穿透了这凝滞的空气。
“老祖宗,政老爷,黛玉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唰!
所有人的目光,如利箭一般,齐刷刷地射向了角落里的林黛玉。
只见她不知何时已经站了起来。
身形依旧单薄,脸上没什么血色,但那双眸子,却亮得像寒夜里的星辰。
在这种场合,一个客居的姑娘家,主动插话议论家族核心大事?
简直是闻所未闻!
王夫人的脸当场就沉了下去,眼神里满是毫不掩饰的责备。
宝钗也彻底愣住了,她完全没料到,林黛玉竟敢如此出格,简直是疯了。
贾母倒是有些意外,她抬了抬沉重的眼皮,“哦?林丫头,你有什么话说?”
黛玉没有立刻回答。
她只是对着身后的紫鹃,递去一个平静的眼神。
紫鹃和另一个小丫鬟,吃力地抬着一个巨大的画轴,步入堂中。
那画轴在众人面前,被缓缓展开。
一幅长达数米,气势恢宏,笔触精妙绝伦的巨幅图纸,轰然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亭台楼阁,山水桥廊,一草一木,无不毕现。
其布局之巧,意境之深远,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刚刚还在叫嚣着要用金子堆山的贾赦和贾珍,都看傻了眼。
他们那些粗俗不堪的想法,跟眼前这幅画一比,简直就是乡下土财主和天宫仙境的区别!
俗不可耐!
“这!这不是我前几天在林妹妹房里看到的那幅画吗?!”
宝玉激动地直接站了起来,大声嚷嚷。
“我当时就说,这简直是神仙住的地方!要是能照着这个建,娘娘回来肯定喜欢!”
他这一喊,瞬间坐实了这图纸的“来历”,也堵住了所有质疑的嘴。
王熙凤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她死死盯着那张图,心里警铃大作。
这图画得如此精妙,如此奢华,真要建起来,花费只怕比她预算的三百万两还要高!
这个林黛玉,到底想干什么?
她也想来分一杯羹?
贾政也被这图纸彻底惊艳到了,他是个读书人,最懂其中风雅。
他快步上前,仔仔细细地看着,嘴里连连称赞:“好!画得好!这意境,这格局,真乃神来之笔!”
可随即,他又长叹一口气。
“只是,画得越好,就越是……唉,花费只怕更是个无底洞了。”
所有人都这么想。
然而,黛玉却笑了。
那笑容,清冷,又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自信。
“政老爷,您错了。”
她从紫鹃手里,接过另一本薄薄的册子,亲手递到贾政面前。
“这是我做的另一份预算。”
贾政疑惑地接过,翻开。
下一秒,他的眼睛,猛地瞪圆了!
他不敢置信地抬头看看黛玉,又低头看看那册子上的数字,来来回回,手都开始剧烈地发抖。
“这……这怎么可能?!”
他失声喊道。
王熙凤心里猛地一沉,像坠入冰窟,一把从旁边探过头去。
只看了一眼,她的脑子就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九十万两!
林黛玉的预算,只有九十万两!
比她报的那个数字,足足少了二百一十万两!少了七成!
“你这是糊弄鬼呢!”
王熙凤的尖叫声撕破了她平日里端庄的面具,充满了被直接抢钱的愤怒与恐慌。
“九十万两?你连买石头的钱都不够!林姑娘,我知道你想为府里分忧,可这种大事,不是你小孩子家家画画图,就能想当然的!”
她的声音,像淬了毒的针,刺向黛玉。
黛玉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她只是面向众人,声音不大,却有一种能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仔细聆听的力量。
“凤姐姐先别急。”
“我的方案,之所以省钱,并非偷工减料。”
她走到那巨大的图纸前,拿起一根细长的竹竿,开始指点江山。
“第一,就地取材,师法自然。”
“荣国府后院,本就有山有水,有高低错落的地势。为何要削平了,再去外面花大价钱运假山?我这图上所有的山水景致,都是在原有地貌上略加改造,引水成溪,堆土为山。这在园林之法中,叫‘借景’,借天地自然之景,此为上乘。”
“第二,化整为零,以巧补拙。”
“园中所需的亭、台、廊、榭,完全可以先将梁、柱、斗拱等构件,按统一规制在场外制作好,再运进来组装。如此一来,可大大缩短工期,节省人工,更能保证工艺精良,分毫不差。”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以工代赈,为妃积福。”
“京中贫苦流民甚多,与其花费重金请那些所谓的大匠,不如将一些简单的土木活计,包给这些流民。我们只出工钱和饭食,既能节省大笔开销,又能为贾家博一个‘乐善好施’的美名,更为宫里的贵妃娘娘积攒福报。此乃一举三得。”
一番话说完,满堂死寂。
所有人都被她这套闻所未闻,却又无懈可击的理论给彻底震住了。
什么“借景”、“化整为零”、“以工代赈”……
这些词,他们听都没听过!
但偏偏,又觉得她说得句句在理,字字珠玑!
黛玉放下竹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回贾政脸上。
她微微躬身,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
“园林之美,在于意境风骨,而非金银堆砌。”
“省下的这二百万两,与其变成那些无用的死物,不如拿来扩建府里的学堂,为贾家子弟延请天下名师。”
“为娘娘建一座传世的别院,是荣耀。”
“为贾家培养出几个能顶立门户的子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