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营房的灯还没亮,晏骁的生物钟已经让他睁开了眼。系统界面在视野里悄然亮起:【晨间拉练预告:20公里负重越野,负重30公斤,限时120分钟。核心训练目标——提升长距离耐力,解锁“负重续航”技能】。他摸了摸床尾的背包,里面装着规定的石块、水壶和压缩饼干,重量不多不少,正好30公斤——这是上周考核后,系统根据他的体能数据精准计算的负荷,既不会超出极限,又能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晏骁,发什么呆?快点!”隔壁床的赵鹏已经在系鞋带,作训服的袖口还沾着昨天泥潭里的泥渍,“听说今天的路线要翻三座山,还有段下坡特别陡,去年有个老兵在那儿崴了脚,直接退出训练了。”
晏骁应了一声,快速穿好衣服。系统正在同步路线图:【起点→黑松坡→乱石滩→鹰嘴崖→终点,全程20公里。危险路段标注:黑松坡后半段有70度陡坡,乱石滩碎石密度高,需降低步频】。他捏了捏背包带,感受着肩上的重量,系统提示【背包重心偏后,建议将石块挪至背包上半部分,减少腰部承压】。他照做,果然觉得后背的压迫感减轻了不少。
集合点的操场上,队长王猛穿着迷彩服,手里拿着扩音喇叭,声音比晨雾还冷:“记住,这不是散步!120分钟内到不了终点的,直接去炊事班帮厨一周——别以为帮厨轻松,每天五点起来剁菜,比训练累多了!”
队伍出发时,天刚蒙蒙亮,晨露打湿了裤脚,冰凉的感觉顺着皮肤往上爬。晏骁跟在队伍中间,保持着匀速呼吸——系统教他的“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节奏,能让氧气利用效率提升15%。刚开始的两公里,大家都还精神,脚步声、呼吸声混在一起,赵鹏甚至还在跟旁边的人说笑,说他昨晚梦见自己拿了拉练第一。
走到黑松坡脚下时,太阳刚露出半张脸。坡上的路被松针覆盖,踩上去软绵绵的,却暗藏陷阱——底下可能就是光滑的石头。系统突然提示【左侧3米处有隐蔽树根,高度15厘米,易绊倒】。晏骁往右侧挪了半步,果然看到一根碗口粗的树根横在路中间,刚才领先他半步的一个新兵没注意,绊得踉跄了一下,背包里的水壶哐当直响。
“小心脚下!”晏骁提醒了一句。那新兵回头说了声谢谢,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
爬上坡顶时,队伍拉开了距离。赵鹏喘着粗气跟在晏骁身后,背包带勒得他肩膀发红:“晏骁,你怎么一点都不累?是不是偷偷减了负重?”
晏骁摇头,系统界面显示【当前心率120次\/分钟,体能消耗30%】,确实还留有余力。这得益于系统的“步幅优化”提示——每一步迈出去的距离比平时缩短5厘米,步频提高10次\/分钟,虽然看起来慢了点,但节省的体力相当可观。他指了指赵鹏的背包:“你的水壶在晃,晃一下就多耗一份力,把它固定好。”
赵鹏愣了一下,赶紧停下来调整水壶带。等他再抬头时,晏骁已经走出了几米远。
下黑松坡的路果然陡峭,几乎要手脚并用。系统在视野里画出虚拟路线:【Z字形下坡,每步脚掌外侧先着地,重心放在后腿】。晏骁按照提示走,膝盖微屈,像只猫一样轻巧地往下挪。旁边有个新兵急着赶进度,直挺挺地往下冲,没走几步就脚下一滑,坐在地上滑出半米远,疼得龇牙咧嘴。
“逞什么能!”王猛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他手里拿着根棍子,敲了敲那新兵的背包,“速度重要还是骨头重要?爬起来,按Z字形走,再敢乱来就给我滚回营区!”
晏骁回头看时,赵鹏正小心翼翼地往下挪,脸都憋红了。他放慢脚步等了等,系统提示【赵鹏步频紊乱,呼吸急促,建议提醒他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节奏】。“调整呼吸,别张嘴喘气,会岔气。”晏骁喊道。赵鹏点点头,试着调整了一下,果然没那么喘了。
到乱石滩时,已经走了10公里。地上的碎石棱角锋利,阳光晒得石头发烫,踩上去像踩在烙铁上。系统提示【碎石滩温度38c,鞋底磨损速度加快,建议每步踩在石块凹陷处,减少接触面积】。晏骁低头看着脚下,避开那些尖尖的碎石,专找平坦的地方落步。背包里的水已经喝了一半,他拧开水壶时,系统弹出【剩余水量500ml,建议每次只喝一口,保持口腔湿润即可,留着后半程用】。
队伍里开始有人掉队。一个戴眼镜的新兵坐在石头上,抱着膝盖不起来,王猛走过去踢了踢他的背包:“起来!现在才走了一半,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上战场?”
新兵红着眼圈说:“我脚磨破了,真的走不动了。”
晏骁停下脚步,系统扫描显示【该士兵右脚水泡直径1.5厘米,确实影响行走】。他从自己的急救包里拿出纱布递过去:“把袜子脱了,用纱布包厚点,别让水泡破了。”又指了指旁边一块相对平整的石头,“踩着这块石头走,能省点力。”
那新兵愣了愣,接过纱布小声说了句谢谢。王猛看了晏骁一眼,没说话,继续往前走。
过鹰嘴崖时,风突然大了起来,吹得人站不稳。崖边的路只有半米宽,旁边就是深不见底的山沟,云雾在下面翻滚。系统的警报声响起:【侧风风速8米\/秒,易导致身体失衡,建议身体向内侧倾斜10度,双手打开辅助平衡】。晏骁照做,感觉风的阻力果然小了很多。赵鹏紧跟在他身后,吓得脸都白了,嘴里念叨着“别吹我别吹我”。晏骁回头喊:“看着我的脚印走,别往下看!”
赵鹏赶紧盯着晏骁的鞋跟,一步一步挪,倒真没那么怕了。
最后三公里是平路,但大家的体力都快耗尽了。晏骁的小腿肌肉开始发酸,系统提示【肌肉乳酸堆积达60%,启动“交替发力模式”——左腿发力时右腿放松0.5秒,循环交替】。他试着调整发力方式,果然没那么疼了。赵鹏已经落在后面很远,只能看到他的背包在远处晃悠。
离终点还有500米时,系统提示【体能剩余15%,可启动“冲刺模式”,短期提升速度10%,代价是赛后肌肉酸痛加剧】。晏骁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他记得系统昨天说过,长距离耐力训练的核心是“匀速续航”,冲刺只会打乱节奏。
他保持着原来的速度,一步步跨过终点线。计时员按下秒表:“118分钟,不错。”
晏骁靠在旁边的树干上喘气,看着远处的赵鹏摇摇晃晃地过来,冲他比了个大拇指,然后直接瘫倒在地上。系统界面弹出:【20公里负重越野完成,评价:良好。解锁技能“负重续航”——负重状态下,体能消耗速度降低10%】。
王猛走过来,把一瓶水扔给他:“刚才在乱石滩,为什么帮那个新兵?”
“他不是偷懒,是真的受伤了。”晏骁拧开水瓶,小口喝着水。
王猛哼了一声:“你倒挺会判断。不过记住,战场上当心点,不是每个人的‘受伤’都是真的。”
晏骁点点头。风从山谷里吹过来,带着草木的清香。他看着自己被磨出红痕的肩膀,还有沾着泥土的作训靴,突然觉得,所谓的“特种兵王”,或许不只是跑得最快、打得最准的那个,而是能在疲惫到极点时,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在别人掉队时,愿意递上一块纱布;能在漫长的路途中,守住自己的节奏——这些,大概就是系统没说出口的“成长”吧。
远处的哨声又响了,是集合去吃早饭的信号。晏骁直起身,朝着食堂的方向走去。明天的训练据说要练匍匐穿越铁丝网,系统已经在提示【提前准备护肘护膝,检查铁丝网间隙宽度】了。他笑了笑,脚步轻快了不少。路还长,但每一步,都走得更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