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推选之日,终于到来。
这一日,光明顶圣火广场人山人海,旌旗招展。
除了总坛的弟子、五行旗精锐、天地风雷四门部属外,来自各地大型分坛的坛主、代表也都齐聚于此,人数逾千,盛况空前。
广场中央,搭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擂台,用于之后的武试。
擂台正对面,则设立了监督席,林凡、霍山、杨逍、谢逊、殷天正、韦一笑、五散人代表冷谦、周颠,以及圣女小昭赫然在座。
虽然小昭已宣布退出选举,但她圣女的身份和之前的功劳,让她依旧有资格坐在监督席上。
气氛庄重而热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广场中央。
首先进行的,是德行考核的“圣火前立誓”环节。
在万众瞩目之下,四位候选人——杨逍、谢逊、殷天正、韦一笑,依次走到广场中央那熊熊燃烧的圣火盆前,右手抚胸,以明教历代先祖和圣火之名起誓:
若当选教主,必将以光大明教、庇佑苍生为己任,恪守教规,团结兄弟,若有违背,甘受圣火焚身之刑!
誓言庄重,声震四野。教众们神情肃穆,默默见证。
立誓完毕,便是高层及分坛代表评议。
这个过程相对隐秘,在圣火殿内进行。
由监督团成员以及七十二处分坛的坛主代表,对四位候选人的过往品行、功绩、瑕疵进行匿名评议打分。
评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最终结果并未当场公布,而是封存起来,与后续的“秘密情境考验”结果合并计算。
这是为了避免提前公布影响后续考核的公正性。
下午,进行的是智慧考核的第一部分——实务处理。
四位候选人被分别带入四个隔间,他们在规定时间内,需要处理三件模拟的棘手教务:
第一件,是模拟某分坛与当地官府发生冲突,教众被捕,分坛求援,如何处理?
第二件,是模拟教中两大势力因资源分配问题剑拔弩张,即将发生内斗,如何调解?
第三件,是模拟得到密报,蒙古大军有异动,可能威胁明教某个重要分坛,如何预警和部署?
这些都是明教现实中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过的难题,极其考验候选人的决断力、大局观和应变能力。
杨逍处理得条理清晰,充分利用总坛资源进行施压和协调,展现其掌控全局的能力。
谢逊的方案则刚猛直接,强调以强硬手段震慑官府,内部矛盾则以公平决斗解决,军事部署上主张集中力量重点防御,体现其刚毅果决的风格。
殷天正则老成持重,处理冲突讲究策略和利益交换,内部调解注重平衡,军事上主张联络盟友、互为犄角,显示其丰富的经验和人脉。
韦一笑的方案则偏向诡奇,善于利用情报和特殊手段解决问题,往往出人意料,凸显其作为暗夜王者的特质。
四位候选人的答案被密封后,交由监督团共同评阅打分。
接下来,便是智慧考核的第二部分,也是霍山极力主张加入的——教义阐述。
擂台被临时布置成了讲坛。
四位候选人需依次上台,随机抽取一段圣火令经文,进行现场解读,并阐述其对明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教义指导教务实践。
这一环节,对于杨逍、谢逊、殷天正这些更多精力放在武功和实务上的中土豪杰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他们虽然也粗通教义,但对于深奥的波斯原文经文,解读起来难免磕磕绊绊,阐述也更多是从中土实际出发,显得有些“接地气”但不够“高大上”。
杨逍凭借其学识,还算应对得体;
谢逊则有些捉襟见肘,往往以“俺觉得…”开头,虽直指本心,但难免失之粗疏;
殷天正经验老到,能结合实例,但理论深度不足;
韦一笑更是对此兴趣缺缺,回答得云山雾罩。
轮到最后一位候选人时,所有人都认为,这一环节恐怕无人能得高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那位候选人走上讲坛时,众人才发现,上台的并非四位法王中的任何一位,而是——圣女小昭!
原来,在之前的评议中,虽然小昭宣布退出,但她的候选人资格并未被正式剥夺。
按照规则,她依然有权参与后续考核。
而她,选择了参加这最不被人看好,却可能是她唯一优势的教义阐述环节!
只见小昭一身淡紫色圣女袍,容颜绝丽,气质空灵,她站在讲坛上,面对下方数千教众,毫无惧色。
她抽到的是一段关于“光明与黑暗”、“牺牲与救赎”的古老经文。
她先是字正腔圆、流畅无比地将那段拗口的波斯原文诵读出来,其发音之标准,连霍山特使都微微颔首。
接着,她开始解读。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涧清泉,流淌在每个人心间。
她不仅精准地解释了经文的字面意思,更结合中土的文化背景和明教面临的现实困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光明源于内心”、“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教义精髓,并提出了如何将这些教义融入日常教务,引导教众积极向善、团结互助的具体建议。
她的阐述,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
既尊重波斯总坛的传统,又充分考虑中土的特色;
既有圣女的慈悲胸怀,又不乏处理事务的智慧。
一时间,整个广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浸在她精妙而动人的阐述之中。
许多原本对小昭并不看好的教众,此刻眼中都露出了惊艳和敬佩的神色。
连杨逍、谢逊等人,也不得不承认,在教义阐述这一项上,小昭远超他们。
霍山特使更是目光复杂地看着小昭,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拥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圣女,对明教教义的理解和阐述,甚至超过了许多总坛出身的教士。
林凡坐在监督席上,看着在讲坛上散发着智慧与光芒的小昭,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个女孩,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绽放出属于她的独特光彩。
小昭的精彩表现,无疑给原本略显沉闷的教义阐述环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教主之争的局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虽然她退出了选举,但她的表现,无疑会影响到监督团和众多教众对她的评价,进而可能影响到她未来在明教中的地位,以及…她母亲黛绮丝那一系力量的处境。
文试交锋,暂告一段落。
接下来,便是最为激动人心,也最能决定最终结果的——武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