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以上的境界分为:人仙、地仙、天仙、真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准圣,天道圣人(混元无极大罗金仙)。
要想成为天仙,就得成为仙体,四人用这一丝先天之气,洗刷自身,成为了仙体,真正的成就了后天灵体。
这日清晨,陈槊正在洞外演练狂雷戟法,紫电交织成网,刚使出“惊雷式”,山顶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道金光冲天而起,直贯云霄。
陈槊喃喃自语的道, “要化形了!”
其它三人急忙飞了出来,陈槊感叹道:“收拾东西吧!该离开了,我们暗中看着就行。”
只见五彩神石,已经裂开了一道缝隙,金光正从缝隙中射出,隐约可见,里面有个毛茸茸的身影在蠕动。
周围的芝兰突然绽放,山中百兽齐鸣,连天地灵气都掀起了旋涡,朝着仙石汇聚而去。
陈槊感叹道,“好强的灵力波动,怕是三界大能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话音刚落,天边飘来一朵祥云,上面站着几位道骨仙风的道人,正是附近的散修,就连山神、土地也都围了过来,
陈槊方天画戟一指祥云:“我等乃人教弟子,在此护持先天生灵化形,诸位若只是观礼,便请远观,若是想插手,休怪我戟下无情。”
散修、山神、土地一听是人教弟子,又看陈槊身上的地仙威压,哪里敢多言,连忙躬身行礼,退到远处的云层里。
就在此时,仙石“咔嚓”一声彻底裂开,一个石猴从中跳出,身高四尺有余,毛脸雷公嘴,落地便朝四人作揖。
双目炯炯有神,两道金光直射兜府,连天庭的玉皇大帝都惊动了,连忙叫来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凌霄宝殿内金砖铺地,梁柱上盘绕的金龙,正吐纳着瑞气,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照的映下,折射出万道金光。
玉皇大帝高坐于九龙宝座之上,冕旒下的目光扫过阶下众仙,沉声问道:“千里眼、顺风耳下界何方异动,竟有金光射穿兜府。”
千里眼躬身奏道:“回陛下,乃东胜神洲花果山一块仙石崩裂,产下一石猴,目运金光,直冲霄汉,故而惊动天庭。”
顺风耳亦附声道:“那石猴天生灵通,落地便拜了四方,此刻正与山中猴群嬉闹,暂无异常。”
玉帝捻须沉吟片刻,指尖敲击着宝座扶手:“不过是天地造化所生的灵猴,不足为奇,且让他自在生息,无需理会。”
众仙齐齐应诺,凌霄宝殿的喧嚣渐渐平息,众仙心中各怀心思的离开了。
而此时的花果山深处,陈家四人重新找了一座洞府,陈雄布下的土石结界,隔绝了四人的气息。
任凤一挥手,眼前出现了一个光幕,四人透过光幕,望着外面石猴与猴群玩耍,占据了水帘洞的景象,皆是默不作声。
陈槊感叹道,“佛门果然在暗中盯着,水帘洞就是专门留给孙悟空的。”
陈唯一指尖风丝微动,指向云端,那里有一道若有若无的佛光,“这佛光藏在云层之中,若不是我修炼风属性,气体流动,根本察觉不到。”
接下来的三百年,四人几乎足不出洞,修炼着太清仙诀与八九玄功。
陈雄的山岳印,能引方圆千里地脉之力,任凤的焚天珠可喷出三味真火,陈唯一的御风剑可劈出九天罡风,陈槊的《狂雷戟法》,更是练得炉火纯青,戟出如惊雷裂空。
四人的修为稳步提升,已悄然摸到了真仙的门槛。
这期间,石猴在花果山称王称霸,改名美猴王,直到某日,石猴见老猴寿终正寝,突然生出了求长生的念头,召集猴群打造木筏,决意出海寻仙。
“时机到了。”
陈槊睁开眼,方天画戟上的紫电骤然亮起,“他要去斜月三星洞了。”
四人化作四道流光,悄无声息地缀在木筏后方,陈唯一以风术托着木筏,让它顺风顺水,不足半月,便抵达了南瞻部洲地界。
木筏刚在南瞻部洲的海岸停靠,孙悟空便猴急地跳上了沙滩,毛茸茸的爪子,挠着脑袋东张西望。
孙悟空刚站稳脚跟,就听见林间传来一阵歌声,歌声清越,竟带着几分道韵: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陈槊“噫!”了一声,“这歌声里有门道!居然蕴含着道韵。”
孙悟空眼睛一亮,循着声音窜进树林,只见一位樵夫正背着柴捆,一边走,一边唱。
孙悟空连忙上前作揖:“老神仙!弟子有礼了!”
樵夫被这毛脸雷公嘴的猴子,吓了一跳,随即笑道:“我不是神仙,只是个砍柴的,你若寻道,可往灵台方寸山去,那里有位菩提祖师,乃真正的大能。”
说罢,指了一个方向,孙悟空看了一眼,转过头来时,人已经不见了。
孙悟空也没在意,喜不自胜,连声道谢,一路翻山越岭,朝方寸山而去。
而隐在云端的陈家四人,面面相觑,化作四道清风紧随其后。
陈槊皱眉道:“刚刚你们发现了没有,那樵夫消失时,我们都没能发现。”
三人摇了摇头,陈雄稳重的开口道:“应该是菩提祖师安排的,我们发现不了很正常,进去以后再说吧!”
到了方寸山山门,只见一道童守在洞前,见孙悟空前来,竟似早有准备:“师父知你今日来,叫我在此等候,请随我来吧!”
孙悟空又惊又喜,跟着道童踏入洞府,穿过层层回廊,来到一座大殿,殿上坐着一位白胡子老道,正是菩提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