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裴昭雪准备向皇帝上奏,请求正式接手“梵音案”的次日清晨,汴京城的千年古刹护国寺的主持慧明大师,竟亲自来到了裴府求见。
慧明大师年已过花甲,须眉皆白,面容慈和,目光炯炯,但此刻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忧惧与疲惫。
他被引至花厅,见到裴昭雪,便双手合十,深深一躬。
“老衲慧明,冒昧打扰裴司直,实乃寺中近日连生变故,已至风声鹤唳、僧俗不安之境,恳请司直大人施以援手,早破奇案,还佛门清净之地一片安宁。”老和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裴昭雪请他落座,命人奉上清茶,温言道:“大师不必多礼。此案关系重大,大理寺与刑部皆高度重视。我正欲详细了解案情,大师来得正好。”
慧明大师叹了口气,眼中惧色更深:“不瞒司直,那夜半自鸣的铜钟,以及两位施主额间的……印记,已非人力所能揣度。寺中已有流言,说是前朝冤魂作祟,或是……佛祖降下警示。”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更甚者,昨日夜间,看守钟楼的弟子隐约见到一灰衣人影在钟楼附近徘徊,身形飘忽,追之不及。老衲唯恐……唯恐那索命的梵音,再次响起啊!”
“灰衣人影?”裴昭雪捕捉到这个信息,“可看清样貌?”
“夜色深沉,那人影又极快,未曾看清。只知身形瘦削,似乎……似乎对寺中路径极为熟悉。”
慧明大师摇头,“裴司直,此案若再不破解,只怕……只怕下一个丧命的,不知又会是谁。敝寺上下,已是人人自危,香客亦不敢上门。长此以往,护国寺数百年基业,恐将毁于一旦。老衲恳请司直,尽快移驾敝寺,坐镇调查!”
老和尚言辞恳切,情真意迫,显然已被这接连发生的诡异命案逼到了绝境。
裴昭雪沉吟片刻。护国寺的主动请求,正合她意。
现场勘查、询问僧众、检查那口诡异的铜钟,都必须亲至寺中才能进行。
而且,凶手如此嚣张地连续作案,并留下明显标记,很可能还会有下一次行动。时间确实紧迫。
“大师请放心。”裴昭雪站起身,神色肃然,“此案我既已接手,必当竭尽全力。请大师先行回寺,安抚众僧,并暂时封锁钟楼及两位死者居住过的禅房区域,在我等到来之前,严禁任何人靠近。我稍作安排,即刻便带人前往贵寺。”
慧明大师闻言,如释重负,连声道谢,这才忧心忡忡地告辞离去。
送走慧明大师,裴昭雪立刻转身,对闻讯赶来的白砚舟、裴昭明和苏九道:
“情况有变,凶手可能仍在寺内活动,甚至可能再次作案。我们需立刻出发前往护国寺。兄长,你联络御史台,协调寺周警戒;砚舟,苏九,带上所有验尸和勘验工具;我们需在下一声‘索命梵音’响起之前,抓住那只装神弄鬼的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