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宿舍里的烟火气,相处的小温暖
男生宿舍的夜晚总是热闹又温馨。自从小宇住进来后,原本三张床的宿舍又加了一张折叠床,虽然挤了点,却多了不少烟火气。这天晚上,林墨刚从工坊回来,就闻到宿舍里飘着一股淡淡的烤红薯香味。
“回来啦?快过来尝尝,小宇从家里带来的红薯,在民宿的烤箱里烤的。” 老张拿着一个热乎乎的红薯,从门口迎过来。林墨接过红薯,入手温热,剥开外皮,金黄的薯肉冒着热气,咬一口,又甜又糯。“好吃,比外面买的还甜。” 林墨笑着说。
小宇坐在桌边,正在给木雕刀磨刃,听到林墨的话,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我妈说这种红心红薯最甜,特意让我带了一袋过来,明天再烤给你们吃。” 李宇从外面洗漱回来,擦着头发说:“别等明天了,剩下的几个我刚才放锅里蒸了,一会儿就能吃。对了林墨,你白天说宿舍窗户漏风,我找了点旧棉布,咱们一会儿一起把缝堵上。”
林墨点点头,放下红薯皮,就去拿工具箱。小宇也放下木雕刀,凑过来说:“林总,我也来帮忙,我爸教过我怎么补窗户缝。” 老张笑着说:“你们年轻人动手,我给你们递东西。” 四个人分工合作,李宇扶着窗户框,林墨用剪刀把棉布剪成合适的尺寸,小宇负责把棉布塞进缝里,老张则在一旁递胶带和剪刀,不一会儿就把漏风的窗户缝堵好了。
“这下晚上睡觉就不冷了。” 李宇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对了小宇,你昨天说你的木雕刀不够锋利,我给你磨了一把,放在你桌上了。” 小宇赶紧走到桌前,拿起那把木雕刀,试了试刀刃,惊喜地说:“太锋利了!宇哥,谢谢你!我之前磨了半天都没这么快。”
老张看着三个年轻人,笑着说:“咱们住在一起,就是舍友,互相帮衬是应该的。我以前在工地上住集体宿舍,大家也是这样,谁有困难就帮一把,日子才过得有意思。” 林墨想起自己以前在澜城租房子时,和舍友互不打扰,每天早出晚归,连对方的名字都记不太清,再看看现在的宿舍,心里满是温暖。
就在这时,小宇突然 “哎呀” 一声,手里的木雕刀不小心掉在地上,刀尖正好磕在床腿上,崩了一个小口。小宇的脸瞬间白了,眼圈也红了:“这是我妈给我买的新刀,我还没怎么用呢……” 李宇赶紧捡起刀,看了看刀尖:“没事,这点小口子不影响用,我明天给你磨一磨,保证跟新的一样。”
林墨也走过来,拍了拍小宇的肩膀:“别着急,木雕刀难免会磕磕碰碰,只要不影响使用就好。以后用的时候小心点,或者把刀放在工具箱里,就不容易掉了。” 老张也安慰道:“没事没事,明天我去镇上给你买一把新的,咱们小宇这么喜欢雕刻,可不能少了趁手的工具。”
小宇看着大家关心的眼神,心里暖暖的,眼泪也收了回去:“谢谢你们,不用买新的,宇哥帮我磨一磨就行。以后我会小心的,不会再把刀掉地上了。”
晚上睡觉前,小宇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几个手工缝制的小布偶,有雪人、有小鹿,都是雪乡的特色图案。“这是我妈缝的,让我送给你们,说住在一起要互相照顾。” 小宇把布偶分给大家,“这个雪人给林总,这个小鹿给宇哥,这个松树给张叔。”
林墨接过雪人布偶,布偶上的针脚虽然不算精致,却透着一股温暖的心意。“谢谢你和阿姨,这个布偶我很喜欢,会放在我的枕头边。” 林墨说。李宇拿着小鹿布偶,笑着说:“太可爱了!我要挂在我的背包上,让大家都看看。”
老张把松树布偶放在枕头边,感慨地说:“我儿子小时候也给我缝过布偶,现在都长大了。咱们住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真好。”
夜深了,男生宿舍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声和偶尔的打鼾声。林墨躺在床上,手里握着那个雪人布偶,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与舍友好好相处,不需要什么大道理,就是在对方需要帮忙时搭把手,在对方犯错时多包容,在有好东西时一起分享。这些细碎的小事,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第二天一早,小宇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木雕刀已经放在桌上,刀尖的小口不见了,刀刃锋利如新。桌上还放着一个热乎的馒头和一个煮鸡蛋,旁边压着一张纸条,是林墨写的:“早上记得吃早餐,今天教你做雪乡主题的木雕。” 小宇拿起木雕刀,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在这个宿舍里,他不仅能学到木工手艺,还能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男生宿舍的日子还在继续,每天都有新的小事发生:可能是一起分享一袋烤红薯,可能是一起修理损坏的工具,可能是在对方失落时说一句安慰的话。但正是这些小事,让四个原本陌生的人,变成了互相牵挂的舍友,也让这个小小的宿舍,成为了他们在雪乡最温暖的港湾。林墨知道,与舍友好好相处,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幸福 —— 在陌生的地方,有一群可以互相依靠的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