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则在古镇里招募跨年晚会的表演者,不少村民都主动报名参加。“李奶奶,我会唱东北民歌,我想报名参加跨年晚会!”“李奶奶,我和我媳妇会扭东北大秧歌,我们也想参加!” 村民们的热情高涨,不一会儿,跨年晚会的节目名单就列了满满一页。
一周后,“非遗冰雪长廊” 的建设正式启动。采冰团队从湖里采来巨大的冰块,冰雪雕刻团队的师傅们拿着工具,开始在冰块上雕刻图案。林墨和沈玉薇每天都去场地查看进度,雕刻师傅们指着刚雕好的 “剪纸冰雕” 说:“林总,沈总,你们看,这个冰雕上的剪纸图案我们按照你们提供的设计稿雕刻的,等晚上点亮 LEd 灯,效果肯定更好。”
沈玉薇拿出手机,拍下冰雕的照片:“太好了!咱们可以把这些照片发到旅游平台上,提前预热冬季活动,吸引更多游客过来。” 林墨则在旁边跟施工团队沟通:“休息区的暖炉一定要安装牢固,热饮供应点也要提前准备好,确保游客能随时喝到热饮。”
“冰雪非遗体验营” 的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苏晴和张晓雅把耐低温的彩纸和木雕工具整理好,放在体验营的桌子上,还在旁边贴了详细的操作说明。小宇则在体验营旁边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展示区,摆放着他和李宇雕好的冬季主题木雕挂件:“这些挂件可以作为体验营的小礼品,送给参与体验的游客。”
随着冬季活动的临近,雪乡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周末,“非遗冰雪长廊” 正式对外开放,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哇!这个冰雕上的剪纸太精致了!” 一个游客指着 “剪纸冰雕” 惊叹道,“晚上点亮灯的时候肯定更漂亮!”
彩排结束后,小宇兴奋地说:“沈姐,林总,咱们的跨年晚会肯定会特别成功!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游客来观看!” 沈玉薇摸了摸小宇的头:“肯定会的!不过,咱们还是要保持清醒,不能掉以轻心,把每个细节都做好,才能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她从包里拿出那个 “保持清醒” 的木牌,晃了晃,“这个‘秘密武器’可不能忘。”
林墨看着眼前的团队,心里满是感慨。从夏季的湖边休闲区到冬季的冰雪非遗活动,从暴雨中的紧急救援到彩虹屁中的清醒自持,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这个团队就像雪乡的冬日暖阳,虽然外界寒冷,却总能互相温暖,携手前行。
跨年那天,雪乡的夜晚格外热闹。“非遗跨年晚会” 在 “非遗冰雪长廊” 旁正式拉开帷幕,锣鼓声、歌声、笑声此起彼伏。游客们和村民们一起扭秧歌、看剪纸秀、参与互动游戏,整个古镇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天空中绽放出绚丽的烟花,照亮了整个雪乡。林墨、沈玉薇、苏晴、李宇、小宇、老张、李奶奶、张晓雅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美景,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沈玉薇看着身边的伙伴们,轻声说:“谢谢你们,有你们在,真好。” 林墨笑着说:“咱们是团队,互相陪伴是应该的。新的一年,咱们还要一起努力,把雪乡的非遗项目做得更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雪乡的文化。”
小宇拿着刚雕好的 “新年快乐的木雕挂件”,分给每个人:“这是我特意为大家雕的,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咱们的团队越来越棒!”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冰雪在灯光下闪耀,非遗文化在冬日里传递着温暖。雪乡的冬季,因为这群人的努力,变得格外精彩;雪乡的故事,也因为这份坚守与热爱,将继续书写下去。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带着初心与梦想,在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雪乡的冬韵,在非遗的滋养下,绽放出更迷人的光彩。
元旦过后,雪乡的冬季活动依旧火爆,不少游客都是慕名而来。媒体也对雪乡的 “非遗 + 冰雪” 媒体进行了报道,称其为 “文旅融合的冬季典范”。林墨和团队并没有因此骄傲,而是继续完善活动细节,根据游客的反馈调整体验项目,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雪乡的温暖与非遗的魅力。
一天,之前来采访过的旅游博主再次来到雪乡,对着镜头说:“家人们,我又来雪乡了!这次的冬季活动比夏季更精彩,非遗与冰雪的结合太有创意了!而且这里的团队特别用心,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从体验项目到服务态度,都让人特别舒服。这样的雪乡,值得一来再来!”
镜头扫过热闹的 “非遗冰雪长廊” 和 “冰雪非遗体验营”,扫过团队成员忙碌却充满笑容的脸庞。沈玉薇看到镜头,笑着挥了挥手,手里还拿着那个 “保持清醒” 的木牌。她知道,新的一年,新的挑战还在等着他们,但只要团队同心协力,保持初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雪乡的冬天还在继续,非遗的故事也在继续。在这片白雪皑皑的土地上,一群热爱生活、热爱非遗的人,正用他们的努力与坚守,让冬日的雪乡,充满温暖与希望,让非遗文化,在冰雪中绽放出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