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又倒下的凛陌觉得自己困困的,头一回这么想睡觉,不想起床诶~
看着又倒下进入梦乡的凛陌,原本目光灼灼的同学们瞬间被灭了热情,只得自顾自的看书复习去了。
张颂文看着小乖又趴下的小脑袋,开心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小乖真可爱!
可是随即想到下午放假,张颂文冷了脸,看向窗外,思索着下午的事情!
下一节是周老师的语文课,这是一位古板的小老头,前几天身体不舒服请假没来,这不刚好了一点就回来上课了,一进门就看到新来的同学趴着睡觉,气的小老头不高兴的哼了一声。
今天讲的是课程是《离骚》,周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老教师,还是有一些东西在身上的,他的课也是一班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课程,这位老师的切入点很有趣,不会死板的照本宣书,而是从各种各样的野史故事做引入,大家都特别喜欢听他讲故事。
周老师正说着屈原的八卦:“不少民间传说将屈原塑造成“神算子”。说他流放途中曾梦见国家大事,预言了秦统一六国、汉朝兴起等事。还有说法称他的《离骚》也是一本“预测天书”。”
看着学生们对这个不兴趣,周老师一咬牙:“相传怀王常以论诗为由单独召屈原入宫,屈原曾赠怀王兰佩,怀王回赠玉玦,这在当时私下里暗含复杂情愫。”
话音刚落,周老师就觉得下面的孩子们的眼睛突然亮了:“屈原所绘《湘夫人》帛画,眉眼竟有几分怀王的影子。传言他投江前还在《九歌》竹简末尾添了“与王同魂,归楚故土”,投江次日江心还出现过暗合二人的并蒂荷花。”
“咳咳咳,当然这些都是野史,想要了解屈原,我们首先从他的《离骚》开始接触,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凛陌正睡着呢,就被同学们忽大忽小的朗读声缓缓叫醒,小家伙蒙着绸布愣愣的坐起来了一些,下巴靠在兔子玩偶上,迷茫的看向黑板。
周老师这才发现这孩子还是个视力障碍少年,顿时对刚刚心里唾弃新生的行为感到羞愧!
是睡到半夜也会猛地惊醒给自己一巴掌的程度了!
小老头后悔不已,下意识摸了两把自己特意留的小胡子,缓解了一下心情。
同学们也刚好朗读完毕,周老师此时却提出了一个课堂活动:“都说《离骚》是屈原最着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我们考试范围的重点,咱们今天来看看谁能在3分钟内尝试把这篇课文背下来试试。”
在同学们一片怨声载道中,周老头笑嘻嘻的坐在讲台上,开始给孩子们计时。
绸布下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两下,凛陌还没完全驱散睡意,他下意识地攥紧怀里兔子玩偶的耳朵,毛绒布料摩擦指尖的触感让他混沌的思绪清晰了几分——背课文?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再睡会儿。
于是小家伙在周老师若有若无的打量中再次趴了回去,耳边是同学们嗡嗡的背书声,有点吵!
凛陌头也没抬起小手在桌上摸索着,摸到了兔兔玩偶的长耳朵,盖在了自己的耳朵上,陷入了安静的睡眠中。
周围的同学已经开始埋头急诵,书页翻动的沙沙声混着断断续续的“扈江离与辟芷兮”,在教室里织成一张紧绷的网。
不知道是谁猛地来了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那声音之巨大,把刚闭上眼的凛陌吵醒了,小家伙迷茫的坐了起来,拿出水壶,安静喝水。
吓了陌陌一跳,现在心还在扑通扑通直跳,喝口水缓一缓!
喝完水后的凛陌再也没有了睡意,只是安静的抱着兔子玩偶坐在位置上,还扯了一片小白的衣角盖在自己的腿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安心。
而刚刚突然大声了一些的那位同学遭到了全班的唾弃。
在一片背书声中,周老头开口叫停了孩子们:“时间到了,谁来试试?”
张颂文身先士卒:“周老师,我来试试!”
他站起身开始逐字逐句的背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在周老师赞誉的目光里,张颂文不紧不慢的背完了全篇,就是最后几句的速度稍微慢了一点点,整篇算是流畅的背诵完毕了。
周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好!背的不错,在巩固一下能更熟练!”
张颂文笑道:“好的老师。”
“还有谁要来试试的?”
周老师坐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全班,一个个跟缩头乌龟一样蜷着的孩子有点没眼看,目光落在凛陌身上时顿了顿,想起他的视力障碍,心里的愧疚又冒了上来,刚想开口说“视力不好的同学可以不用参与”,就见那小家伙忽然抬起头精准地对上了他的方向。
“老师,”凛陌的声音软乎乎的,带着刚睡醒的鼻音,却异常清晰,“我试试可以吗?”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同学们都惊讶地转头看他——谁都知道这篇《离骚》晦涩难懂,别说三分钟,就算给半小时也未必有人能完整背下来,更何况是一个看不见、还刚睡醒的转校生?
周老师愣了愣,随即点点头:“好,同学你试试,不用勉强。”
张颂文也为小家伙捏了一把汗,却听小乖的声音缓缓响起,没有丝毫卡顿,吐字清晰,抑扬顿挫:“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一字一句,如同清泉流淌过青石,带着一种莫名的韵律感,竟比周老师讲课时分毫不差。同学们越听越震惊,连周老师都从讲台上站了起来,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这哪里是“试试”,分明是滚瓜烂熟!
不过片刻凛陌已经背到了文末“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尾音落下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老师,我背完啦。”半天没有听到动静的凛陌疑惑的提醒道众人,是背到这里没错吧,刚刚小哥哥也是背到这里的,怎么还需要往后背吗?
没有听到声音的凛陌疑惑的开口:“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在众人迷茫和震惊中,凛陌慢悠悠的往后面背了下去了,然后再周老师缓过神后及时叫停了少年:“好!好啊!一字不差,连停顿都恰到好处!后面的你是之前背过了?”
凛陌慢悠悠的回答:“之前听别人读过,记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