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的秋意,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河东安邑的并州军大营,已彻底转入临战状态,空气中弥漫着铁锈、皮革和一种引而不发的肃杀之气。通往东方的官道上,信使往来愈发频繁,每一匹快马的蹄声都敲打在知情者的心坎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东南方向的兖徐边境,等待着那最终点燃燎原之火的讯号。
这一日,黄昏时分,数骑快马带着一身风尘,悄无声息地由东门潜入安邑城,直趋郡守府。为首者,正是秘密出使陈留的李肃。他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闪烁着大功告成的兴奋与急切。
他甚至来不及更换满是尘土的衣袍,便疾步闯入吕布的书房。
“主公!大喜!天大的喜讯!”李肃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几乎是扑到吕布案前,从贴身内衣中取出一封密函,双手奉上,“陈留太守张邈、其谋士陈宫,已决意弃曹迎主!此乃张孟卓亲笔书信,愿献陈留郡,以为内应,共图大事!”
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吕布接过那封沉甸甸的密函时,心头仍是不由自主地猛跳了一下。他迅速展开绢书,目光扫过上面工整而略带急促的字迹。信中的内容与李肃所言一致,张邈在信中痛陈曹操“性忌刻,多疑寡恩,非明主之相”,又言其“阉宦遗丑,德不配位”,更担忧其“因私仇而兴大军,荼毒徐州,已失天下士人之心”。最后表示,久仰吕将军威名,愿“举郡以迎王师,共扶汉室,拯斯民于水火”。
信末,盖着陈留太守的鲜红官印,以及张邈的私人钤记,真实无疑。
“好!好!好!”吕布连说三个好字,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脸上尽是昂扬振奋之色,“文忧,此乃不世之功!”
李肃难掩得色,却仍不忘补充关键细节:“主公,此事能成,那陈宫实乃关键!其人刚直烈壮,素以天下为己任,此前便对曹操诸多政策心存不满,曹嵩之事及曹操兴兵复仇,更令其彻底失望,认为曹操难成大事,且恐为祸更烈。经肃一番游说,陈公台率先被说动,其后才全力劝说张邈。张孟卓本自疑虑,恐背弃旧友为人所讥,然其弟张超亦对曹操不满,兄弟二人皆觉曹操非可托付之人,加之陈宫力劝,最终下定决心。”
吕布目光锐利:“张邈、陈宫……可能确保万无一失?我军东进,不容有失。”
“主公放心!”李肃笃定道,“张邈已暗中控制陈留郡兵,其心腹将领皆已知情。陈宫更是智计深远,已谋划好一切。只待我军前锋抵达陈留郡界,彼等便即刻打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并会传檄兖州各郡县,号召反正!”
“如此甚好!”吕布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历史似乎正以一种强大的惯性,将张邈、陈宫这两位兖州本土势力的代表,再次推到了他的阵营之中。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准备得更加充分,时机也更为完美。
“传令!”吕布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瞬间传遍书房内外,“升帐议事!”
片刻之后,核心文武再次齐聚。当吕布将张邈的密信传阅时,帐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兴奋低呼。
“天助主公!”陈杉抚须长叹,“得此二人为内应,兖州大门已向我洞开!”
“张邈名重天下,陈宫多谋善断,有此二人相助,兖州士民必多景从!”高顺亦难得地露出振奋之色。
“末将请为先锋!”张辽、魏续等将领更是摩拳擦掌,纷纷请战。
吕布目光扫过群情激昂的部下,胸中豪气顿生。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陈留郡的位置上。
“高顺、张辽!”
“末将在!”
“命你二人为前锋,率陷阵营及五千精骑,即刻出发,昼夜兼程,直扑陈留!抵达郡境后,依约定信号与张邈、陈宫联络,接收城池!”
“诺!”二将轰然应命。
“其余各部,随我统率中军,携带粮秣辎重,随后开拔!目标,兖州陈留!”
“谨遵主公号令!”
军令如山,并州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彻底开动起来。早已准备就绪的将士们迅速拔营,如同决堤的洪流,涌出安邑城,沿着大道,向着东南方向的兖州,滚滚而去!
这一次出兵,与西进河东时又自不同。目标明确,内应已备,士气高昂到了极点。铁甲铿锵,战马嘶鸣,无数面“吕”字大旗和“讨逆安民”的旌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钢铁洪流。
行军速度极快。高顺、张辽所率前锋皆是精锐,一路毫不停留,穿过河东郡东南角,迅速进入司隶校尉部河内郡境内,然后折向东南,直插兖州陈留郡西部边界。
与此同时,兖州,陈留郡治所陈留城。
太守府内,气氛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太守张邈坐于堂上,面色沉静,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其弟张超按剑立于一侧,眼神锐利,透着决绝。而下首,谋士陈宫则正襟危坐,神色平静如水,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不时闪过睿智而果决的光芒。
“公台,并州军……真的快到了?”张邈忍不住再次低声确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毕竟,此举等同背弃与曹操的旧谊,更是赌上了身家性命和整个家族的声誉。
陈宫微微颔首,语气沉稳有力:“孟卓公放心,李参军离去时已有约定。算算时辰,吕将军前锋今日必至郡界。宫已派心腹于沿途等候,万无一失。”他顿了顿,看向张邈,目光灼灼,“曹孟德刻薄寡恩,非仁主之相。今为私仇,尽起兖州之兵东向,置百万生灵于不顾,其志已骄,其行已狂!我兖州士民,岂能长久托付于此等人?吕奉先虽出身边陲,然勇武冠世,近日观其据河东,安民整军,颇有大志,更兼诛董卓有大义于天下。迎吕将军,非为背友,实乃为兖州寻一明主,为汉室存一柱石!”
这一番话,既是安慰,也是坚定张邈的决心。张邈长叹一声,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日午后,城外烟尘大起。高顺、张辽率领的并州军前锋,如同神兵天降,出现在陈留城西。
城头守军早已得到密令,并未惊慌,反而迅速放下了吊桥。城门隆隆打开,张邈、陈宫、张超率领郡中主要官吏、将领以及部分士绅代表,亲自出城迎接。
“陈留太守张邈,恭迎高将军、张将军!恭迎王师!”张邈率先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
高顺、张辽下马还礼。高顺沉声道:“张太守深明大义,弃暗投明,我主吕将军深感欣慰,定不会负太守今日之举!”
张辽则目光扫过张邈身后的陈宫,只见此人年约三旬,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气度不凡,心知此人便是此次行动的关键人物,亦拱手道:“久闻陈公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幸甚。”
陈宫不卑不亢地回礼:“吕将军虎威,宫亦久仰。今能附骥尾,共襄义举,乃宫之幸也。城内已备好营房粮草,请大军入城歇息。然兵贵神速,宫已草拟檄文,还请二位将军过目,即刻发往兖州各郡县,以定人心!”
陈宫做事,果然滴水不漏,效率极高。
并州军前锋顺利进入陈留城,秋毫无犯。高顺立刻接管城防,张辽则与陈宫详细商议后续进军及招降各城事宜。
不过两三日功夫,吕布亲率的中军主力也已抵达陈留。当吕布那魁梧如山、气势逼人的身影出现在陈留城下时,张邈、陈宫率众拜迎于道左。
“败军之将,蒙张太守、陈先生不弃,倾心相投,布,感激不尽!”吕布下马,亲手扶起张邈和陈宫,姿态做得十足,“日后匡扶汉室,扫清奸佞,还需二位鼎力相助!”
张邈连称不敢。陈宫则抬头直视吕布,朗声道:“将军顺天应人,提兵至此,乃兖州之福,天下之幸!宫等唯愿效犬马之劳,助将军早定兖州,以安黎庶!”
两人目光交汇,吕布从陈宫眼中看到了智慧、决心,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知道,此人绝非庸碌之辈,乃是真正的王佐之才,必须善加笼络。
入城之后,吕布即刻升堂议事,正式任命陈宫为兖州别驾,委以重任,总理接收兖州之政务;张邈仍领陈留太守,其弟张超等亦各有封赏。
在陈宫的精心策划和张邈的巨大影响力下,吕布军几乎是以风卷残云之势,向兖州腹地推进。檄文所到之处,郡县震恐,原本就对曹操统治心存疑虑或不满的各地官吏、豪强,见名重天下的张邈已然归附,智谋出众的陈宫亦投效吕布,纷纷望风而降。
东郡、济阴、山阳、任城……大片富庶的土地和城池,几乎兵不血刃地改旗易帜,插上了“吕”字大旗。
吕布喜获陈留这一重要根据地和张邈、陈宫这两位极具分量的本土士族代表的支持,进军阻力降至最低,其势力如同滚雪球般急剧膨胀!
不过月余时间,整个兖州西部和北部已尽数落入吕布掌控之中,兵锋直指曹操集团最后的核心区域——由荀彧、程昱、夏侯惇等人死守的鄄城、范县、东阿三城!
中原大地,因吕布的强势介入和张邈、陈宫的倒戈,风云彻底变色!一场决定兖州归属,乃至天下走势的龙争虎斗,已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