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翌日,两仪殿。

李世民看着百骑司呈上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昨夜林昊在清晖园中望月思亲、黯然神伤的情景。他轻轻将纸条递给身旁的长孙皇后,眉头微蹙,叹了口气。

“观音婢,你看……林先生虽身怀异术,见识超凡,终究是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孤身一人在这千年之前,举目无亲,心中苦闷,也是人之常情。”李世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和同情。他将林昊“绑”在大唐的战车上,固然是为了江山社稷,但目睹其思乡之情,心中亦不免恻然。

长孙皇后细细看完,凤眸中也流露出怜悯之色:“是啊,二哥。他还是个年轻郎君,骤然离了父母亲人,身处完全陌生的境地,即便有我等照拂,心中孤寂也是在所难免。看他如此伤感,妾身心中也甚是不忍。”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朕与先生虽名为君臣,实则亦视其为友,乃至……国之瑰宝。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如此消沉。或许……我们该为他在这大唐,寻一个‘家’的牵绊?”

长孙皇后立刻明白了丈夫的言外之意,她微微颔首:“二哥的意思是……为林先生择一良配?若有知冷知热之人常伴左右,或许能稍解其思乡之苦,也能让他更安心地留在大唐。”

“正是此意。”李世民点头,“先生乃非常之人,所选女子,不仅需品貌端庄,更要心思灵慧,能理解并接受先生的‘不凡’,最好还能对其事业有所助益。此事需得谨慎,你可先在功勋亲贵之家,物色几位适龄且性情、才学俱佳的小娘子,不必明言,只寻机让她们与林先生‘偶遇’,看看缘法如何。”

“妾身明白了。”长孙皇后应下,“此事妾身会亲自留心,定要寻个能配得上林先生,又能慰藉其心的好女子。”

与此同时,清晖园。

林昊经过一夜的情绪宣泄,虽然思乡之情并未减弱,但他也明白沉溺于悲伤毫无意义。他强迫自己振作起来,将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计划中。他觉得,距离上一节关于“王朝周期率”的震撼教育已经过去小半个月,李世民和那些二代们应该消化得差不多了,是时候给他们上点更“刺激”也更本质的内容了。

他向李世民提出,准备进行第二次授课。李世民自然无有不允,并且告知,这次除了原来的“学生”,他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和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也对先生的学问极为好奇,希望能一同前来听讲。

林昊对此并无异议。魏王李泰好学问、喜文士,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长乐公主李丽质则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嫡长女,聪慧敏秀,深得宠爱。多两个“高材生”听课,他欢迎之至。

第二次授课,依旧在那间临时的“教室”。

人员明显比第一次多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依旧坐在后排,重臣们陪坐一旁。前方,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长乐公主李丽质,以及长孙冲、房遗直、程处默、尉迟宝琳等人齐聚一堂。

李泰年岁稍长,体型略显丰腴,但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一种属于皇子的矜持与自信。长乐公主李丽质则如史书所载,容色绝丽,气质高雅,她安静地坐在兄长们稍后位置,一双妙目好奇地打量着站在前方的林昊。

林昊先是对新来的李泰和李丽质微微颔首示意,然后目光扫过全场。“诸位,上次我们谈及王朝周期率,观历代国祚,知其兴衰有常。今日,我们便深入一层,探究这周期率背后,那驱动王朝由盛转衰、最终崩塌的核心推力是什么。”

他在木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土地。

“纵观华夏数千年农耕文明,土地,乃是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财富之母,是万民生存之基,亦是天下动荡之源。”林昊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他再次拿起炭笔,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个王朝初期,历经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朝廷往往推行‘均田’或类似政策,使耕者有其田,社会迅速恢复,此乃‘盛世’之基,如汉之文景,本朝之贞观初年。”

“然,随着承平日久,人口滋生,财富积累,一种几乎无法避免的趋势便开始出现,并且愈演愈烈——那便是 ‘土地兼并’ !”

他详细解释了土地兼并的过程:贵族、官僚、豪强、富商,利用其特权、财力、乃至巧取豪夺,不断侵吞小农的土地。失地农民或沦为佃户,承受高额地租;或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诸位请想,”林昊目光扫过在场的皇子和权贵子弟,“当天下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数量庞大的农民却无立锥之地,或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时,会发生什么?”

他顿了顿,给出了答案:“国家的税基萎缩(因为特权阶层往往免税或逃税,而小农破产无力纳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矛盾尖锐;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官府赈济不力,庞大的流民群体便成了点燃乱世的干柴!”

他再次列举历史:“秦末,隋末,乃至前朝(指隋朝)覆灭,背后皆有土地兼并、民不聊生的阴影!而上次课我们提到的黄巢,其能一呼百应,也正是因为唐末土地兼并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番话,直接将社会矛盾的根源,指向了在座许多人出身所属的那个特权阶层!李承乾、李泰神色凝重,他们开始思考自家庄园、封邑的来源。长孙冲、房遗直等人也陷入了沉思。连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也似乎听懂了些,觉得那些“吞田”的豪强真不是东西。

李世民和后排的重臣们脸色更是严肃。他们作为统治者,自然深知土地问题的厉害,但被林昊如此清晰、直白地与王朝命运挂钩剖析,还是感到了巨大的冲击和警醒。

林昊最后总结道:“故而,欲要跳出周期率,延长国祚,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小民生计,使天下大部分人有田可耕,有饭可吃,乃是重中之重!这比任何奇技巧术都更为根本!否则,即便有高产作物,若土地尽归豪强,百姓依然饥馑;即便有活字印刷,若流民遍地,谁又有心读书?”

教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笔留下的“土地”二字,仿佛带着千钧重量,压在每个关心大唐未来的人心上。

这第二节课,林昊成功地将他带来的现代史观与古代社会的核心矛盾相结合,将“土地问题”这把更锋利的解剖刀,递到了大唐未来主宰者们的手中。

当林昊将“土地兼并”与“王朝覆灭”之间的血淋淋的联系剖析清楚后,课堂内的气氛已经沉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李世民、房玄龄等人面色铁青,他们作为执政者,比那些年轻人更清楚地知道林昊所言非虚,甚至能联想到此刻大唐境内某些州郡可能正在萌芽的类似苗头。

林昊看着众人凝重的表情,思绪不由得更深了一层。他缓缓踱步,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沉痛:

“土地被不断兼并,自耕农破产流亡,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朝廷所能直接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的编户齐民在持续减少!因为那些兼并了大量土地的世家豪强、勋贵官僚,他们总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规避、减免他们本应承担的赋税!”

他目光扫过后排那些掌握着大唐权柄的重臣,话语如同鞭子:

“国家的税基,便在无声无息中,被一点点侵蚀、掏空!朝廷的收入越来越少,但开支却不会减少,甚至随着机构臃肿、边患、皇家用度而不断增加。国库,会变得越来越空虚。”

他描绘出一幅可怕的图景:

“一旦……我是说一旦,某年某地,遭遇了大规模的水灾、旱灾或者蝗灾,成千上万的百姓瞬间失去收成,嗷嗷待哺。 若在国库充盈、政令通畅之时,朝廷尚可迅速调拨钱粮,开仓赈济,安抚灾民,帮助地方恢复生产。”

“可若是国库本就捉襟见肘呢?”林昊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逼问的意味,“赈灾的钱粮从何而来?力度能有多大?能覆盖多少灾民?拖延、克扣、甚至无力赈济——这些在史书上难道还少见吗?”

他的话语将众人带入那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想象之中。

“到了那时,对于那些刚刚遭受天灾打击、家无余粮的百姓而言,活下去成了唯一的需求。他们还能依靠什么?只能卖掉他们手中最后的生产资料——土地! 甚至,卖儿鬻女!”“而谁来买这些土地?”林昊的目光锐利如刀,“正是那些拥有财富和特权的兼并者们!他们可以用极低的价格,轻而易举地吸纳这些因灾难而被迫抛售的土地!”

“天灾,于是成了豪强们饕餮盛宴的催化剂!每一次天灾来临,我们官老爷老是喜欢苦一苦百姓,为什么就不能苦一苦士绅老爷们呢?而一场天灾过后,往往是土地兼并的急剧加速!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或者依附于豪强的佃户。朝廷的税基进一步萎缩,国力更加衰弱。等到流民的量积累到某个临界点,或者下一次天灾来临……”

林昊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无声的结局,比任何言语都更令人恐惧。一个“天灾 - 国库空虚 - 赈济不力 - 农民卖地 - 土地兼并加剧 - 税基再萎缩 - 国力更衰 - 更无力应对下一次天灾”的死亡螺旋,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这简直是王朝覆灭的标准流程!

想到这残酷而冰冷的循环,想到那无数在灾荒中挣扎、最终失去一切的黎民百姓,一股巨大的悲悯和无力感涌上林昊心头。他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元朝张养浩那首荡气回肠的散曲,那是对这个循环最深刻、最沉痛的控诉。他望着窗外,仿佛看到了历史长河中无数兴废的城阙和受苦的苍生,不禁低声吟诵出来,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穿越千年的共鸣: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短短的八个字,如同九天惊雷,又如同万钧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坎上!

尤其是李世民和他那些立志开创盛世的重臣们,这一句简直戳中了他们最敏感、也最引以为豪的神经!他们孜孜以求的“贞观之治”,他们梦想的“盛世”,在这八个字面前,仿佛被剥去了华丽的外衣,露出了底层那依旧艰辛的民生!

是啊,王朝兴起时,征战、徭役、赋税,负担最终落在百姓身上;王朝衰亡时,战乱、饥荒、流离,苦果更是由百姓吞咽!无论兴亡,承受最多苦难的,始终是那沉默的大多数!

“哐当!”魏征手中的笏板掉在了地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失神地喃喃重复:“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得透!说得彻骨啊!” 这位以直言敢谏、心系民生着称的名臣,此刻仿佛找到了跨越时空的知音,眼眶竟有些湿润了。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是身躯剧震,脸色发白。他们追求的是辅佐明君,打造盛世,可这“盛世”之下,若不能真正惠及黎庶,减轻其苦,那这“盛世”的意义何在?

李世民更是如遭雷击,猛地闭上了眼睛,胸膛剧烈起伏。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征战四方时,那些供应粮草的民夫疲惫的面容;看到了修建宫室时,役夫们艰辛的背影。“百姓苦”三个字,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头。他开创的基业,若最终不能使百姓摆脱这“兴也苦,亡也苦”的循环,那他李世民,与那些亡国之君,在百姓的苦难面前,又有何本质区别?!

李承乾、李泰等皇子皇女,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们自幼长于深宫,虽知民间疾苦,却从未如此直观、如此深刻地理解到这“疾苦”竟是王朝运转中如影随形的痼疾!长乐公主李丽质更是以袖掩口,美眸中充满了震惊与同情。

整个教室,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唯有林昊吟诵的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余韵,如同沉重的钟声,在每个人灵魂深处回荡、撞击。

这一刻,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于治国初心、关于君臣责任、关于王朝本质的灵魂拷问!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大唐:迎娶毁容公主,我乐麻了!重生1926:开局深谷野人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我真不是亮剑楚云飞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