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依霖回想自己刚才的行为,也不由苦笑,职业习惯很可怕的习惯,不知不觉间面对镜头就释放本能,如果韩旭不说,恐怕自己都留意不到。
经过一番交谈,在乡间小路上,三人渐渐开始放松,陈嘟嘟也开始主动搭话,过了一个小桥,三人看到了一个石头墙围起来的小院,这就是今天的目的地,蘑菇屋。
来到门口,三人推门而入,院子没人,三人开始参观房屋,一共两栋房子,南北各一座,标准的坐北朝南的户型,西面是一小块菜地和一个羊圈,看起来很温馨,如今是初春,北方依旧寒冷,主人们应该都在屋内猫冬。
“来客人啦~!”伴随着这一声高喊,韩旭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着,仿佛整个屋子都被他的热情所感染。
韩旭,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他的性格豪爽、热情,对于这样的场景,他自然而然地就喊出了这句充满活力的话语。
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却让谢依霖和陈嘟嘟有些吃惊。一路上,韩旭都是个话不多、很沉稳的人,他们从未想过他会如此兴奋地迎接客人。
不过,这种惊讶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很快,《向往的生活》节目组的主演henry和何老师就出现在了门口,他们微笑着打开门,欢迎着客人们的到来。
“欢迎,呀,依琳,嘟嘟,欢迎你们。”何老师热情地给了两个女孩子一个拥抱,然后,来到韩旭面前,微笑地抱了抱韩旭,虽然初次见面,却丝毫没有影响何老师的热情。
韩旭面带笑容和何老师寒暄了两句。
大家一起进了屋,韩旭看到等在屋里的黄老师,又是一番交际。
两个姑娘进屋酒开始跺脚搓手,显然走了一小会,还是有些不适应北方的寒冷。
“两个姑娘都是南方人,应该没有体会过北方的寒冷吧!”何老师一边说着,一边赶忙行动起来,手脚麻利地给两个姑娘倒上了热腾腾的开水,然后又细心地将她们安排到火炉旁边坐下。
“谢谢何老师。”两个姑娘异口同声地说道,脸上都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她们接过热水杯,双手紧紧地捧着,感受着那阵阵暖意从掌心传来,仿佛全身的血液都被这温暖的气息所激活。
黄老师也没闲着,他给大家都倒好了茶,然后开始寻找合适的话题,希望能让现场的气氛更加融洽一些。毕竟这一次来的三个嘉宾中,只有韩旭是他比较感兴趣的。
“韩旭是东北人吧?”黄老师笑着问道。
“对,我是东北人。”韩旭连忙回答道。
“不过,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去了三亚,所以今年倒是没怎么感受到三九天的寒冷呢。”韩旭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黄老师的意思,紧接着补充道。
“对对,近几年东北人都爱去南方过冬,过年,那边都已经成为东北人第二故乡啦。”黄老师笑呵呵地说道。
“不仅是三亚,蜀都也是东北人第二故乡。”何老师补充道。
“哪都有,老工业基地没落了,人才外流,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韩旭感性地说道。
“嗯,这是发展需要,还是需要经济转型。”黄老师点点头说道。
三人就国家发展策略,以及经济转型等等开始讨论起来。
谢依霖和陈嘟嘟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下,来之前她们就猜测只有韩旭能够和黄老师聊得起来,聊的内容就是老干部才会谈论的话题。
“你们三个小家伙要是坐不住的话可以去搓点玉米,一会给你们做爆米花吃。”何老师替三个年轻人做了安排,刚才他就留意到了三人坐立不安,对话题也不感兴趣,赶紧支走她们。
韩旭也对陈嘟嘟使了个眼色,让她去忙,接下来的镜头肯定会跟着三个流量走,这边的内容并不吸引人。
“韩旭要是觉得无聊也可以过去凑凑热闹。”何老师说道。
“不用,平日我也比较喜欢舒服的呆着,今天能够有两位老师聊天,我觉得很不错。”韩旭摆摆手,不打算过去。
“平日里会一个人待着吗?你应该挺忙的呀~!”何老师促狭地看着韩旭,笑呵呵地说道。
“可没有,平日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更多一些,不仅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是因为家里人都很忙。”韩旭自然懂得他的用意。
提及家人,黄老师也很有感触,自己的老婆也是因为家庭的元素,从而很多时间都花费陪伴孩子,工作上没有太多成就,从某个角度,他对韩旭有些羡慕,至少韩旭做到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乡村生活,韩旭应该不会陌生。”何老师引导话题。
“没错,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不过,说起来也有十几年没有干过农活啦。”韩旭一边说着,一边活动了一下身子,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农活充满了期待,“咱们这个节目是不是要做农活啊?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干吗?”
何老师看着韩旭跃跃欲试的样子,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现在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儿,今天的食材费用就是搓玉米,孩子们已经去弄啦。”他心里其实并没有想让韩旭去干活,毕竟人家是客人嘛。
然而,韩旭却并没有在意,反而一脸认真地说:“何老师,既然我都来了,那就得好好体验一下这里的生活。现在也快中午了,正好我们可以一起忙一忙。”
见韩旭如此坚持,黄老师连忙接过话题:“那这样吧,韩旭,你和我一起去做饭吧!快中午了,我们也该准备做午饭了。”
韩旭听后,爽快地答应道:“行啊,没问题。”说罢,他便站起身来,准备前往厨房开始忙碌。
直到这时,韩旭才发现,原来客厅就是厨房。由于天气寒冷,外面的炉灶暂时不适合使用,所以大家都是用炉子来做饭的。
韩旭帮忙切菜,黄老师正在点火,仿佛回到了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