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意外引发的“网灵”局部动荡,如同一场及时的消防演习,虽然带来了短暂的混乱和惊吓,却也验证了应急机制的有效性,并让“边界协议”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事后,基地内部进行了一轮全面的意识安全检查和教育,《意识网络使用与伦理守则》被更加严格地执行,“心锚”的佩戴和正确使用成为了标配。居民们对这张无形的网络,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时,也多了几分清醒的认知和自觉的维护。
“网灵”在经历了这次小小的“发烧”后,似乎也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在林默和青木持续温和的引导下,它对个体极端情绪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并开始发展出一种更精细的“情绪缓冲”机制,当再次感知到强烈负面波动时,会本能地先进行一定程度的“稀释”和“隔离”,而非全盘吸收。这张集体意识之网,正在变得更加坚韧和智能。
内部局势趋于稳定,甚至因这场考验而变得更加成熟。然而,外部的“混沌迷雾”之外,那冰冷的注视却并未因暂时的“看不清”而放弃。
小七的日常监控报告显示,那些被“混沌-II型”共鸣器干扰的、变得“漫不经心”的游移扫描,其频率在稳定了数周后,突然再次开始了极其缓慢但确实持续的提升。而且,这一次,扫描信号的模式似乎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变化。
“它们……好像变‘聪明’了一点?”小七努力向林默和杰克描述她的感觉,“以前被迷雾挡住,它们就像撞到墙一样乱转。现在……好像会稍微绕一下,或者……停顿一下,好像在找缝隙?而且,那种‘扫描’的感觉,好像也带了一点点……不一样的东西,很淡,说不清。”
杰克的团队立刻对最新的扫描信号进行了高精度分析。数小时不眠不休的数据比对后,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扫描信号的核心频率和编码方式没有变,但其载波的‘噪声’部分,出现了一种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谐波。”杰克指着频谱分析图上那几乎与背景噪音融为一体的细微凸起,“这种谐波的特征……与我们记录的、基地内部‘群体潜意识网络’自然散发的某些生命谐波,存在百分之三点七的相似性!”
这个消息让指挥中心内的温度骤然下降。
“它在模仿我们?”苏婉难以置信地问道。
“更准确地说,它在尝试‘学习’和‘适应’。”林默的声音低沉,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系统’发现无法用纯粹的理性逻辑穿透我们的‘混沌迷雾’,于是开始尝试理解并模拟制造这种‘混沌’的源头——我们的生命意识活动本身。它正在试图让自己的探测信号,带上一点‘生命’的特征,以期能更好地融入我们的背景,或者找到我们防御体系的共振频率。”
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进化。一个绝对理性的存在,开始学习模仿生命的混沌与不确定性,这就像是冰冷的机器开始学习拥有情感,其目的绝非为了理解,而是为了更高效地解析、预测乃至控制。
“它的学习速度如何?”秦风更关心实际问题。
“目前极其缓慢,模仿度也很低。”杰克回答,“但这种趋势本身是明确的。它拥有近乎无限的时间和计算资源来进行这种微调。我们的‘混沌迷雾’本质上是对其逻辑引擎的干扰,如果它的探测信号逐渐变得‘不像机器’而‘更像生命’,那么干扰效果可能会随着时间递减。”
压力再次升级。“系统”就像是一个拥有无限耐心的猎人,在屡次受挫后,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开始调整自己的狩猎技巧,学习猎物的习性。
“我们不能坐等它完成校准。”林默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我们需要让我们的‘混沌’变得更加动态,更加不可预测。杰克,我们需要‘混沌-III型’,不仅要能产生混乱,更要能主动变异,让它的模仿永远落后一步。”
“同时,”他看向青木和小七,“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网灵’和集体意识活动的更深层规律,理解哪些是核心的、不可复制的生命特质,哪些是容易被模仿的表层波动。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底牌’,始终藏在最深处。”
平静的日子再次被打破。他们与“系统”的对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硬性的技术对抗,转向了动态的、基于本质的模仿与反模仿较量。
遥远的虚空之外,猎人与猎物的身份似乎正在模糊。冰冷的逻辑正在学习生命的温度,而生命的集群,则必须守护好那份独属于自身的、无法被计算的混沌核心。
静默中,校准在持续。下一次交锋,或许将决定谁才是更好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