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归墟之畔,再次穿越那片死寂的沉星泽,感受已截然不同。
浓郁星瘴与锈蚀之力依旧,但白璃周身自然流转的星辉,已带上了一丝源自紫微帝星的煌煌威严。那些污秽阴邪的能量,竟不敢轻易靠近,仿佛臣子遇见了君王,本能地退避三舍。她背着昏迷的墨珩,飞行速度虽因消耗巨大而不算快,却异常平稳,再无来时的艰险阻滞。
她分出一缕心神,沉入体内,仔细感知着那场献祭与融合带来的变化。
丹田气海之中,混沌星辉的根基未变,但其核心处,却多了一点永恒不灭、尊贵璀璨的紫微星芒。这星芒如同定海神针,不仅让她的星辉更加凝练磅礴,更蕴含着一丝统御周天星斗的权柄雏形。以往许多需要费力推算的星辰轨迹、阵法节点,如今心念微动,便如掌上观纹,清晰无比。
眉心处的古镜星痕,形态也发生了细微的改变。原本只是简单的镜形烙印,如今边缘却多了一圈细密繁复的紫色帝纹,镜面深处,仿佛有微缩的星河在缓缓流淌,映照周天。她感觉,自己与这古镜碎片的联系更加紧密,能调动其更多的威能,甚至隐约感知到其他碎片可能存在的大致方位。
而最大的收获,并非力量的增长,而是传承自父君的那部分记忆与知识。关于天宫旧事,关于星辰大道,关于一些早已失传的上古秘辛……这些信息浩如烟海,尚需时间慢慢消化,但已然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
“父君,您未走完的路,女儿会替您走下去。”白璃在心中默念,悲痛化为前行的动力。
数日后,他们终于穿越了沉星泽,再次踏入相对“正常”的荒古山脉。寻了一处隐蔽山洞,白璃设下禁制,开始专心为墨珩疗伤,同时也抓紧时间恢复自身。
墨珩的伤势主要是强行施展“斩道”之剑带来的反噬,以及被噬星之主意志冲击所致,伤及本源。白璃以新生的、蕴含帝血的星辉为他温养经脉,梳理混乱的剑气,效果显着。加之他自身剑心坚韧,无回剑丹亦非凡品,不过三五日,便从昏迷中苏醒过来。
他睁开眼,首先看到的便是白璃关切中带着疲惫的面容,以及她身上那虽然内敛却已截然不同的威严气息。
“你……”他声音沙哑,想询问归墟之后的经历。
“我们都还活着,这便是最好。”白璃轻轻按住他想撑起的手,将一瓶灵液递到他唇边,“详细经过,稍后再说。你先稳固伤势。”
墨珩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依言闭目调息。他能感觉到,白璃变了,并非疏远,而是某种内在的、本质的升华,如同蒙尘的明珠被拭去了尘埃,绽放出本应有的璀璨光华。而她不惜消耗本源为他疗伤的情谊,他亦铭记于心。
又过了两日,墨珩伤势稳定,已能自行运功。白璃也将自身状态调整到了目前能达到的最佳。
“是时候回去了。”白璃站在洞口,望向青丘的方向,目光悠远而坚定,“‘锈蚀’与‘噬星之主’的真相,必须尽快让父帝母后知晓,早做应对。”
墨珩点头,站在她身侧:“青丘,将是第一个知晓此事的势力。”
两人不再耽搁,化作流光,归心似箭。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青丘,也并非一片平静。
就在他们进入大荒探寻的这段时间,青丘内部,关于小公主白璃实力突飞猛进、行为愈发莫测的议论,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动下,渐渐甚嚣尘上。尤其是她与身份神秘、实力强大的墨珩同行,深入大荒险地,更引来了某些保守派长老的猜忌与不安。
狐帝白渊与狐后虽力排众议,坚信女儿,但暗流已然涌动。
当白璃与墨珩风尘仆仆、气息内敛却更显深不可测地回到青丘边界时,尚未踏入核心区域,一道传讯玉简便破空而来,落入白璃手中。
是大哥白煜的传讯,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璃儿,速归璃宫。几位长老联名,欲询问你此次大荒之行详情,尤其是……你身上骤然提升的力量来源。万事小心。”
白璃捏着玉简,指尖微微用力。
看来,这归途的终点,等待她的不仅是亲人的关怀,还有……一场关乎信任与立场的风波。
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有些责任,她必须承担;有些真相,她必须揭示。无论前方是何等风雨,她已不再是那个需要完全躲在羽翼下的幼狐。
帝星归来,当御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