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塔离去后,房间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虽然肉眼不可见,但陆清玄能清晰地感觉到,笼罩四周的能量抑制场明显增强了,像无形的潮水变得粘稠,将他原本就被压制的神识彻底封锁在体内。一种被无数双眼睛全方位凝视的毛骨悚然感挥之不去。
盖亚文明的回应直接而高效——用更强的禁锢来宣告主权。任何逾越规则边界的试探,都将招致更严密的看守。
陆清玄面沉如水,静坐于床榻。他并未因这高压态势而慌乱,反而越发冷静。愤怒与恐惧是弱者情绪,于破局无益。泽塔的警告和随之而来的监控升级,本身也是一种信息反馈,印证了他之前行为的危险性,也划出了当前阶段不可触碰的红线。
他如同最温顺的囚徒,终日留在室内,大部分时间都在“研读”那本《基础工程技术百科》,姿态专注而顺从。然而,他的大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如同最高效的演算核心,处理着庞杂的信息。
《基础工程技术百科》内容浩如烟海,从最基础的材料应力分析,到复杂的能量回路设计原理,虽不涉及核心机密,却系统性地展现了盖亚文明的科技树。陆清玄摒弃了修真者常有的对“奇技淫巧”的轻视,以一种纯粹求知的态度沉浸其中。
他发现,盖亚文明对能量的运用,走的是极致“理性”与“控制”的路线。他们将能量视为一种可量化、可编程的工具,追求绝对的精确与效率。这与修真之道强调能量与心性、与天地自然共鸣的“感性”路径截然不同。好比一个是用尺规作图,分毫不差;另一个则是泼墨山水,意在笔先。
这种根本性的差异,既是障碍,也可能成为突破口。僵化的系统,往往对超出其逻辑框架的行为缺乏应变能力。
几天后,观测站内剑拔弩张的明显迹象逐渐消退,护卫队的巡逻频率恢复了正常。但陆清玄深知,那无形的监控之网只是隐藏得更深,并未撤去。他需要找到一个既能继续探索,又不触发警报的合法途径。
这时,晴川通过翻译器发来了谨慎的会面请求。地点依旧约在静心湖旁那处隐蔽的檐角下。
再次见到晴川,她脸上少了些之前的惊惶,多了几分深思后的坚定。她仔细确认过周围环境后,压低声音道:“这几天风声太紧了,我都没敢乱动。你没事吧?”
“无妨。”陆清玄言简意赅,“可有发现?”
晴川点点头,眼神亮起一丝微光:“我仔细回想过往。大概几十个周期前,观测站的西北角,靠近那片总是灰蒙蒙的屏障边界,发生过一次很小的能量波动,动静比这次K区小得多。当时就去了两个维修机器人,很快就修好了,护卫队都没出动。我猜……那里可能不是重要区域,看守没那么严。”
西北角,边界,历史遗留的轻微故障点……陆清玄默默记下。这或许是一个潜在的、未被重点关注的薄弱环节。
“为何告诉我?”陆清玄看向她。分享这种信息,意味着更进一步的信任和捆绑。
晴川深吸一口气,脸上闪过一丝决绝:“在这里苟延残喘,看不到尽头。你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可能带来变数的人。我想赌一把。就算最后失败了,也好过现在这样每天提心吊胆地等死。”
她的选择,是基于绝望中的理性判断。陆清玄感受到了这份信任的重量,他微微颔首:“我明白了。”
他没有给出空洞的承诺,但这份情报的价值,他记下了。盟友的信任,是他在这孤军奋战中宝贵的资源。
返回囚室后,陆清玄将晴川的信息与“百科”知识进行交叉比对。西北角在结构图上通常被标注为“辅助设施区”或“低优先级维护通道”,这与晴川的观察吻合。一次被迅速修复的轻微扰动,说明那里可能存在材质老化或设计上的微小缺陷,属于系统可容忍的常规损耗范围。
这像是一堵厚墙上,一道不易察觉的细微裂痕。
然而,他并未急于行动。当前监控等级下,任何针对性的探查都风险极高。他需要等待,等待系统自身出现“合法”的混乱期。
他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百科”上,重点研读关于能量网络维护的章节。终于,在一篇关于“系统稳定性优化”的论文摘要中,他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为维持能量场长期稳定,主网络会定期执行名为“熵增校准”的程序,以抵消能量自然逸散导致的微观无序性。该校准过程会对次级和三级网络造成短暂且微弱的信号干扰,持续时间约0.7个标准单位时间(约合地球时间三分钟),周期为每三百个标准周期一次。
“熵增校准”……周期性的系统内部调整……短暂的信号干扰……
陆清玄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这或许就是他要找的“合法噪音期”!在系统自身进行维护调整的那短短三分钟内,监控系统的灵敏度是否会因内部干扰而暂时下降?一些细微的、非常规的能量活动,是否可能被校准产生的背景“噪音”所掩盖?
这是一个理论上的机会窗口。但如何精准预测下一次校准的时间,并确保自己的行动能恰好与之重叠,是巨大的挑战。
接下来的日子,陆清玄表现得更加“安分守己”。他不仅学习“百科”,甚至开始尝试用翻译器提供的简易工具,进行一些完全符合规范的能量感应练习——比如感知室内光照的强弱变化,或者水流中的微弱温差。这些行为都被系统记录为“样本对环境的适应性学习”,属于被鼓励的范畴。
他像一名最有耐心的猎手,一边用顺从麻痹着看守者,一边细致地记录着观测站内各种能量场的细微变化,试图从中找出“熵增校准”周期规律的蛛丝马迹。同时,他也在脑海中反复推演,如何在未来那短暂的三分钟内,安全地再次将感知探入网络,去触碰那神秘的古老波动,或验证西北角弱点。
行动尚未开始,但情报的收集与策略的谋划,已悄然进入新的阶段。
就在陆清玄以为还需要漫长等待时,转机却不期而至。
这日,他正进行着常规的能量感应练习,突然,耳后的翻译器接收到了一条面向所有样本的普通通告:
“通告:为提升观测站运行效率,将于下一个静默周期(约12标准时后)进行全域能量网络优化维护。届时部分非核心区域照明及环境模拟将出现短暂中断,属正常现象,请勿惊慌。”
全域能量网络优化维护?
陆清玄的心跳陡然加速。这是否就是“熵增校准”的官方表述?这次维护,会是他一直在等待的那个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