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下达后的第一个完整工作日,强子站在维修部c区小组的分配板前,感觉手中的白色粉笔比任何扳手或万用表都要沉重。板上寥寥几个名字:老范,四十多岁,寡言,技术扎实但有些固守成规;小陈,比自己还小一岁,机灵但略显毛躁;还有两个轮班的临时工。这就是他需要负责的团队。
以往,他只需要对自己手头的工具和任务负责。现在,他需要对着这几个名字,思考如何分配今天的巡检路线、预防性维护计划,以及应对可能突发的故障。他的目光在几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间游移,脑子里飞快地回忆着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和性格。
“老范,”他最终开口,声音刻意放得平稳,指向分配板上c区最复杂的自动包装线,“这条线今天重点巡检,传动部分和光电传感器多留意,你经验足。”老范抬了抬眼皮,没什么表情,“嗯”了一声,算是接了任务。
“小陈,你去负责那边几条传送带和普通机床,按照点检表逐项过,有问题先记录,别急着动手。”小陈笑嘻嘻地应了:“放心吧强子哥!” 语气里带着点以往熟悉的随意。
强子张了张嘴,想纠正一下称呼,最终还是没说什么。他自己则负责剩下的区域,以及作为机动应对突发情况。
任务分派下去,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抵触或质疑,但一种无形的隔阂感却悄然弥漫开来。当他拿起工具,准备像往常一样投入具体维修时,老范已经拎着工具箱去了包装线,小陈也蹦跳着去了自己的区域。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会自然地招呼他一起,或者随口讨论一下技术细节。
他独自走向自己负责的区域,第一次感觉走在熟悉的车间里,脚步有些异样。以往,他是融入背景的学徒;现在,他好像被一道无形的目光圈了出来,成为了一个需要“负责”的符号。
上午处理了一个简单的电机过热报警,更换了冷却风扇。过程很顺利,但当他完成时,下意识地想去找老赵或者张工确认一下,脚步迈出却又停住。他现在是小组长,虽然只是代理,但这种程度的故障处理,需要自己独立判断和承担责任了。
中午在食堂,他习惯性地想和胖子以及几个相熟的工友坐一桌。坐下后,大家的谈笑似乎有那么一瞬间的停顿,然后才恢复自然。话题依旧围绕着厂里的八卦、游戏的攻略,但强子却感觉自己和这些轻松的氛围之间,隔了一层薄薄的膜。有人开玩笑地说:“现在得叫强组长了啊!”他只能尴尬地笑笑。
下午,c区一台老式冲床出现定位不准的问题。小陈先过去看了,折腾半天没搞定,挠着头过来找他:“强子哥,那冲床有点邪门,你看看去?”
强子过去仔细检查了机械传动和限位开关,初步判断是丝杠磨损导致反向间隙过大。他正准备动手调整,忽然想起老范更擅长机械精度调整。
“老范,”他转向正在不远处忙碌的老范,“这边丝杠间隙可能有问题,你过来帮我把把关?”
老范放下手中的活,走过来,没说话,只是用手摸了摸丝杠,又看了看百分表的数据,然后拿起工具,开始沉稳地调整。强子在一旁仔细看着,学习着他的手法和判断依据。
调整完毕,测试,运行平稳。老范收拾工具,依旧没什么话,只是冲强子微微点了下头。就是这个微小的动作,让强子心里稍稍一暖。
下班前,他需要把今天的巡检记录和故障处理情况简单汇总,签字。握着笔,在“负责人”一栏签下自己名字时,他感到笔尖传来的分量。这不再只是对自己一天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整个小组工作状态的记录。
回到宿舍,胖子凑过来,勾住他脖子:“咋样啊,强组长?当官的感觉爽不?”
强子苦笑着摇摇头:“别提了,感觉……比以前光干活还累。” 心累。他默默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他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角色的转变,并非身份的简单更迭,它像一种无形的溶剂,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缝隙,改变了他与工具、与工友、甚至与这个熟悉环境的关系。他不再是那个只需低头耕耘的“兵”,他需要抬头看路,需要协调左右,需要承担那份签下名字的责任。
窗外,厂区的路灯次第亮起,勾勒出厂房沉默的轮廓。强子知道,他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过去的经验可以借鉴,却无法完全照搬。他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一种既能驾驭技术,又能引领团队的平衡点。
这条路,无人可以代他行走。他闭上眼睛,感受着肩头那份沉甸甸的、名为“管理者”的重量,渐渐压实的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