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母,本名宁巧,有一个妹妹名叫宁嫣然。
很多年前,邱瑞还叫邱端,救了宁嫣然一命,后来二人两情相悦,结为夫妻。
战乱年间,宁家败落。邱端入北周发展,宁嫣然随之远去。
从此,两姐妹再也没有见过。
在北周和北齐还未开战的岁月,姐妹俩还有过书信交流。
北齐灭亡后,秦母和秦叔宝由护卫秦安保护逃亡,就此失去了联系。
自然也不知道,邱端得高人指点,改名邱瑞。之后就时来运转、否极泰来,屡立战功,位列开隋九老之一,先帝亲封昌平王。
两位老人一番叙旧之后,终于止住了即将崩塌的情绪。
想起如今双方分属敌对,亦不由揪心。
秦母只得亲笔写下书信,请邱瑞代交小妹宁嫣然。
其余的,也只能听天由命。
邱瑞没有劝降外甥秦叔宝,秦叔宝也没有尝试劝姨父邱瑞反隋。二人深知对方都有各自的信念和追求,不会强行要求对方改变。
数日之间,秦真屡次刁难,先是提出要杨林的人头、又以百万石粮食为筹码,总之是极尽所能,拖延时间,给邱瑞和秦叔宝一家的团聚争取短暂时间。
邱瑞走之前,看在秦叔宝的面上,给秦真这个大隋最大的反贼留下一条信息——
高句丽。
收下秦叔宝转述的情报,秦真轻笑一声,注意力投入系统面板。
【诸天斗战系统】
【姓名】秦真
【年龄】54\/250
【种族】人族
【级别】预备役士兵
【生命层次】:
气:通窍一重(54\/108)
精:通窍三重(100\/100)
神:通窍一重(66\/100)
【战斗力】:通窍三重
【意境】:一阶:求真意境(100\/100),生之意境(90\/100),斩之刀意(90\/100),万象刀意(92\/100),不破意境(82\/100),战之意境(88\/100),火之意境(91\/100),拳意(90\/100),太极意境(88\/100),杀戮意境(99\/100),风之意境(48\/100),云之意境(44\/100),冰之意境(45\/100)
【功法】
【心】:薪火之焰(8\/100)
【体】:不破战体(六腑篇100\/100),战象镇世经·初始篇之脏腑(12\/12)
【气】:混元功(通窍篇75\/75)
【神】:人道宫燧祖观想图·凡境一篇·燧木篇(5\/100)
【技】:
【大宗师级】万象刀(78\/78),抱元拳(84\/84),轻身提纵术(100\/100),太极拳(100\/100),太极剑(100\/100),天刀九式(90\/90),太祖长拳(100\/100),风神腿(95\/95),乘风步(29\/91),天霜拳(30\/98),排云掌(21\/95),聂家刀法(36\/96)
【金丹级】三分归元气(1\/99),天意四象诀(2\/100)
【宗师级】真武七截剑(100\/100),降龙十八掌(100\/100),虎啸诀(40\/40),无极剑法(88\/88),金刚不坏神功(90\/90)
【秘技】飞刀术(100\/100)
【先天及以下】:略
【当前世界】隋末
【势力】秦氏一族
【战斗值】:82
【已经历世界】:原初界,笑傲界,武界(元末界),天龙界
【评价】三元失衡,进境受阻。
武道进展,怎么说呢,一言难尽。
随着岁月渐长,底蕴加深,加之薪火煅神法的辅助,全身多种意境稳步前进。
混元功已推演出通窍二重,勾连三百六十五处窍穴的功法。但对于通窍三重所需的窍穴,秦真始终未竟全功。
刀法、拳法、轻功的推演在风云霜三绝的推动下,稳步前进。还领悟出风云冰三种属性意境。
数次大战,加上日常的薪火锤炼,战斗值大涨,秦真不仅在商城兑换了天霜拳、排云掌、聂家刀法作为武道体系补充。
还花费巨资购买了通窍境之上的金丹级武学,三分归元气和天意四象诀。
一者主属性元气融合,一者主调动天地元气以法相御敌。既是克敌制胜之术,亦是推衍后续混元真元演化之法。
到这一步,秦真才确定后面的武学方向是金丹。
金丹二字,本身就是后续修行道路的一种指引。
不破战体淬炼完五脏六腑,加上十二战象粒子,在通窍大宗师阶段,肉身修行已经告一段落。至此,金刚不坏神功的底蕴已消化殆尽。
在推演中,不破战体的下一步应当是强化四肢。但不知为何,对比炼体和真元的修行进度,秦真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尤其是五年修行,混元真元才堪堪填满一百零八道窍穴的一半。按这个速度,不说完成通窍三重的修行,单是通窍二重三百六十五窍穴的修行,就需要一甲子时间。
这种情况,要么以天材地宝解决,要么就要换一个天地元气充沛的世界。
但秦真总觉得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也是他迫切出山,会一会天下高手的缘由。
秦真隐隐觉得,通窍境极限绝对不只多年行医找到的八百一十道窍穴。或许下一步的修行,还要着落在战象镇世经上。
无论如何,出山与各路高手争斗,或是寻找四大奇书作为参考,势必要提上日程。
......
大业八年。
开春之后,圣旨频发,各地大军集结,汇聚于幽州大地。
二世皇帝杨广毫无隐瞒动向之意。
当然,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本就难以隐瞒消息就是。
宇文成都随军出征,护卫天子銮驾。
前次与突厥大战中立下战功的诸将,尽数加官进爵。
虎牢关守将尚师徒升任南阳守备,镇守南阳这一战略要地。
原潼关守将魏文通调入洛阳,任京都守备,为宇文成都副手,在宇文成都出征后负责京城防务。
原虹霓关守将新文礼及其妹新月娥,同入靠山王麾下,应对宇文化及的刁难。
原山东节度使唐璧南下扬州,镇守一方。
而山马关总兵裴仁基,改任雁门关守将,防备突厥,并监视太原李渊,官职虽未大进,却简在帝心。两子裴元龙、裴元虎相继封官出仕。
四月,隋帝杨广颁布征高句丽檄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尔高句丽,墨睛黄肤。祖述其上,殷商苗裔。
及至前汉,武帝天威。首设四郡,归于王化。
数世以来,朝贡不休。遭逢动荡,流落域外。
先帝圣德,天下一统。离乱之国,合该溯源。
然尔鄙贱,不思正本,反背先祖,依附突厥。
假扮海寇,陈兵边境,杀我军民,掠吾土地。
朕以天命,吊民伐罪。敕尔蛮夷,伏跪恭迎。
番首臣服,保全性命。臣民归化,恩赏以待。
若有顽抗,天兵所过,山河变色,鸡犬不留。
大日昭昭,厚土可表,山川共鉴,绝无虚言。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简单来说,高句丽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一部分。如今大隋治世,高句丽不识时务,勾结突厥,暗藏祸心。
我大隋皇帝,尽起大军,必要收服高句丽。
识相的快快投降,荣华富贵应有尽有。
否则,死路一条。
檄文传遍天下各州,二十万陆军迅速在幽州集结。以来护儿为帅,直插高句丽王都。
北平王罗艺派世子罗成率麾下三万军协同作战,侧翼机动。
皇帝亲临前线指挥坐镇,宇文成都领一万骁果军宿卫皇驾。
另,十万水军从登州出发。
战略简单粗暴——
水陆并进,以势压人,直捣黄龙,犁庭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