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不疾不徐地行驶在返回王都希诺的路上。霞特意吩咐放慢了速度,她透过马车的车窗,仔细观察着佩罗诺亚王国真实的“肌理”。
王国的强盛与繁荣,如同锦绣华服,但大多只点缀在诸如希诺、月亮湾这样的大城市。
一旦离开这些光鲜亮丽的中心,景象便陡然一变。原本传闻中连接各大城市的、由石板铺就的“官道”,在许多地段早已年久失修,或被车轮与雨水侵蚀成了坑洼不平的土路,有些所谓的“快速通道”,也不过是稍微宽阔、夯实了些的泥泞路径罢了。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是大多数行旅和商队的真实写照。
霞的指尖轻轻敲击着窗框,目光落在窗外一辆陷入泥坑、众人费力推拉的货车上。
“水泥……”她心中默念。这东西在峭湾城已被证明是物美价廉的建筑奇迹。铺设全国性的水泥道路网络,成本并非不可承受,即便是后续的维护费用,相对于王国庞大的税收而言,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或许,让国王陛下每天少喝一杯百年陈酿,就足够维护很长一段路了。”
但这笔投资带来的回报将是巨大的。畅通无阻的道路,意味着更快速的物资流通、更高效的军队调动、更紧密的各地联系,这无疑是刺激经济、加强中央集权的强效催化剂。
她的思绪随之延伸到更根本的问题——王国的财政与民生。
国王与皇室,看似拥有整个王国,实则依赖全国的税收维系。这些钱粮,需要供养军队、支付官员俸禄、维持基础建设,最后能流入国王私库、供其奢华享用的,恐怕也并非外人想象的那般无度。国库,很多时候是捉襟见肘的。
“如果……灵珀能够成为王国的法定货币呢?”这个念头再次浮现,并变得更加清晰。
一套稳定、高效、由她绝对掌控的货币体系,能极大地促进各行业的发展,润滑整个王国的经济齿轮,最终带来税收的实质增长,让国王和国库都变得更加“富裕”。
然而,这其中蕴含着一个巨大的权力让渡。
一旦国王接受了灵珀,就等于将国家的经济命脉,交到了她——霞的手中。她将成为凌驾于国王之上、这个王国真正的、无形的“资本巨人”。
她的意志,将能直接影响市场的冷暖,决定资源的流向。
“但这,或许也是最优解。”霞冷静地评估着。她的生命近乎永恒,足以见证一个帝国的兴衰。
只要她活着,灵珀的稳定与信用就不会被动摇,不会有恶性通胀,不会有信任危机。她本人,就是这套体系最坚实的锚。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国王的信任与合作。霞并非霸权主义者,她尊重现有的王权结构。
“如果国王陛下拒绝……”
“那么,灵珀就会像它突然出现一样,悄然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她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无论是收回流通的所有灵珀,还是让它们瞬间失去魔法效应化为废纸。她缔造了它,也能轻易毁灭它。
是选择一个由她保驾护航、经济可能迎来飞跃的未来,还是固守传统的金银体系,选择权,在她即将面对的那位国王手中。
马车轻微的颠簸中,霞的思绪从货币金融,滑向了另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食物。
她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初到峭湾城时,那些面黄肌瘦的工人们在吃到热腾腾的炖土豆和粗糙黑麦面包时,那几乎要感激涕零的神情。
那并非因为食物有多美味,而是因为他们平日里,连这样的食物都是奢望。
即便在王国内部相对富庶的地区,底层民众的餐桌上,占据主流的依旧是那种掺着麸皮、口感粗粝、颜色深暗的黑麦面包,甚至更差。
充足的、稳定的食物供应,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这让她不禁想起了遥远前世记忆中,某位以解决亿万人温饱而闻名的伟人。
“提高作物产量……”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迅速在她心中扎根。
虽然她并非专业的农学家,对这个世界具体的气候、土壤细节了解不深,但从一路的观察来看,小麦是佩罗诺亚乃至周边国家最主要的主食作物,水稻的种植范围似乎并不广泛。
那么,改良的方向就很明确了——小麦。
正是因为当前的小麦品种产量低下,抗灾能力弱,才导致粮食供应始终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普通民众只能勉强以那些低品质的粮食果腹。
如果能培育出更高产、更抗逆的小麦新品种……
霞几乎可以预见那将带来的连锁反应:粮食产量若能提升哪怕百分之五十,就意味着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劳动力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投入到工业、商业和城市建设中去。
充足的食物也会直接促进人口的生育意愿和存活率,带来一波人口红利。国力也将在这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中得到最实质的增强。
“或许,甚至不需要我亲自从头研究……”霞的目光变得深邃,她想到了盟友奥赫琉斯王国。
那个国家早已进入了初步的工业化阶段,在机械和基础学科上积累了深厚底蕴。
既然两国已经结盟,在非核心领域进行技术交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奥赫琉斯很可能已经在农业魔法、作物育种甚至初步的化肥技术上有所建树。
“如果能通过外交途径,引进或合作开发相关的农业技术,那将是最好不过的局面。”
这不仅能节省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更能加速技术落地的过程,让民众早日受益。
当然,如果奥赫琉斯方面也缺乏此类技术,或者条件苛刻,她不介意亲自投入到这场“绿色革命”之中。
以她的魔法造诣和对能量、生命本质的理解,辅以这个世界的炼金术和植物学知识,未必不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