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夏初的痧症
小满刚过,日头就毒得像团火。院外的紫苏藤爬满了竹架,紫莹莹的花串在热风里晃,把影子投在地上,像片晃动的紫云。林悦正给藤架浇水,签到簿突然从石桌上滑下来,“啪”地掉在湿泥里,纸页翻开,一行字被水珠洇得发深:【暑气夹湿,易生痧症,尤其孩童不耐】。
“林大夫!不好了!”王婶抱着个孩子冲进院,粗布帕子沾着汗贴在额头上,怀里的妞妞脸色通红,嘴唇却泛着白,小手死死攥着王婶的衣襟,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喘声,“刚还在瓜地边追蝴蝶,忽然就倒了,浑身烫得像烙铁!”
林悦心里一紧,赶紧接过妞妞抱进屋里。孩子浑身滚烫,皮肤却干得发皱,眼睛半睁半闭,睫毛上挂着泪珠,一摸脉——浮数而急,像被烈日晒焦的草叶在颤抖。“是热痧!”她迅速解开妞妞的小褂,见后颈和脊背的皮肤发暗,隐隐透着青紫色的痧点,“快拿井水来,要刚打上来的!”
签到簿在桌角自动翻开,页面上浮现出妞妞蜷缩的身影,周身绕着团橙红色的热气,后颈处标着刺眼的红:【暑热内闭,需急放痧毒!】下面画着只牛角刮痧板,旁边标着“重按轻刮,出痧即止”。
小萤端来一盆井水,林悦蘸着水,用刮痧板在妞妞的后颈处轻轻按压。牛角板刚碰到皮肤,孩子就“哇”地哭出声,哭声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妞妞乖,忍忍就好,刮完就不热了。”林悦边哄边加重力道,青紫色的痧点顺着刮痧板的轨迹慢慢显出来,像幅晕开的水墨画。
王婶在旁看着,手心里全是汗:“前儿就说不让她在日头底下跑,偏不听,这下可咋整……”话没说完,眼泪就掉在妞妞的手背上。
签到簿上的橙红色热气渐渐淡了些,旁边跳出提示:【痧毒初散,需解暑生津!】下面画着碗绿豆汤,里面飘着片荷叶,旁边标着“加少许盐”。
“小萤,去煮绿豆汤,放两把荷叶,再撒点盐。”林悦头也不抬地说,刮痧板已移到妞妞的脊背,“王婶,找块冰巾,给孩子敷额头。”
牛角板刮过之处,痧点越来越密,妞妞的哭声却渐渐响亮起来——这是好兆头,说明浊气在往外散。林悦见孩子后颈的痧色由紫转红,终于停了手,用温水给她擦净皮肤,盖上薄被:“别让风吹着,等她出点汗就好了。”
这时,院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几个孩子跟着货郎跑进来,手里都捧着野果子:“妞妞咋了?我们给她带了野杨梅!”最大的男孩举着颗红透的杨梅,眼睛里满是焦急。
林悦笑着接过杨梅:“妞妞没事,等醒了就能吃你们带的果子了。”签到簿上,妞妞的身影旁多了几个小小的孩童剪影,手里都举着野果,旁边标着【童稚之心,亦是良药】。
绿豆汤煮好时,妞妞的哭声小了些,开始哼唧着要水喝。林悦用小勺喂她喝,绿豆的清甘混着荷叶的微苦滑入喉咙,孩子咂了咂嘴,眼睛终于睁开条缝,看见旁边的野杨梅,小手伸着要抓。
“慢点,等好利索了再吃。”林悦捏了颗杨梅放在她鼻尖蹭了蹭,酸得妞妞皱起鼻子,逗得王婶笑出了声。
货郎在院外收拾担子,见妞妞缓过来了,隔着篱笆喊:“林姑娘,我这儿有新收的藿香,晒干了泡水,能防中暑,给孩子们备着?”
林悦探头去看,签到簿上正跳出新的字:【藿香配紫苏,解暑更祛湿】。她笑着点头:“给我来两捆,记账上。”
午后,妞妞睡着了,呼吸均匀了许多,额头的汗打湿了枕巾,带着点淡淡的药香。王婶坐在床边纳鞋底,针脚走得又密又匀:“这孩子,打小就皮实,今儿可把我吓坏了。”她抬头看林悦,眼里的感激像水一样满,“要不是你在,我真不知道该咋办。”
林悦翻开签到簿,见妞妞的身影旁,橙红色的热气已散得差不多了,后颈的痧点变成了浅粉色,旁边画着只展翅的蝴蝶,下面写着:【孩童如草木,经风雨才更茁壮,只要有人护着根】。
夕阳把紫苏藤的影子拉得老长,王婶抱着醒过来的妞妞回家,孩子手里攥着颗野杨梅,小脸红扑扑的,已恢复了往日的鲜活。林悦站在院门口望着,见签到簿的最后一页,那只蝴蝶正落在紫苏花上,翅膀上沾着颗小小的露珠,像把夏日的暑气,都酿成了清甜的盼头。
日头往西斜了些,热风里总算掺了点凉意。林悦把晒好的藿香和紫苏叶收进竹篮,刚要往药柜里归置,就见妞妞的几个小伙伴扒着院门框往里瞅,手里的野杨梅红得晃眼。
“林姐姐,妞妞醒了吗?”最大的男孩壮壮踮着脚问,裤腿还沾着瓜地的泥,“我们把最红的杨梅都留着了。”
林悦笑着朝他们招手:“进来吧,她刚醒,正念叨你们呢。”话音刚落,几个孩子就像小麻雀似的涌进来,壮壮小心翼翼地把杨梅放在石桌上,颗颗都用桐叶包着,怕被晒坏了。
屋里传来妞妞的笑声,王婶牵着她走出来。小姑娘换了身干净的花布褂,脸蛋还有点红,看见小伙伴手里的杨梅,眼睛亮得像沾了露水的星星。“我娘说,是林姐姐的药草救了我。”她仰着小脸,往林悦手里塞了颗最大的杨梅,“这个给你,最甜的。”
林悦咬了口杨梅,酸甜的汁水顺着喉咙往下淌,刚压下去的暑气又散了些。签到簿在石桌上轻轻翻开,页面上的蝴蝶旁边,多了几个围着杨梅篮子的小身影,底下写着:【孩童的谢礼,是带着土气的甜】。
“林丫头,你看这是啥?”王婶忽然从兜里掏出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块巴掌大的粗布,上面用红线绣着个歪歪扭扭的草药图案,“妞妞说要给你绣个护身符,针脚糙得很,你别嫌弃。”
布包上的草药叶子绣得像紫苏,花却绣成了红色,显然是孩子凭着记忆瞎画的。林悦摸了摸布面,线头虽有点松,却带着妞妞手心的温度,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真好看,我要挂在药箱上。”
正说着,李伯扛着锄头从瓜地回来,竹篮里装着几个嫩南瓜,碧绿地泛着光。“刚摘的,给孩子们熬南瓜粥吃。”他把南瓜放在石桌上,看见石盘里的杨梅,忽然一拍大腿,“我昨儿晒了些甘草,泡杨梅水最解腻,我去拿来!”
小萤抱着签到簿跟在李伯后面跑,回来时举着页面喊:“林姐姐你看!李爷爷的甘草画被成小太阳啦!”纸上果然画着根甘草,旁边绕着圈金光,底下标着【甘能缓急,甜可养心】。
王婶在灶房忙活起来,南瓜粥的甜香混着甘草的清甘漫出来。孩子们围坐在石桌旁,你一颗我一颗分着杨梅,妞妞把自己的那颗塞给林悦:“林姐姐吃,你救了我,该吃最甜的。”
林悦把杨梅放进嘴里,忽然觉得这酸甜里裹着的,不只是果子的味,还有孩子们凑在一块儿的热闹,是王婶纳鞋底时的专注,是李伯往灶膛里添柴的声响。签到簿的最后一页,蝴蝶翅膀上的露珠正往下滴,落在紫苏花上,晕开一小片水渍,旁边新添了行字:【暑气会退,甜味会留,就像日子里的暖,总比苦多】。
暮色漫上来时,孩子们揣着王婶给的南瓜饼回家了,妞妞临走时还回头喊:“林姐姐,明天我们还来给你送草药!”林悦望着他们蹦蹦跳跳的背影,手里的粗布护身符被晚风拂得轻轻晃,像在应和着什么。
她低头翻开签到簿,见最后画着个小小的药箱,上面挂着妞妞绣的护身符,旁边的紫苏藤上,蝴蝶正停在新开的花上,翅膀上的露珠映着星光,把夏夜的黑,都染成了淡淡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