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刻着“长”字的徽章,被百草用一根细细的银链穿起,贴身戴在了脖子上。微凉的金属贴着皮肤,仿佛一个无声的誓言,时刻提醒着她那份沉甸甸的认可和期待。选拔赛的喧嚣渐渐平息,日常训练重回正轨,但松柏道馆的空气里,却悄然流动着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气息。
长安教练依旧没有正式回归教练席。他像一道沉默的影子,时而出现在道馆的角落,时而消失数日。但他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了。他不再仅仅是在百草遇到瓶颈时才出声指点,而是开始更系统地介入整个团队的训练。
他的方式依旧严苛。一个步伐不标准,全组重来;一个发力点错误,加练百遍。呵斥声依旧冷硬,不容置疑。但弟子们渐渐发现,长安教练的严苛背后,是惊人的精准和效率。他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他制定的计划虽然残酷,却能让人的实力在短时间内肉眼可见地提升。更重要的是,他虽严厉,却极为公正,对事不对人,且自身实力超群,令人信服。
若白师兄则更多地承担起了战术分析和心理疏导的角色。他会将长安教练那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训练要求,拆解成更容易理解的步骤,耐心讲解其中的原理和对实战的帮助。他像是沉稳的舵手,而长安,则是推动船只破浪前行的强劲风帆。两人一静一动,一温一厉,竟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补与默契。
百草是这种变化最直接的感受者。她依然是长安教练重点关注的对象,承受着最大强度的训练压力。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被动地承受和恐惧。她开始主动去思考他每一个指令背后的深意,努力将若白师兄的战术思维与长安教练的技术要求融合贯通。
训练间隙,她偶尔会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练,为什么这个组合腿法必须衔接侧滑步?直接前冲会不会更快?”
长安会冷冷地瞥她一眼,语气不耐,却还是会解释:“前冲重心前倾,容易被抓反击。侧滑保持平衡,预留变招空间。你的脑子不会转弯吗?”
虽然话不好听,但百草总会认真记下,在下次训练中刻意体会,果然受益匪浅。
她也不再害怕与他目光接触。有时,当她完美地完成一个高难度动作,或是突破了某个极限时,她会下意识地看向他。有时,会撞上他未来得及移开的、带着审视与一丝极淡认可的目光。每当这时,百草的心跳都会漏跳一拍,随即涌起一股更强大的动力。
一种无声的、积极的循环逐渐形成。百草的飞速进步,似乎也在悄然影响着长安。他依旧惜字如金,脸色冷峻,但百草敏锐地感觉到,他周身那种生人勿近的戾气,在慢慢淡化。他停留在道馆的时间越来越长,偶尔,在指导年幼弟子时,虽然他依旧板着脸,动作却会不自觉地放缓、放轻。
一天傍晚,百草加练结束后,发现自己的水杯空了。她正想去接水,却看见长安教练站在饮水机旁,手里拿着他自己的黑色保温杯。百草脚步一顿,有些犹豫。
长安接完水,侧头看到她,眉头习惯性地蹙起,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将自己的保温杯递了过来,然后转身走向器械室。
百草愣愣地接过还带着他掌心余温的杯子,打开杯盖,里面不是水,而是温度刚好的、带着淡淡草药香的参茶。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酸酸软软,暖意蔓延全身。
全国大赛的日期日益临近,紧张的气氛再次笼罩下来。训练强度有增无减。但这一次,百草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期待。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后,有若白师兄的运筹帷幄,更有长安教练这座沉默而强大的靠山。
夜晚,百草抚摸着胸口的徽章,望着窗外的明月。她不再去纠结长安教练何时会彻底卸下心防,也不再为过去的隔阂而焦虑。她只知道,他们正朝着同一个目标并肩前行。一条由汗水、严苛、无声的关怀和共同的梦想铺就的道路,正在他们脚下延伸。
全国大赛,将是她证明自己的舞台,也将是检验这份崭新关系的第一块试金石。她期待着,在那片更广阔的赛场上,与他一起,迎接新的挑战。
(第三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