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绑匪是谁了?”陈建国猛地站起身,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宸身上。
林宸却没有立即回答,他快步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名字:林枫、周凯,然后在中间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林宸的眼神锐利,“林枫提供影视制作专业知识,周凯负责音频处理,但还缺一个人——数字技术专家,负责深度伪造和网络操纵。”
赵思妍立即接话:“我追踪过那个VpN的使用模式,使用者确实表现出分裂的人格特征——有时极其谨慎,有时又大胆挑衅。这更支持团队作案的假设。”
张猛迫不及待地问:“那第三个成员是谁?”
林宸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名字:楚天明。
“楚天明?”苏晓雯快速在数据库中搜索,“找到了!他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方面的专家,毕业于顶尖大学计算机系,曾因开发面部识别算法获得奖项。更重要的是...”
她调出一份资料:“他也参加了那个‘新媒体创作者论坛’,而且是‘深度学习伪造技术’分论坛的主讲人!”
陈建国立即下令:“立即定位楚天明的住处和工作地点!张猛,你带人去请他来局里配合调查。”
技术科里,赵思妍的团队有了新发现。
“陈队,来看这个。”赵思妍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流,“我们监测到,就在我们开始调查楚天明的同时,网络上关于此案的讨论出现了异常波动。”
屏幕上,无数数据流如同潮水般涌动。赵思妍操作了几下,将其中一部分标红突出。
“这些是机器人和水军账号。”她解释道,“我们开发了一套识别系统,可以基于账号行为模式判断其真实性。”
林宸注视着那些被标红的数据流:“数量有多少?”
“惊人得多。”赵思妍调出统计图,“在关键时间节点,比如每段视频发布后、‘耳扒君’爆料后、以及星耀传媒黑材料泄露后,机器账号的活跃度会瞬间飙升,带动真实用户的讨论方向。”
她放大其中一个时间点:“看这里,在某大V发布质疑警方能力的微博后3分钟内,出现了超过2万个几乎完全相同的评论,内容都是‘警察无能,还小艾公道’。”
苏晓雯补充道:“这些账号大多是新注册的,或者长期不活跃突然复活,行为模式高度一致——先转发几个热门话题,然后迅速切入到本案讨论中。”
“能追踪到源头吗?”陈建国问。
赵思妍摇头:“它们来自多个不同的网络服务商和云服务器,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分布式操作。但...”
她停顿了一下,调出另一个界面:“我们发现所有这些账号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都会访问同一个看似无关的天气预报网站。”
“天气预报网站?”张猛疑惑地问。
“是的,表面上是个普通的天气预报站,但实际上...”赵思妍操作着键盘,“它的代码中隐藏着一种指令系统。机器账号通过访问特定页面获取指令,然后按照指令执行任务。”
林宸的眼睛亮了起来:“就像是数字时代的密写术。”
“没错。”赵思妍点头,“更巧妙的是,指令是通过页面元素的大小、颜色、排版等微小变化来传递的,普通人根本不会注意。”
技术团队尝试破解这个指令系统,但发现它采用了自适应加密方式,密钥每小时变换一次,极难破解。
---
就在技术科全力破解水军系统的同时,张猛带人赶到了楚天明的住所,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房间收拾得很干净,但没有匆忙离开的痕迹。”张猛通过电话汇报,“电脑硬盘被拆走了,找不到任何纸质文件。邻居说昨天还见过他,没什么异常。”
陈建国脸色凝重:“看来绑匪确实在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
林宸却若有所思:“不一定是在监视我们,也许是在监视网络动态。”
他转向赵思妍:“那些水军账号,除了带节奏外,有没有监测警方动向的行为?”
赵思妍立即进行分析,很快有了发现:“有!部分账号会定期搜索与本案相关的关键词,包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林枫审讯’等。搜索结果会被记录并发送到一个加密邮箱。”
“能截获这些数据吗?”
“已经在尝试,但加密很复杂。”赵思妍回答,“不过我们发现了另一个规律——这些监测行为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下一次将在8分钟后。”
陈建国立即部署:“好!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差。张猛,你带人假装去星耀传媒进行二次调查,制造动静。思妍,你监测水军系统的反应。”
果然,8分钟后,当张猛带队大张旗鼓地前往星耀传媒时,水军系统立即有了反应。多个账号开始发布“警方再次调查星耀传媒,疑似取得突破”的内容。
“他们上钩了!”赵思妍兴奋地说,“系统记录了这个‘情报’,并标记为高优先级。”
林宸冷静地分析:“这说明绑匪确实很关注我们对星耀传媒的调查方向。为什么呢?”
苏晓雯突然想起什么:“我记得小艾的朋友小雨说过,小艾在调查网红行业黑幕时,特别关注了一家叫‘星耀传媒’的公司。”
“但我们现在知道,星耀传媒可能只是烟幕弹。”林宸沉思道,“除非...”
他猛地抬头:“除非绑匪希望我们相信星耀传媒是烟幕弹,而实际上他们确实与星耀传媒有关!”
这个反转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陈建国皱眉:“你是说,绑匪在玩双重心理战术?”
“正是。”林宸点头,“他们先引导我们怀疑星耀传媒,再引导我们怀疑这种引导本身,让我们认为星耀传媒是无辜的。但实际上,真相可能就藏在最明显的地方。”
技术科的另一个发现支持了这个假设。
“陈队,我们破解了部分加密日志。”一个年轻技术员汇报,“发现星耀传媒的数据操作中,有一个管理员账户的权限异常之高,可以绕过所有安全监控。”
“账户所有人是谁?” “账户注册信息是假的,但通过登录地点分析,我们发现它经常从两个地点登录:一个是星耀传媒办公室,另一个是...”技术员顿了顿,“楚天明的住所。”
所有的线索终于串联起来了。
楚天明作为技术专家,很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星耀传媒的高级权限,在进行数据操纵的同时,也监视着公司的一举一动。当小艾的调查快要触及真相时,他与其他两人合谋策划了这起绑架案。
“但动机呢?”陈建国问,“如果只是为了掩盖数据造假,没必要搞出这么大动静。”
林宸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就是最关键的问题。绑架、舆论操纵、深度伪造...如此复杂周密的计划,绝对不只是为了掩盖公司的不法行为。”
就在这时,苏晓雯接到了网监部门的紧急电话,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陈队,不好了!”她挂断电话,声音颤抖,“那个‘真相文件’已经在暗网全面泄露了,现在正以极快的速度向普通社交平台扩散!”
赵思妍立即监测网络动态,发现水军系统正在全力推动文件的传播,力度远超之前任何一次操作。
“他们提前了计划!”林宸断言,“因为我们发现得太快,打乱了他们的节奏,所以他们不得不提前行动。”
陈建国立即下令:“全力追踪文件传播路径,尝试阻断!技术科继续破解水军系统的指令机制!张猛,加大搜查力度,一定要找到楚天明!”
会议室里顿时忙成一团。在喧嚣中,林宸却静静地站在白板前,凝视着那个巨大的问号。
突然,他拿起笔,在问号旁边写下两个字:“测试”。
“你说什么?”陈建国注意到他的举动。
林宸转身,眼神异常明亮:“这一切可能只是一场测试。测试舆论操纵技术的效果,测试司法系统的反应,测试社会大众的盲从性...”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沉重:“为某个更大的计划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