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骄阳炙烤着龙鳞城外的淮水码头,但比天气更热的,是码头上热火朝天的景象。十二艘新下水的海船正在同时装卸货物,搬运工的号子声、监工的吆喝声、商贩的叫卖声交织成一片繁华的交响。
苏飞站在新建的三层望楼之上,看着眼前这番景象,不禁感慨万千。就在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萧条,如今却已是商贾云集。来自交州的稻米、天竺的香料、扶南的象牙堆积如山,等待转运各地。
苏校尉,这是本月的货单。新任度的支司主事捧着厚厚的账册前来禀报,共计入库粮食一万二千石、药材八百担、铜铁三千斤,还有各色珍奇货物价值约三万贯。
苏飞接过账本,仔细翻阅。在新式记账法的帮助下,所有货物往来都一目了然。他特别注意到一个数字:本月仅琉璃器一项,就获利八千贯。
琉璃工坊现在产量如何?苏飞问道。
回校尉,三座工坊日夜不停,月产琉璃器两千件。交州来的商人说,这些琉璃在天竺可以卖出十倍的价格。
正说话间,一艘特别的帆船驶入码头。这艘船的造型与中原船只迥异,船头雕刻着象头,船帆上绘着神秘的图案。
是羯陵伽的商船!码头上有人惊呼。
羯陵伽是天竺东海岸的一个古国,以盛产珍珠和宝石闻名。船刚靠岸,一个皮肤黝黑、裹着头巾的商人就在通译的陪同下走上码头。
我找龙鳞城主事。商人用生硬的汉语说道,我要谈一笔大买卖。
苏飞立即迎上前去。经过通译转述,他了解到这位名叫达摩的商人,想要用珍珠和宝石交换龙鳞城的琉璃和水泥。
水泥?苏飞有些意外,阁下要水泥何用?
达摩通过通译解释,羯陵伽正在修建一座神庙,需要最坚固的材料。他听说龙鳞城的水泥比石头还硬,特意远道而来。
水泥可以交易,但数量有限。苏飞谨慎地回答,每月最多供应一百桶。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一桶水泥换十颗珍珠,一件琉璃器换一块宝石。这笔交易让龙鳞城获得了价值五千贯的珍品。
就在海上贸易蒸蒸日上时,龙鳞城内的工坊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陶老的指挥下,水泥工坊已经扩建到原来的三倍大小。十二座新式窑炉日夜不停地运转,月产水泥达到了一千五百桶。更令人惊喜的是,工匠们改进了配方,研制出了一种更耐水的水泥,特别适合修建码头和水坝。
琉璃工坊的进步更加惊人。在陆炎的指导下,工匠们不仅掌握了彩色琉璃的制作技术,还研制出了透明的平板琉璃。这种琉璃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
主公,这是用新方法制作的琉璃镜。陶老献宝似的呈上一面镜子。
陆炎接过镜子,只见镜面光洁如银,照人毫发毕现,比传统的铜镜清晰十倍不止。
陆炎赞叹道,立即扩大生产。这种镜子,一面至少价值百贯。
除了水泥和琉璃,龙鳞城的军工作坊也迎来了大发展。在新式记账法的帮助下,工匠们精确计算出了每件武器的成本,通过改进工艺,将弩箭的造价降低了三成,而质量反而有所提升。
这天,荆州使者简雍再次来访。看到龙鳞城的变化,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陆将军,这...这真是奇迹啊!简雍参观完工坊区后感叹道,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如今却成了聚宝盆。
陆炎笑道:简先生过奖了。不知玄德公对上次送去的马具可还满意?
满意,十分满意!简雍连连点头,云长将军试用后赞不绝口,说有了这些马具,骑兵战力可提升三成。我主特意命在下再订购两千套。
好说。陆炎爽快答应,不过这次,我想用马具换些别的。
将军想要什么?
战马。陆炎直视简雍,我要五百匹荆州良马。
简雍面露难色:这个...战马是军用物资,恐怕...
陆炎早有准备:我用改良马具的制造技术来换。有了这个技术,玄德公想造多少马具都可以。
这个条件让简雍动心了。经过一番磋商,双方达成协议:龙鳞城提供马具制造技术,荆州提供五百匹战马和两千石粮食。
就在与荆州达成交易的同时,江东的船队也带来了好消息。
主公,周都督病情好转了。诸葛瑾亲自前来报喜,多亏了将军送去的药材。
陆炎欣慰地点点头:公瑾安康,实乃天下之幸。不知吴侯对上次提议的联合水军演练有何看法?
诸葛瑾笑道:吴侯已经同意了。下个月,江东水军将派十艘战船前来,与淮泗营进行联合演练。
这个消息让龙鳞城上下振奋不已。与江东水军的联合演练,不仅意味着军事合作的深化,更代表着联盟关系的巩固。
八月初,龙鳞城迎来了开埠以来最繁忙的一个月。码头上同时停泊着来自交州、羯陵伽、江东和荆州的船只。仓库里的货物堆积如山,新设立的市集人声鼎沸。
这天,陆炎在鲁肃的陪同下巡视市集。只见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有卖交州水果的,有卖天竺香料的,有卖江东海盐的,还有卖荆州漆器的。更有些小贩在叫卖龙鳞城特产的琉璃饰品和小面镜子。
主公,您看。鲁肃指着一处人群拥挤的摊位,那是新开的银号,专门兑换各国钱币。
陆炎走近观看,只见银号门前挂着醒目的牌子,上面标注着各种钱币的兑换比例。最显眼的是龙鳞通宝,因为成色足、重量准,最受商人欢迎。
现在每日经过龙鳞城的商队有多少?陆炎问道。
鲁肃如数家珍:固定商队有十二支,来往商船日均三十艘。根据度支司统计,上月贸易总额超过十万贯,抽税获利就达八千贯。
这个数字让陆炎都感到惊讶。要知道,就在半年前,龙鳞城全年的税收也不过这个数目。
贸易的繁荣带来了滚滚财源,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这日,审计司发现了一桩蹊跷的案件:一批本该运往交州的琉璃器,在途中被调包成了劣质品。
主公,这是明显的内部作案。审计司主事禀报道,能够接触这批货物的,只有仓库的五个管事。
陆炎下令彻查。在新式记账法和严格的出入库记录帮助下,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仓库副管事赵贵。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赵贵供认不讳。原来他被曹操的细作收买,专门在货物中做手脚,破坏龙鳞城的商业信誉。
拖出去,斩首示众。陆炎毫不留情,传令下去,今后再有贪赃枉法、通敌叛国者,一律严惩不贷!
这件事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陆炎借此机会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在各个关键岗位设立监督机制,确保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九月来临,龙鳞城的海上贸易迎来了又一个高峰。这支由二十艘海船组成的船队,装载着龙鳞城最精美的琉璃器、最坚固的水泥、最锋利的武器,以及荆州提供的丝绸、江东提供的瓷器,扬帆远航。
这一次,船队的目的地更加遥远——他们要穿过马六甲海峡,前往更西方的国度。
这一次航行可能需要半年时间。苏飞向陆炎辞行时说道,但若是成功,我们将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贸易路线。
陆炎亲自为船队送行:记住,你们带去的不仅是货物,更是龙鳞城的信誉。平安归来,就是最大的成功。
船队启航后,陆炎将注意力转向了内部建设。有了充足的财源,他开始实施一系列早就规划好的项目:修建新的学堂、扩建医馆、改善民居...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开始在龙鳞城推行义务教育。
从明年起,所有六至十二岁的孩童,必须入学读书。陆炎在议事厅宣布,学费由官府承担。
这个决定遭到了部分守旧官吏的反对,认为这是浪费钱财。但陆炎力排众议:今天的投入,明天将会百倍回报。一个识字的人,创造的价值十倍于文盲。
在陆炎的坚持下,龙鳞城建立了三所新学堂,聘请了二十位先生。教材是陆炎亲自参与编写的,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还增加了算学、地理等实用知识。
十月金秋,龙鳞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不仅是粮食丰收,财政也创下了新高。度支司的报表显示,本月财政收入达到了一万五千贯,创下历史记录。
看着这份报表,陆炎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龙鳞城终于走出了经济困境,建立起了一个稳固的财政体系。
然而,他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财富的增加,新的挑战也会接踵而至。北方的曹操绝不会坐视龙鳞城壮大,周边的势力也会因为利益而改变态度。
但无论如何,龙鳞城已经在这场经济战争中赢得了第一回合。有了充足的财源,有了稳固的联盟,有了先进的管理体系,这座曾经岌岌可危的城池,已经成长为谁都不能小觑的力量。
当冬天的第一场雪飘落时,龙鳞城的仓库里堆满了粮食,银库里装满了钱财,工坊里忙碌不停,学堂里书声琅琅。这一切都在向世人证明:财源滚滚而来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一个崭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