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剥之,无咎。
绿星基金会的资金还是太少啊,高愚不禁期待绿星药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
这几年镇里支持蔬菜大棚建设,收入二三万元的已经超过外出打工收入。甚至农村忙时用工一天也达到50元以上。聊天时舅妈说,咱乡上卖东西“下货”,其他地方都不行。咱家的韭菜好,卖一块五一斤,赶其他地方集时卖不动,咱乡集上净挑好的买,不好的卖不动。
然而高愚看到的农村并非所有的事物都非常美好,小时候在田边经常看到的野菜野草,消失了。
20世纪40年代,许多国家对ddt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人们也把ddt作为减少或消除虫害的突破性成果。这种由德国人在1874年发明的价格便宜的农药非常有效,能够杀灭蚊子、科罗拉多甲虫等多种害虫。1955年卡逊读到有关ddt的最新研究成果后,她确信ddt对整个生态网造成的危害被人们忽视得太久了。
1958年,她与《纽约人》杂志签约,准备为这本杂志撰写一系列文章,并完成一本关于杀虫剂危害生态环境的书。在以后的4年中,她陆续发现了随意喷洒ddt等其他杀虫剂和除草剂危害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的大量证据。卡逊还在研究中发现,一些证据表明人类的癌症与一些杀虫剂有关。1960年,就在她完成了癌症与杀虫剂关系的资料收集之后,她不幸患了乳腺癌。在乳房切除手术后不久,她的体内又出现另外一个肿瘤,为了环保事业她必须与时间赛跑,以完成她的研究。
1962年,《纽约人》杂志发表了她基于这项研究的首篇文章,这就是《寂静的春天》前言。文章一经发表就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公众对政府纵容一些农药公司危害生态环境而义愤填膺。而农药公司的第一反应,是企图通过起诉《纽约人》杂志而封住卡森的口,一场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博弈揭开了序幕。
1963,总统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公布了杀虫剂问题的报告,事实证明了卡逊的正确论断,致命的化学品确实在污染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大规模使用,政府的一些委员会邀请她作证,并接受了她关于生命是相互联系的观点。此后,许多公司杀虫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受到严格的控制乃至禁用。
令人遗憾的是,卡逊未能看到她所付出的努力,对此后人类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在《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几个月,她的健康全面恶化。
《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改变了世界,但在中国则尚未认识到这一点。
应该是八六或八七年刚入夏的时候,母亲因为身体不适,便吩咐周末回家的高愚代她为玉米地打农药。那天天气很好 ,也没有什么风,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但在中午吃完饭后,休息时把吃下的饭又都吐了出来。相对来说,大棚内反季节作物的农药使用量要比农田多上几倍。
因而,高愚更希望能推广蒋高明先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