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芙将与苏婉的会面地点,选在了炼制室外临时清理出的小客厅。
这里没有精致的装饰,只有一张老旧的金属桌和两把椅子,空气中还残留着炼制室飘来的淡淡焦糊味。
她甚至没来得及换下身上的工装——深灰色的布料上沾着不少灵能灼烧的黑痕,袖口还破了个小口,露出里面包扎伤口的白色纱布。
连日的熬夜与反复炸炉的消耗,让她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眼下的乌青如同墨晕般清晰,唯有一双眼睛,在疲惫中仍透着几分坚韧。
苏婉推门进来时,第一眼便看到了这样的林芙。
她心中最后一丝因“非正统出身”而起的轻视,瞬间烟消云散。
作为在灵师领域深耕数十年的专家,苏婉见过太多为研究拼命的人——有人为突破瓶颈闭关数月,有人为调试灵器不眠不休,但像林芙这样,明明有着上将夫人的身份,却甘愿泡在满是危险的炼制室,将自己逼到如此狼狈境地的,她还是第一次见。
那份对目标的执着,让苏婉心中涌起强烈的共鸣,取而代之的是同为研究者的尊重与动容。
“林女士,冒昧前来打扰,实在抱歉。”
苏婉主动走上前,目光掠过林芙手边尚未收拾的灵材清单,语气温和得如同对待多年好友,“我今日来,是真心想向您请教——关于‘三元调和石’中,几种不同属性能量达成完美共鸣的关窍。
我回去后按照您的思路尝试了三次,却始终无法像您炼制的那样,让水火、土石等相斥能量如此和谐稳定地共存。”
林芙靠在椅背上,疲惫地揉了揉发胀的眉心。
她本就不是藏私之人,更何况苏婉的提问恰好触碰到她熟悉的领域。
她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缓了缓神,便将自己的理解缓缓道来:
“其实关键在于‘能量频率’。
每种能量都有自己的波动频率,就像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调。
现行体系强调用精神力‘控制’或‘融合’,本质上是强行将不同频率的能量捏合在一起,时间久了自然会冲突。
而我做的,只是找到它们之间能相互呼应的‘基础频率’,用引导代替压制,让它们自发地形成共振。”
她刻意避开了银镯的存在,只将这一切归结为自己在炼制中摸索出的感悟。
可即便如此,这番话也让苏婉听得极其认真——她时而蹙眉低头,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能量波动的轨迹;时而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恍然大悟的光芒。
苏婉忽然意识到,林芙的思路与迦南星域现行灵师体系完全不同:现行体系追求“掌控力”,用强大的精神力主导能量;而林芙的方法,更像是一种古老的“沟通”——放下主导者的姿态,去倾听能量本身的“意愿”,再顺势引导它们达成平衡。
“引导……频率……共鸣……”苏婉喃喃地重复着这几个词,眼中的光亮越来越盛,甚至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音
“我明白了!我之前一直执着于用精神力‘揉合’能量,就像用蛮力拧麻花,却忘了每种能量都有自己的‘性格’——火属性能量暴躁,水属性能量柔和,强行捏合只会让它们互相排斥!林女士,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两人就坐在这充斥着焦糊味与残余能量波动的小客厅里,一聊便是两个多小时。
林芙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对“能量频率”的理解,从如何感知细微波动,到如何调整引导方式
苏婉也拿出了自己的压箱底经验——她结合多年炼制大型能量护盾的经历,提出了“分层次建立能量缓冲带”的建议,虽然未必能直接用于林芙的“双极护灵晶”炼制,却让林芙意识到,或许可以在异兽灵核与本源灵矿之间,加入一层“过渡频率”的能量介质,以此降低两者的冲突。
直到通讯器响起,提醒苏婉有灵材验收的工作,两人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交流。
苏婉起身时,特意对着林芙深深鞠了一躬:“林女士,今日的交流让我受益终身,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若后续您在炼制上有任何需要,尽管找我。”
说完,才带着满脑子的新思路,脚步轻快地离开。
送走苏婉,林芙没有休息,转身便回到了炼制室。
她走到伤痕累累的“山河鼎”前——鼎身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裂纹,鼎口还残留着上一次炸炉时的焦黑痕迹。
她盯着鼎身,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频率”“共鸣”这两个词,之前因多次失败而混乱的思路,竟渐渐清晰起来。
林芙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将精神力缓缓沉入手腕上的银镯。
银镯内部储存着她十一次炸炉的完整记录,此刻,那些混乱的能量波动、崩溃的符文轨迹,如同电影般在她的意识中重现。
林芙没有急着分析失败原因,而是放慢感知速度,一点点捕捉能量流动的每一个细节——她看到火属性能量的狂暴冲击,看到水属性能量的节节败退,看到本源灵矿的稳定能量被异兽灵核的凶戾气息撕裂……
就在她即将放弃,准备退出感知时,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突然闯入意识——那是在第十次炸炉时,几种核心能量符文即将达到崩溃临界点的瞬间,火、水、土、灵核、本源矿五种能量,竟偶然产生了一次极其短暂的同步震颤!
那震颤的频率极低,几乎被周围杂乱的能量波动淹没,却异常稳定,就像不同乐器在杂乱演奏中,突然奏响的一个和谐音符。
就是这个!
林芙猛地睁开眼,苍白的脸上瞬间涌现出一抹激动的红晕,连眼底的乌青都仿佛淡了几分。
她找到了!她终于找到了维系“双极护灵晶”中生命能量与空间能量平衡的关键——那转瞬即逝的“共鸣频率”!
林芙几乎是立刻扑到演算台前,抓起灵纹笔在纸上飞速书写。
她一边回忆着银镯中捕捉到的“共鸣频率”,一边计算着“过渡能量介质”的属性参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安静的炼制室里格外清晰。
她忘了手背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忘了胃里传来的饥饿感,甚至忘了窗外的天色早已从黄昏变成深夜。
炼制室里,焦糊味依旧弥漫,但一种名为“希望”的气息,正从林芙笔下的演算公式里、从她眼中闪烁的光芒里,悄然升腾、扩散,一点点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