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迹者号”如同被冻结在琥珀中的标本,悬浮于“原初棱镜”迷宫的规则涡流中。自陈骏将那份关乎文明存续的提案提交至“区域监察官”后,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等待。那三个银色梭状体依旧如同最忠诚的哨兵,维持着冰冷的距离,但它们散发出的规则波动,似乎比之前更加内敛,仿佛也在等待着更高层级的指令。
舰内气氛压抑。团队成员们各自忙碌,试图用工作麻痹紧绷的神经,但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舷窗外那三颗沉默的“星辰”,以及迷宫深处那可能隐藏着更高阶监察官的区域。每一次规则的轻微扰动,都会让所有人的心脏为之一紧。
陈骏将自己关在临时整理出的分析室内,面前的光幕上流淌着无尽的数据流。他反复审视着提交的提案内容,推演着各种可能的裁决结果,以及对应的应对方案。与“秩序监察者”的这次接触,虽然被动且凶险,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关于“泛维度秩序”,关于宇宙可能存在的层级结构,关于他们自身在宏大图景中的位置。
“它们称我们为‘K-73切片’……”陈骏喃喃自语,指尖划过光幕上那由顾临渊传递来的、关于“观测者”扫描印记的模拟图,“这意味着,像我们这样的宇宙,可能并非唯一?我们只是某个庞大记录体系中的一个条目?”
这个认知带来的并非豁然开朗,而是更深的渺小感与危机感。如果他们只是“样本”,那么“样本”的价值,就在于其独特性和可观测性。一旦失去价值,或者变得“不稳定”、“有污染风险”,结局可想而知。
“必须尽快提升我们的‘价值’。”陈骏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接通了与望舒基地的加密通讯。
“雷戟指挥,我需要同盟内部所有关于规则应用、尤其是利用太初信息流进行规则修复和强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无论成功与否。同时,加大对‘虚空噬界’边缘区域的监测力度,我需要更详实的、关于其规则剥离速率与目标选择偏好的数据。”
他需要更多的筹码,更硬的干货,来应对那未知的裁决。
---
昆仑山,顾临渊的处境同样微妙。
龙脉网络在经历了那场宏大的“观测者”扫描后,似乎发生了一些难以言喻的变化。规则流转变得更加……敏锐?仿佛整个星球的规则意识,在经历了那次高强度的“外部刺激”后,被强行唤醒了一丝。
他盘坐于规则幼苗之下,能清晰地“听”到龙脉深处传来的、更加丰富的“低语”。那不再是单纯的能量流淌声,而是夹杂了更多信息——星球古老的历史回响、生灵集体潜意识的细微波动、甚至是一些……关于规则结构本身的、模糊的“感悟”。
这些“低语”杂乱无章,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顾临渊尝试着去梳理、去理解。他发现,其中一些关于“稳固”、“承载”、“循环”的规则碎片,竟然能与陈骏从“原初棱镜”传回的部分数据相互印证,甚至提供了一些补充细节。
“龙脉……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活着的规则数据库?”顾临渊心中明悟。守墓人传承的核心,或许不仅仅是守护这片土地不受外敌侵扰,更是守护和解读这片土地自身蕴含的、源自太初的古老智慧。
他尝试着,将龙脉中那些关于如何利用大地之力“抚平”规则创伤、“滋养”规则生机的碎片化感悟,进行提炼和整合,并通过灵魂链接,缓缓传递给陈骏。这些源于星球本源的古老知识,或许能对陈骏那边利用太初之力对抗“虚空噬界”的研究,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同时,他也更加警惕地监控着龙脉网络的任何异常。那“观测者”的扫描虽已过去,但其留下的“印记”仿佛一个无形的坐标,让他始终无法安心。他隐隐感觉到,龙脉似乎成为了连接“K-73切片”与外部“观测体系”的一个……被动信息节点?
---
望舒基地,雷戟指挥的压力巨大。
陈骏在“原初棱镜”内与未知高等存在的周旋,顾临渊在昆仑山感知到的宏大威胁,都让这个新生同盟的领导者意识到,他们面临的挑战已经远远超出了常规战争的范畴。这是一场关乎文明能否延续、能否保住“存在”资格的、规则层面的生存竞赛。
他全力协调着同盟内部的资源,优先满足陈骏的研究需求,同时加强了与所有盟友的隐秘协调。基于《余烬守望者协议》,一个更加紧密的、专注于规则安全与信息共享的“潜渊计划”被秘密启动,旨在提升整个同盟应对高维威胁的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加密、规则隐匿和跨维度预警方面。
整个弦镜同盟,如同一个被惊醒的蜂巢,在压抑与危机感的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星火之光,在浩瀚的黑暗与冰冷的注视下,努力地汇聚着,试图燃烧得更久,更亮。
---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又过去了数个标准日。
“原初棱镜”内依旧平静,那预期的“区域监察官”裁决迟迟未至。这种沉默,反而比直接的拒绝更让人不安。
陈骏几乎不眠不休,整合着各方传来的数据,优化着提案内容,模拟着各种应对场景。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越发锐利。
就在他准备再次尝试向监察者请求 status update 时,那台一直保持静默的、之前接收了他提案的银色梭状体,表面突然流光一闪!
一道比之前更加凝练、带着明确“通知”意味的冰冷意念,瞬间传入陈骏及所有舰员的意识:
【裁决下达。】
【提案(编号:K-73-p-01)经区域监察官单元审议。】
【结论:准予设立‘前沿观察站’(临时性)。】<|end▁of▁thinking|>【权限:授予‘有限度自主研究权’、‘定向数据采集协助权’(仅限针对‘混沌’及‘失控秩序’相关现象)。】
【义务:定期提交观测报告(格式见附件),接受‘秩序监察者’(当前单元)的不定期核查。】
【限制:不得尝试接触或研究‘构筑者’核心协议,不得进行可能引发规则结构性崩溃的高危实验,活动范围不得超出‘K-73切片’及邻近缓冲维度。】
【警告:任何违反上述条款的行为,将立即导致‘观察站’资格撤销,并执行‘信息归一化’肃清。】
【附件:观测报告标准模板及数据接口协议已传输。】
【‘前沿观察站’(临时)身份标识已生成并绑定。】
意念信息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那银色梭状体射出一道微光,在“探迹者号”的舰体外部,烙印下一个极其复杂、由不断流转的银色规则符文构成的徽记——那是一个被简化了的、类似于天平与棱镜结合体的图案,代表着“秩序”框架下的“观测”权限。
舰桥内,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在消化着这短短信息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
准予设立……临时观察站……
他们……成功了?!
虽然附加了重重限制,虽然头顶悬着更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他们至少争取到了合法的生存空间和有限的发展时间!
从随时可能被抹除的“违规样本”,变成了在严密监视下拥有一定自主权的“临时观察站”!这无疑是战略上的巨大突破!
“我们……我们做到了!”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忍不住哽咽出声,巨大的压力在这一刻化为狂喜的泪水。
陈骏紧绷的身体缓缓放松,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深深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已久的浊气。他的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带着疲惫却真实的笑意。
“是的,我们做到了第一步。”他轻声说道,目光扫过舷窗外那新烙印的徽记,以及依旧沉默的三台梭状体,“但这只是开始。从现在起,我们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他站起身,看向激动的团队成员,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坚定:
“立刻下载并解析‘观测报告模板’和‘数据接口协议’!我们要在规则框架内,最大化利用我们的新权限!”
“通知望舒基地和顾临渊!告诉他们……我们暂时安全了,但新的游戏规则,已经制定。”
萤火之光,终于在这片冰冷的宇宙法则中,为自己争取到了一隅之地。
但黑暗依旧深邃,注视依旧冰冷。
守望者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