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龙国江城,通过加密通讯网络实时关注着事态发展的陈默,在得知北朝延坪岛方向受挫的消息后,几乎是瞬间就做出了向北方提供火炮支援的决定。
这并非完全出于战略考量,更多像是一种“补全装备体系”的技术直觉。
在仔细检索了金手指资料库中关于自行火炮的存档后,陈默意识到,尽管泽尼斯塔尔已经通过扫描波斯装备获取了包括美制m109\/A1型155毫米自行火炮、m110型203毫米自行火炮,苏制2S1“康乃馨”122毫米自行火炮以及北朝自产的m1978“谷山”170毫米自行火炮在内的多种自行火炮数据,但在其装备体系中,确实缺乏一种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高度信息化的自行火炮平台。
金手指资料库中关于m109系列的发展脉络尤为清晰,也是最有价值的。
从早期的A1到美军现役最新的A7 pIm(帕拉丁综合管理),乃至未来计划中的A8型号(2018年开始研制,后因预算超支、技术指标未达标等原因于2024年项目流产),资料一应俱全。
陈默审视着m109A7 pIm的性能参数:基于布莱德利步兵战车的底盘改进,增强了生存力和机动性,火力部分却依然沿用39倍径的m284 火炮,发射普通弹药时射程仅约24公里,即便使用火箭增程弹也难以超过30公里,且依然依赖人工装填。
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战场上,尤其是在面对普遍装备52倍径长身管火炮的对手时,显得尤为吃力。
不过也理解,毕竟美空军过于强大,现在又是经常打治安战,陆军的火力需求并没有那么大。
而计划中的m109A8,则代表了美军试图重拾炮兵优势的努力:换装58倍径的长身管火炮,引入全自动装弹机,目标是实现“速射-机动”(Shoot-and-Scoot)战术的极致化,并集成更先进的车载信息化火控系统,射程和射速都将有质的飞跃。
然而,这个“未来”项目最终夭折于纸面上。
“既然漂亮国人自己都没能用上,那就让泽尼斯塔尔来让‘战争之神’进化吧。”
陈默做出了决定。
m109A8,这个存在于未来蓝图中的型号,无疑是最佳选择。
它不仅能在射程上彻底压制南韩的K9(K9最大射程约50公里,m109A8射程达到70公里,使用特殊弹药可达到100公里),其高度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更是北朝乃至该地区大部分军队都未曾接触过的。
命令随即下达。
一艘正装载着泽尼斯塔尔与波斯方面其他贸易物资,即将抵达北朝南浦港的货轮上,负责押运的马甲迈阿密,接到了指令。
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他在货轮空旷的船舱内,动用其能力,精确地“具现”出了整整一个连的装备:6辆散发着崭新金属光泽的m109A8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以及6辆配套的m992A2野战炮兵弹药补给车。
这些钢铁巨兽静静地矗立在船舱中,其修长的58倍径炮管、棱角分明的数字化炮塔以及车体上未有任何国家标识的深灰色涂装,无不透露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冷峻感。
货轮如期抵达南浦港。
在夜幕和北朝最可靠的内务部队的严密警戒下,这些装备被迅速卸下,并通过重型拖车转运至一处秘密军事基地。
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人员。
北朝炮兵虽然英勇顽强,但对操作如此复杂的、全数字化的自行火炮系统,显然是力不从心。
即便是最精锐的炮兵,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严格培训。
泽尼斯塔尔再次提供了解决方案:由黑日安保公司抽调一支由欧美裔炮兵军官和技术士官组成的顾问团,直接负责该炮兵连的核心操作与指挥;北朝方面则遴选出一批有自行火炮操作经验、政治可靠且学习能力强的官兵,作为副手和学员随队行动。
这支特殊的混编部队被赋予绝密代号“雷神之锤”。
在接下来短暂而高强度的临战磨合中,黑日安保的教官们向他们的北朝同僚展示了什么是信息化炮战的雏形。
从车载的“先进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AFAtdS)的操作,到数字地图、弹道计算机、惯性导航单元与GpS\/INS复合导航系统的使用,再到与无人机侦察单元的数据链协同……每一个环节都让北朝官兵感到震撼。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炮兵作战早已超越了“计算-装填-发射”的简单循环,而是进入了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
在完成了最基本的协同训练后,“雷神之锤”连队开始向预设发射阵地机动。
他们选择的目的地,正是面向延坪岛的狗头半岛反斜面阵地。
反斜面阵地,是炮兵战术中经典的防御与进攻兼备的部署方式。
其精髓在于利用山体或丘陵的背向敌方的一面(反斜面)来遮蔽己方炮兵,使敌方的直瞄火力和大多数间瞄火力因其弹道特性无法有效攻击。
对于延坪岛上的南韩守军而言,他们的K9自行火炮,即使使用最先进的K307“神剑”南韩版制导炮弹或K310底排增程弹,最大射程也仅在50公里左右。
而狗头半岛的这处反斜面阵地,经过精密测算,距离延坪岛恰好约60公里。
这个距离,意味着北朝炮兵可以安然地处于南韩炮兵的有效射程之外,从容地进行瞄准和射击,而南韩方面则只能望洋兴叹。
部队在极端保密的状态下夜间开进。
m109A8优秀的机动性使其能够在北朝简陋的道路网络上稳定行驶。
抵达阵地后,火炮迅速进入预设发射位,利用地形和伪装网进行隐蔽。
m992弹药补给车则停在稍后方的隐蔽位置,随时准备为火炮补充“食粮”。
整个阵地一片寂静,只有夜风吹过山林的低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