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过后,曹子曦陪着甄宓在书房里坐了会儿。她打量着这间书房,只见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从四书五经到诗词歌赋,应有尽有,书架旁还放着一张古琴,琴身上刻着淡淡的竹纹,墙角摆着一盆开得正盛的秋菊,整个书房雅致又清幽,满是书香气息,和甄宓的气质完美契合。
她走到书桌前,目光忽然被桌角的一本兵书吸引了——那是一本《孙子兵法》,书页边缘微翘起,显然是被人翻过的。
曹子曦有些诧异,回头看向正坐在窗边烹茶的甄宓,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宓儿,这兵书……和这满屋的书香气质,好像不太相符吧?你怎么会看这个?”
甄宓闻言,放下手中的茶盏,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本兵书,指尖轻轻拂过书页上的字迹,眼底带着几分笑意:“自然是我特意让彩英去书坊买的。我从小便读四书五经,读得多了,也觉得有些乏味。之前听你说起行军布阵的事,觉得很有意思,便想着看看兵书,也能多懂些你的事,日后跟你聊天,也不至于什么都听不懂!”
曹子曦听完,着实吃了一惊——这就好比一个素来只爱吃甜糕的人,突然要天天吃辣椒,怎能不让人震惊?她一个平日里连刀剑都碰不得的女子,居然会主动去看枯燥的兵书,只为了能跟自己有更多共同话题。
曹子曦的心里又暖又软,却没有追问太多,反而笑着说道:“那太好了!这兵书里的学问深着呢,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我一定好好教你!”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从诗词聊到兵法,从庭院里的秋菊聊到女卫的趣事,气氛温馨又惬意。直到窗外的月色渐渐浓了,曹子曦才猛然想起自己今晚来的正事,收起了玩笑的神色,语气变得认真起来:“宓儿,其实我今晚来,是有件重要的事要跟你说。”
甄宓见她神色严肃,也坐直了身子,眼底带着几分认真:“你说,我听着呢!”
“我大哥(曹昂)已经决定了,让我驻守在无极县,为后续征讨乌桓做准备”,曹子曦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也就是说,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留在无极!”
甄宓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些,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的惊喜:“你是说,往后你都留在无极,不用再回邺城了?”
曹子曦重重地点了点头,又往前凑了凑,握住甄宓的手,她的手掌温暖而有力,让甄宓瞬间安了心,“我打算把我在邺城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无极来,这样也方便我打理,也能更好地为征讨乌桓做准备。只是这些产业涉及的事情太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我需要你帮我打理这些事。”
“我?”,甄宓有些惊讶,下意识地想缩回手,语气里带着几分迟疑,“我可以吗?这些都是你的身家产业,我……我怕我做不好,会给你添麻烦。”
曹子曦却握得更紧了,眼神坚定地看着她:“你可以,而且这件事,我只信得过你,宓儿,我知道你聪明,心思细,这些事你一定能做好的!”
甄宓看着曹子曦眼底的信任,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这种毫无保留的托付,是她从未得到过的。以往在甄家,父亲总说她是女子,不必管家里的产业;嫁给袁熙后,更是连管家的权力都没有。可曹子曦却愿意将自己的身家产业交给她打理,这份信任,比任何情话都让她感动。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激动,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好,曦儿,我答应你。我一定竭尽全力,帮你打理好这些产业,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曹子曦见她答应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我就知道你会答应的。宓儿,你的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很致命”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认真的叮嘱,“你的优点是心太善良,待人真诚,可缺点就是心太软了,容易被人欺负,也容易相信别人。往后你帮我打理产业,打交道的人多是奸猾之辈,你这样的性子,很容易吃亏!”
甄宓自然知道曹子曦的意思,她也明白自己的性子在商场里有多吃亏。她抬起头,看着曹子曦的眼睛,语气里带着几分坚定的决心:“曦儿,我知道我的性子,但我想改变,我想脱胎换骨——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跟上你的脚步,也才能帮你做更多的事,而不是一直让你保护我!”
曹子曦等的就是这句话,她眼底闪过一丝欣喜,握着她的手更紧了:“好!既然你有这个心思,就再好不过了,来之前我还在想怎么劝你呢!那我们就从练武开始。明日起,我来教你武功,先学些防身术,日后再学骑射。这样一来,既能强身健体,也能让你多些自保的能力,不至于被人欺负。”
甄宓用力点了点头,眼底满是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白天跟着曹子曦练武、打理产业,晚上和她一起在书房里看书、聊天,这样的日子,安稳又甜蜜,是她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
两人又聊了许久,从练武的计划聊到产业的安排,从无极的风土人情聊到未来的打算,直到窗外的月色已经升到了中天,曹子曦才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
甄宓送他到院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才轻轻叹了口气,眼底满是笑意。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唇,仿佛还能感受到曹子曦的温度,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暖炉。
回到书房,彩英已经收拾好了桌上的茶盏,见甄宓回来,笑着说道:“小姐,子曦小姐待您可真好,您看您今晚笑了多少次了!”
甄宓的脸颊微微一红,却没有反驳,只是拿起桌上的兵书,翻开第一页——往后的日子,有曦儿在身边,有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生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