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庄园隐匿在层林尽染的秋色深处,高墙电网,气氛森严。陈默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戴着无框眼镜,刻意收敛起平日里的锐利,扮演出一种学者式的沉静与些许倨傲。他驾驶着一辆租来的黑色轿车,缓缓驶近庄园气派的铸铁大门。
门卫室的安保人员眼神锐利如鹰,透过降下的车窗审视着他。陈默递上一张精心伪造的名片——独立学者,顾渊。同时,他看似随意地将那块羊皮纸碎片放在证件旁边。
安保人员的目光在羊皮纸上停留了两秒,瞳孔微不可察地缩了一下。他拿起一个平板电脑,对着羊皮纸扫描了一下,屏幕上闪过一串快速滚动的复杂符号。
“顾先生,”安保的声音没有波澜,“请下车接受安全检查。”
陈默依言下车,配合着接受了金属探测和简单的搜身。他的“钢笔”和衣领通讯器都通过了检查——它们使用的材料和技术都规避了常规探测。
“请跟我来。”另一名安保人员出现,引领他穿过修剪整齐的花园,走向主建筑。陈默能感觉到暗处至少有四道目光锁定在自己身上。
庄园内部装饰极尽奢华,却透着一股冷冰冰的距离感。他们穿过挂满抽象派画作的长廊,来到一扇厚重的、雕刻着繁复花纹的木门前。引领的安保在门旁的电子面板上操作了一下,门无声地滑开。
里面是一个宽敞的圆形大厅,光线昏暗,只有几束聚光灯打在中央的玻璃展柜上,里面陈列着几本摊开的古老手抄本真迹。空气中弥漫着旧书、香料和一种若有若无的、类似檀香的气息。
已经有十几个人分散在大厅里,低声交谈着。他们衣着考究,气质不凡,有男有女,年龄各异。陈默一眼就看到了徐振华!他站在一个展柜前,正与一位白发老者低声讨论着什么,脸上带着惯有的、和煦而疏离的微笑。
陈默的出现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目光在他身上短暂停留,带着审视与好奇。他保持镇定,走向一个无人的展柜,假装专注地研究起里面一本描绘着地狱景象的手抄本。
他的微型耳机里传来李兵压低的声音:“已就位,外部情况正常。小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沙龙似乎就是一场纯粹的艺术鉴赏。人们交流着对中世纪符号、隐喻的理解,言辞高雅,氛围融洽。
但陈默敏锐地察觉到,这些交谈背后,似乎隐藏着另一套语言系统。当有人提到“审判”时,眼神会掠过一丝冰冷;提到“净化”时,嘴角会带上难以察觉的弧度。他们像是在用公开的话题,进行着某种隐秘的确认和交流。
徐振华偶尔会与几个人进行短暂的眼神接触,微微颔首,仿佛在无声地交换着信息。
这时,那位执行理事沈雨晴走了过来。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蓝色套装,妆容精致,笑容得体。
“顾先生,对吗?欢迎来到‘静默之眼’。”她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听说您对中世纪密文颇有研究?正好,我们这里有一份残卷,上面的符号一直无人能解,不知您是否有兴趣看看?”
这是一个试探。
陈默心中凛然,面上却露出适度的兴趣:“当然,荣幸之至。”
沈雨晴引领他走向大厅一侧的偏厅。偏厅更小,布置得像一个私人书房,墙上挂着那幅北欧画家的油画。徐振华和另外两名看起来地位更高的参与者,也自然地跟了进来。
沈雨晴从保险柜里取出一页残破的羊皮纸,上面的符号与陈默带来的那块碎片风格一致,但更加复杂。
“顾先生,请。”沈雨晴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徐振华的笑容依旧,眼神却深邃得不见底。
陈默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他不能解读这些符号,任何错误的尝试都可能立刻暴露。他必须赌一把,赌这个组织的核心并非真的在乎学术,而在乎“认同”。
他没有去看那些符号,而是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沈雨晴、徐振华等人,用一种低沉而清晰的语调,缓缓念出了马国良笔记中的那句话:
“因果非虚,执行为实。清道夫扫除污秽,簿记官平衡善恶。”
刹那间,偏厅里的空气凝固了。
沈雨晴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冰冷。徐振华眼底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更深的探究。另外两人则露出了戒备的神色。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陈默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稳的跳动声。他在赌,赌这句话是这个组织内部的某种信条或暗语。
几秒钟后,徐振华忽然轻笑了一声,打破了沉默:“看来,顾先生并非外人。”他走上前,目光锐利地打量着陈默,“是‘簿记官’引荐的你?马老近来可好?”
致命的试探来了!他直接点出了马国良,而且询问近况!
陈默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脑中电光火石般运转。他不能承认马国良已死,那会立刻引发怀疑(组织很可能知道马国良的死讯)。他也不能说马国良安好,这不符合他“引荐新成员”的逻辑。
他选择了最模糊,也最符合“组织”神秘做派的回答,微微颔首,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马老……已归于他信奉的寂静。在他静默之前,指引我前来。”
这句话,既承认了马国良的“离开”,又暗示了传承关系,并将自己的出现合理化。
徐振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追问。沈雨晴脸上的冰霜似乎融化了一些,但眼神中的审视并未减少。
“既然是自己人,那就不必见外了。”徐振华恢复了那副商业精英的派头,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以后,还有很多需要‘顾先生’出力的地方。”
这句话,像是接纳,又像是警告。
陈默知道,他暂时通过了第一关。但他也明白,自己已经踏入了真正的雷区。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更加危险。
“静默之眼”沙龙还在继续,但陈默知道,真正的“静默之眼”,正从四面八方,冰冷地注视着他这个闯入者。
沙龙在一种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结束。陈默以“顾渊”的身份,谨慎地周旋 among these self-styled arbiters of karma,努力收集着每一句可能蕴含信息的对话,每一个细微的眼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