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号”拖着略显疲惫但难掩兴奋的身躯,穿越依旧混乱的“凋零花园”边缘,踏上了归途。机库内,那枚承载着希望的“零点模块”被严密保管在多层能量屏蔽的容器中,由莉娜亲自看守。王博士则早已迫不及待地通过远程连接,将模块的初步扫描数据传回了星港,整个科研团队如同打了鸡血,连夜开始了对接方案的设计。
星港方面,罗辑在规则异常区中的波动也明显加剧。零点模块的出现,似乎触动了他意识深处某些关于空间本质的规则信息流,让他对即将进行的跃迁引擎修复有了更清晰的“概念蓝图”。
当“家园号”庞大的身影终于再次出现在星港的观测视野中时,迎接它的是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期待。飞船缓缓驶入专用船坞,巨大的机械臂早已准备就绪。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王博士团队根据罗辑传递过来的、融合了模块数据和“守护者级”原始蓝图的全新设计方案,指挥着工程机器人,对“家园号”的跃迁引擎基座进行最后的改造和调试。
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零点模块与人类(以及罗辑理解下)的科技体系存在明显的代差,其接口标准和能量传导方式都极其特殊。几次尝试性的连接都引发了局部的能量逸散或系统报警。
关键时刻,依旧是罗辑的“概念级维修”能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并非直接暴力修改模块或引擎,而是精准地“微调”了接口区域的“物理常数”和“能量兼容性”概念,使得两种不同科技路线的造物,在微观规则层面实现了短暂的、强制性的“和谐共存”。
【接口概念同步完成。】罗辑的意念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消耗感,【能量通路已强制兼容。可以进行最终嵌合。】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巨大的机械臂小心翼翼地将那枚蕴含着星海光芒的零点模块,精准地安置进了跃迁引擎基座最核心的卡槽之中。
“咔哒——”
一声清脆的、仿佛来自空间本身的锁止声响起。
下一刻,整个“家园号”船体轻轻一震!跃迁引擎基座上那些原本黯淡的、复杂无比的纹路逐一亮起,如同被注入了生命般流淌起蓝色的能量光流!这些光流最终汇聚到中央的零点模块,模块内部那深邃的星海仿佛被点燃,开始缓慢而有力地旋转起来,散发出稳定而磅礴的空间波动!
引擎控制台上,原本灰暗的“跃迁就绪”指示灯,瞬间变成了充满生机的绿色!
“成功了!跃迁引擎激活!能量输出稳定!所有系统参数正常!”王博士看着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忍不住狠狠拍了一下控制台(引来旁边工程师心疼的目光)。
整个船坞,乃至通过内部网络观看直播的星港所有成员,都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历经艰险,他们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能够进行超光速航行的星舰!
莉娜站在舰桥,感受着脚下飞船传来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充满力量的轻微嗡鸣,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如释重负的笑意。她接通了全舰广播,声音清晰而有力:
“全体注意,‘家园号’首次跃迁测试,十分钟后开始!目标,柯伊伯带外围预设坐标!各就各位!”
星港控制中心给予了最后的航道 clearance(净空许可)。“家园号”的常规引擎点火,缓缓调整姿态,驶离了船坞,进入了预定发射位置。
“跃迁引擎充能开始!”导航员报告。
透过舰桥巨大的观察窗,可以看到飞船前方不远处的空间开始变得模糊、扭曲,仿佛隔着一层流动的水波。零点模块的光芒透过船体结构隐约透出,让整艘“家园号”都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辉光之中。
“能量达到临界点!坐标已锁定!跃迁……启动!”
随着指令下达,舰桥外的景象瞬间被拉长、扭曲,化作一片令人眩晕的彩色流光!“家园号”船体发出一阵低沉的、穿透力极强的嗡鸣,并非引擎的噪音,更像是空间本身被撕裂的哀鸣!
下一秒,巨大的过载感席卷了舰上每一个人,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将他们死死按在座位上,连呼吸都变得困难。窗外的流光飞逝,速度超越了肉眼所能捕捉的极限。
这感觉持续了大约十几秒,对于舰上的人员而言却如同一个世纪。
陡然间,过载感消失,窗外飞逝的流光瞬间平息。
映入眼帘的,不再是熟悉的星港和蔚蓝的地球,而是一片陌生、深邃、点缀着冰冷星芒的漆黑宇宙。远处,柯伊伯带那些大大小小的冰封天体,如同散落的钻石,静静地反射着遥远的太阳光。
“跃迁完成!抵达预定坐标!误差小于万分之零点三!”导航员兴奋地确认。
“所有系统运行正常!引擎冷却程序启动!”工程师报告。
短暂的寂静后,舰桥内爆发出了比之前更加热烈的欢呼和掌声!许多人甚至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他们成功了!“家园号”完成了它的初啼,清脆而响亮!这不仅仅是一艘船的跃迁,更是“环发公司”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真正意义上踏出了走向深空的第一步!
莉娜看着舷窗外那片浩瀚而陌生的星海,深吸了一口舰桥内循环的、带着金属和臭氧味道的空气,眼神锐利而坚定。
“报告星港,‘家园号’首次跃迁测试,圆满成功。”她平静地汇报,但话语中蕴含的力量却重若千钧。
从这一刻起,他们的舞台,不再是小小的太阳系,而是那无限广阔的星辰大海。捡破烂的生意,终于可以真正做到全宇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