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乡归来,生活似乎短暂地回归了某种平静的日常。但苏晚和楚言都清楚,这份平静之下,涌动着新的节奏和责任。
林薇的电话如期而至,带来了一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重磅邀约——国内最具影响力、以深度访谈着称的周刊《家·春秋》,希望为他们一家三口做一个独家封面专访。
“《家·春秋》!”连见惯风浪的林薇语气都带着一丝激动,“他们很少做娱乐明星的封面,这次是主编亲自联系,看中的就是你们现在‘回归家庭’、‘破镜重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内情)的正面形象和话题深度。这是个提升格调、稳固口碑的绝佳机会!”
苏晚握着电话,心跳有些加速。《家·春秋》的访谈素以犀利和深刻着称,它不仅仅关注成就,更关注成就背后的人性与情感。接受这个访谈,意味着要将他们的关系,他们的“家”,更坦诚地置于公众面前。
她看向坐在旁边沙发上,正陪着暖暖看绘本的楚言。他显然也听到了电话内容,抬眸看了过来,眼神沉静,看不出情绪。
“薇姐,我们需要考虑一下。”苏晚没有立刻答应。
挂了电话,苏晚将情况详细告诉了楚言。
“你的想法?”楚言合上给暖暖念的绘本,示意保姆阿姨先带暖暖去玩,然后看向苏晚。
“机会很好,”苏晚斟酌着用词,“但……我们需要想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关于我们真正的关系,关于过去几年,关于暖暖……”
他们之间有太多无法对外人言的秘密:重生、系统、星芒之力、灵魂羁绊……这些是必须永远封存的底线。但除此之外,他们也需要一个统一的、能够自圆其说的“故事”,来应对外界的好奇与审视。
楚言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口,语气是惯常的冷静:“不必编造。真实的感受,有限度的真实。”
他意思是,不需要刻意编织一个完美的童话,可以分享他们重新走到一起后真实的磨合与感受,但对涉及核心隐私和超自然因素的部分,保持沉默或模糊处理。
苏晚明白了他的意思。真诚,但要有边界。
“那……我们接受?”她试探着问。
“嗯。”楚言点头,“迟早要面对。”
既然决定了要一起走下去,那么共同面对公众的审视,便是必经的一步。
访谈约在了一周后,地点就在他们居住的别墅。为了营造温馨自然的氛围,《家·春秋》派出了金牌文字记者周雯和顶尖摄影师团队,进行一场长达半天的深度访谈和拍摄。
访谈当天,别墅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温暖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苏晚选择了一条米白色的及膝连衣裙,简洁大方。楚言则是深蓝色针织衫搭配卡其色长裤,少了几分冷峻,多了几分居家的温和。暖暖则穿着和苏晚同色系的小裙子,头发上别着楚言在游乐园给她买的星星发卡,像个精致的小公主。
记者周雯是一位气质温婉、眼神却十分锐利的中年女性。她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尖锐的问题,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从暖暖开始切入。
“暖暖今天真漂亮,这个发卡是爸爸买的吗?”周雯笑着问。
暖暖用力点头,奶声奶气地说:“嗯!爸爸在游乐园买的!是星星!”
“暖暖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园吗?”
“喜欢!”暖暖大声回答,然后开始掰着手指头数,“喜欢坐木马,喜欢坐小火车,喜欢摩天轮……爸爸抱得高高的,能看到好远好远!”
孩子的童言稚语是最真实的佐证,现场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周雯顺势将话题引向苏晚和楚言:“看来楚先生很擅长带孩子。之前有想过自己会是这样‘女儿奴’的一面吗?”
楚言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没想过。是本能。”
周雯捕捉到了这个回答里的微妙,追问道:“是因为缺席了孩子成长的前几年,所以想要加倍补偿吗?”
这个问题有些尖锐。苏晚的心提了一下。
楚言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眼神深邃了些许。他看了一眼正趴在苏晚腿边玩玩具的暖暖,然后看向周雯,坦诚地回答:“有这部分原因。但更多是,她值得。”
不是因为愧疚,而是因为暖暖本身值得他付出所有的温柔与耐心。这个回答,比单纯的“补偿”更显真挚和厚重。
周雯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将目光转向苏晚:“苏小姐呢?从退圈影后到如今带着孩子重新回归,并且和楚先生组成了新的家庭,这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苏晚深吸一口气,按照之前和楚言商定的基调,选择了有限度的真实:“过程……并不容易。有过迷茫,也有过压力。但看着暖暖一天天长大,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能和楚言……重新走到一起,是命运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我们都很珍惜。”
她用了“重新走到一起”和“第二次机会”这样模糊却又能引发联想的词汇,既解释了他们的关系,又保留了足够的神秘感。
“珍惜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周雯温和却不容回避地问。
苏晚看了一眼楚言,发现他也正看着她,眼神里是沉静的鼓励。她笑了笑,说:“比如,学着更直接地表达关心,而不是猜测。比如,尊重彼此的工作和空间。再比如……一起研究给暖暖做什么辅食更有营养。”
最后一句带着点无奈和甜蜜的调侃,让周雯也笑了起来。
访谈在一种坦诚而舒缓的氛围中进行。周雯的问题虽然深入,但并未刻意刁难,更多是引导他们分享对于家庭、责任和爱的理解。楚言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言简意赅,直击核心。苏晚则负责补充细节和情感,两人一冷一热,配合默契。
当被问到“家对你们现在意味着什么”这个终极问题时,两人都沉默了片刻。
这一次,是楚言先开了口。他看着苏晚和暖暖,黑色的眼眸里仿佛有柔光流转,声音低沉而清晰:
“归途。和……责任。”
对他而言,家是他漂泊半生后终于找到的、可以安心停靠的彼岸,也是他愿意用一切去守护的责任。
苏晚接上他的话,目光温柔地拂过他和女儿:“是铠甲,也是软肋。因为有他们,我更有勇气面对外面的世界;也因为他们,我有了最害怕失去的珍宝。”
他们的答案不同,却完美地互补,勾勒出“家”最真实的模样——它既是温暖的港湾,也是甜蜜的负担;它给予力量,也赋予软肋。
周雯满意地放下了笔。
接下来的拍摄环节更是温馨有爱。摄影师捕捉到了楚言低头听暖暖说悄悄话时嘴角那抹几乎看不见的弧度,捕捉到了苏晚为楚言整理衣领时自然流露的亲昵,更捕捉到了三人一起在花园里,暖暖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幸福瞬间。
访谈和拍摄结束,送走周雯一行人,别墅恢复了宁静。
暖暖玩累了,被保姆带去午睡。
苏晚和楚言站在客厅里,相视一笑,都有一种完成了一件重要大事的轻松感。
“感觉怎么样?”苏晚问。
“还好。”楚言走到她身边,很自然地伸出手,揽住了她的腰,将她带向自己。
苏晚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感觉前所未有的安心。
“我觉得……我们表现得不错。”她轻声说。
“嗯。”楚言的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
他们知道,当这篇访谈发布时,必将再次引起热议。但此刻,他们并不在意。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面对外界最强大的武器——彼此,和这个他们共同构筑的、名为“家”的堡垒。
堡垒之内,是他们无需言说,却深刻于心的爱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