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归来的荣光,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从喧嚣的 headlines 沉淀为行业内部口耳相传的传奇,以及楚言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别墅里的生活,依旧保持着那种令人心安的节奏,但静水之下,新的涟漪已经开始悄然荡漾。
楚言并没有沉寂太久。他婉拒了无数商业片的天价邀约,却对一个由新人导演执笔、聚焦城市边缘人群生存状态的独立电影剧本产生了浓厚兴趣。剧本很薄,故事却像一把钝刀,割得人生疼。他花了大量时间与那位初出茅庐却才华横溢的导演沟通,探讨角色,甚至亲自去故事发生的城中村区域观察、体验。这与他柏林影帝的光环似乎格格不入,却正是他如今追求的东西——回归表演最本真的触动。
苏晚则在她选择的“慢”车道上稳步前行。她深度参与的那个非遗传承纪录片正式开机,她不仅是讲述人,更亲自跟着老手艺人学习了一些基础的技艺,沉浸在那份需要极大耐心和专注的“慢时光”里。她发现,当自己完全沉静下来,专注于手中的活计时,体内的星辉之力会如同呼吸般自然流转,带着一种滋养万物的温和气息,甚至让她学习那些复杂技艺的速度都快了不少。这奇异的变化,让她对这股力量有了新的认知。
暖暖的变化则更为直观。她即将从幼儿园毕业,步入小学阶段。小家伙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会和幼儿园的好友嘀嘀咕咕说些不让爸爸妈妈听的“悄悄话”,也会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既期待又忐忑。
“妈妈,小学的老师会像王老师一样好吗?”
“爸爸,小学的作业会不会很多呀?暖暖会不会写不完?”
面对女儿成长中的新课题,楚言和苏晚给予了最大的耐心和引导。他们带着暖暖去参观了即将入读的小学,熟悉环境;一起选购书包和文具,将“上学”变成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乐事。
这天周末,一家三口在花园里给新栽的几株月季花苗搭架子。春末的阳光已经有了些许热度,暖暖戴着小小的遮阳帽,像只忙碌的小蜜蜂,帮着递工具,虽然更多时候是在帮倒忙,弄得小手上都是泥巴。
楚言挽着袖子,动作利落地固定着支架,手臂线条流畅有力。苏晚则负责将柔嫩的枝条小心地引导到架子上。两人配合默契,偶尔交换一个眼神,便知对方所需。
“爸爸,这朵花花什么时候能开呀?”暖暖指着一株刚刚长出花苞的月季问。
“很快,”楚言头也不抬,声音却温和,“等你戴上红领巾的时候。”
“真的吗?”暖暖眼睛一亮,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苏晚看着父女俩的互动,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她感觉到体内的星辉之力,在这充满生机和劳作的环境中,如同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漾开柔和而愉悦的波纹。她甚至能隐约察觉到,那些刚刚栽下的花苗,在她的气息影响下,似乎比旁边的植物更加精神抖擞。
【灵魂羁绊】连接着他们三人,传递着劳作后的满足、对未来的期待,以及一种平淡却深厚的幸福。
然而,平静之下,并非全无波澜。
林薇带来消息,之前那个希望邀请楚言和苏晚共同出演的科幻大片《星骸》,后期制作已接近完成,预计将在年底全球上映。片方开始了第一波密集的预热宣传,他们两人在片中的剧照和先导预告片一经发布,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那末世中紧紧相握的手,那充满张力的对视,勾起了无数影迷对这部电影的期待。
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橄榄枝也伸向了苏晚。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以拍摄女性题材见长的华裔导演,通过层层关系联系到她,希望她能出演她下一部电影的女主角。那是一个关于一位古代女科学家(带有一定传奇幻想色彩)在艰难环境中坚持探索的故事,角色复杂而富有挑战性。
“剧本我发你了,绝对是好本子,导演也是冲奖级别的。”林薇在电话里的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关键是,这个角色……感觉和你之前演的那些都不一样,甚至和《星骸》里的林启明也不同,它更……更接近某种本源的力量感。”
苏晚仔细阅读了剧本。故事背景设定在架空的历史时期,女主角不仅拥有超越时代的科学知识,更似乎与星辰自然有着某种神秘的感应。这个设定,让她心头莫名一动,仿佛与她体内的星辉之力产生了某种遥远的呼应。
晚上,她将剧本递给楚言。
“你看看这个。”
楚言接过,快速浏览着。他看得很快,但眼神专注。看完后,他沉默了片刻,手指在剧本封面上轻轻敲击。
“很特别的本子。”他评价道,“角色,有厚度。”
“你觉得呢?”苏晚问。
楚言抬眸看她,目光深邃,仿佛能看进她灵魂深处与那星辉之力相连的地方:“可以接。或许,对你有好处。”
他话中的深意,苏晚听懂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角色,可能更是一次让她探索和驾驭自身力量的契机。
新的选择,新的可能,如同春日泥土下萌发的新绿,悄然探出头来。
一边是备受期待的商业科幻巨制《星骸》即将面世,一边是极具艺术挑战性的个人项目摆在面前;一边是家庭生活的平稳延续,一边是女儿即将步入人生新阶段……
静水流深,水面之下,潜流暗涌。
这个家庭,在经历了巅峰荣光的洗礼后,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引领他们走向截然不同却又同样精彩的未来。
楚言放下剧本,看向窗外已然繁花似锦的花园。暖暖正在追着一只蝴蝶,笑声清脆如铃。
“不急,”他淡淡开口,语气沉稳,“慢慢选。”
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也有足够的底气,去斟酌,去等待,去迎接所有即将萌发的“新绿”。因为无论选择哪条路,他们都知道,彼此和这个家,将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