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离开后的几天,卡伦贝尔仿佛又回到了以往的节奏,只是多了一位格外引人注目的客人——塞拉。
正如老管家欧斯特所赞叹的那样,塞拉在人前的表现堪称完美无瑕。
她总是穿着素雅而得体的衣裙,举止娴静,言语轻柔,对待领地的每一个人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礼貌和距离。
她会安静地在修缮好的小花园里散步,会向法尔松请教一些关于南方植物的知识,甚至会在艾丽娅忙碌时,帮忙照看一下晾晒的草药,动作细致而耐心。
她那惊人的美貌和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让她即便身处简陋的环境,也仿佛自带光晕,与周围粗糙的景象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不让人觉得突兀。
不少年轻的护卫和村民,远远看到她都会不由自主地放轻声音,投去混合着欣赏与敬畏的目光。
然而,哈涅尔凭借着他超乎年龄的敏锐和那枚戒指偶尔带来的、对细节的惊人洞察力,还是捕捉到了这位“完美客人”偶尔流露出的、与她那副娴静外表不符的瞬间。
那是在一次傍晚,哈涅尔偶然看到塞拉独自站在村口附近的一块高地上,眺望着西方逐渐沉入群山的落日。
晚风吹拂着她金色的长发,她的站姿不再是平日里那种受过严格训练的、收束的优雅,而是带着一种更随意、更舒展的姿态,甚至……隐隐有一种凝视自己领地的锐利。
那一刻,她碧蓝眼眸中倒映着残阳的光,不再是平静的湖泊,而像是蕴藏着风暴的北海,带着一丝未经驯服的、属于北方的野性。
还有一次,哈涅尔路过临时划拨给北方水手们居住的棚屋区,正好看到塞拉在与其中一名年长的水手低声交谈。
虽然听不清内容,但她的神情专注而认真,手势简洁有力,完全不同于她平日里那副不谙世事、需要被照顾的柔弱模样。
这些细微的发现,让哈涅尔更加确信,这位“塞拉小姐”绝不仅仅是来体验南方风情的侄女那么简单。
她像一枚被精心放置在棋盘上的棋子,安静,却可能影响全局。
不过,在连续观察了几天,并未发现塞拉有任何明显的间谍行为或试图干涉领地事务的迹象后,哈涅尔决定暂时将她放在一边,保持警惕即可。
眼下,他有更迫切的事情需要投入全部精力——领地的防御和军事力量。
在布雷恩和摩格的共同努力下,补充了新人手的护卫队已经恢复了五十人的满编状态。
这些新兵虽然还显稚嫩,但在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兵(一位是前刚铎军官,一位是亦正亦邪的前匪首)的操练下,进步神速。
每日清晨,操练的号角和金属交击声都会准时响起,给这片复苏的土地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哈涅尔时常亲自观看训练,甚至偶尔下场与布雷恩或摩格对练,虽然依旧输多赢少,但他能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反应和力量在实战和持续锻炼下正缓慢而坚定地提升着。
护卫队算是初步走上了正轨,那么剩下的最大心病,就是那道在奥克袭击中显得岌岌可危的围墙了。
哈涅尔带着法尔松,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绕着卡伦贝尔的边界进行了数次缜密的勘察和计算。
他们发现,卡伦贝尔的地理位置有其天然的防御优势:西面背靠着一片逐渐升高的丘陵地带,地形崎岖,难以展开大规模进攻;南北两侧则分布着茂密且带刺的灌木丛,形成了天然的障碍。
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如果有人想要正面攻打卡伦贝尔,最可能、也是最方便的路线,就是从相对平坦开阔的东面而来。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建造耗资巨大、耗时漫长的全方位石墙。”哈涅尔指着粗糙手绘的地图,对法尔松和多尔阐述他的计划,“南北两侧和西面,暂时维持并加固现有的木质围墙,重点加强了望和巡逻。而东面——”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着东侧防线的那条线上,“——我们必须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我要求建造一道结合了石基、木桩和夯土的混合墙体!地基用石块垒砌,增强稳固性和抗冲击能力;墙体主体可以用夯土和木栅结合,关键部位嵌入削尖的木桩,形成有效的防御面!”
这项艰巨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铁匠兼工匠头目多尔的肩上。
多尔看着领主画出的简易结构图,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他用力拍了拍胸脯:“大人放心!只要材料跟得上,我一定给您在东面立起一道让奥克撞破头也进不来的墙!”
材料……这正是当前最头疼的问题。开采石料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卡伦贝尔附近并没有现成的、易于开采的优质石矿。
书记官法尔松看着哈涅尔和多尔投来的目光,感觉自己的头发又要白几根。他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苦着脸道:“大人,多尔,这石头……我们需要组织人手去更远的河滩搬运大块的鹅卵石,或者寻找合适的山体进行开采。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这会严重影响春耕的收尾和其他建设工程……”
就在哈涅尔也为石材的来源和人力分配问题蹙眉时,伊莱娜送来的那三十名“礼物”也并没有闲着。
哈涅尔暂时没有适合远航的船只给他们,便安排那二十五名经验丰富的水手,先利用卡伦贝尔那几条修补后勉强能用的破旧小船,在近海进行捕鱼作业。
这既能补充食物来源,也能让这些水手熟悉周边海域的情况。
而那五名船匠,则被哈涅尔赋予了更重要的任务——带着领地内几位对木工有兴趣的年轻人,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木材资源,设计和建造能够进行稍远距离航行、至少能在拉海顿和卡伦贝尔之间稳定往返的船只。
哈涅尔对他们的要求很务实:“不需要多大,多华丽,首先要坚固,能载货,能适应近海航行。”
整个卡伦贝尔,就像一架刚刚补充了燃料和零部件的机器,在哈涅尔的操控下,各个部件都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运转起来。
农业、工坊、防御、渔业、造船……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困难,但也孕育着希望。
哈涅尔站在领主屋舍的窗前,看着远处忙碌的人群,东面围墙的奠基处已经打下了第一批石块,近海处,水手们的小船正拖着渔网归来。
他知道,前路依然漫长且布满荆棘,但卡伦贝尔,这艘曾经搁浅的小船,终于在他的努力和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下,重新调整了风帆,准备驶向未知却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而那位安静得如同背景画的塞拉小姐,她的存在,则是这未来图景中一个美丽而不可预测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