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启小朋友孩子皱眉看着突如其来的考教时,县令夫人握着绢帕的手突然轻呼一声 “哎呀”,引起了县令父子同时抬头。
县令大人被打断了思路,忍不住轻咳两声,可夫人的注意力全在手中那叠纸上,压根没注意到他的示意。见状,县令大人干脆放下茶盏,起身绕过雕花屏风,缓步走到夫人身后。当看到纸上那的画面时,他也不禁挑眉轻呼:“嚯!
趴在桌上的李启小朋友好奇心作祟,干脆手脚并用地溜下桌子,迈着短腿跑到父母身边,仰着小脑袋使劲往纸上瞧。
当李启看到县令夫人手中那张被称为 “邀请函” 的纸张时,也忍不住 “哇” 了一声。
首先映入眼帘的 “邀请函” 三个字加黑加粗,这字既非端正的馆阁体,也非潇洒的行草,明明写的不规整,却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灵动,并不显得难看。
李启小朋友是个好学的,立刻抬头问他爹,“爹,这个是什么字体啊!”
县令大人盯着那笔画愣了愣,一时竟答不上来,只能轻轻咳嗽两声掩饰尴尬:“......”
邀请函的正文是一段工整的小字:“特邀李启公子于五日之后(八月三十日)至栖云苑小院游玩一日。” 注:栖云苑具体地址为清风街十八号。
这段文字虽称不上是多么正式的拜帖格式,但想到递帖的是个几岁的孩子,便也觉得情有可原。且短短一段话,将时间、地点和事由都说得清清楚楚,简单明了,少了寻常文人间拜帖里那些繁琐的客套之言,县令大人看了,不禁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许。
接着是下面是几幅画,每一幅画都有简单的语句描写:
第一幅画:一幅 q 版简笔画 —— 扎着双髻的小女孩踮脚张望,眼角眉梢都是期待,发间的红头绳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圆滚滚的小胖子攥着衣角,腮帮鼓成小包子般透着急切;还有瘦小个的,虽背着双手装稳重,脚尖却不住轻点地面,活像只等待投喂的小兽。在小胖子和瘦小孩子头顶,分别飘着两个气泡对话框:
小胖子的气泡里,是个圆滚滚的「李启?」—— 顶着西瓜头、肚腩坠到腰带外,手里还捧着个糖糕;
瘦小孩子的气泡里,是个摇头晃脑的「李启?」—— 头戴方巾、腰佩竹简书袋,活脱脱小夫子模样。
两个 q 版小人儿都眨巴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萌得让人想捏一捏!
画后写着,辰时:迎接小客人——李启长什么样呢?
县令夫人的轻呼正是看到这幅画时发出的,这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画技,寥寥几笔,却将画上的每个孩子都勾勒得栩栩如生,连神情都细腻入微。她虽然没见过林盛轩和林盛泽,但通过这生动的画面,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活泼与期待。
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画上的这些孩子,无论是圆滚滚的小胖子,还是那透着沉稳的瘦弱小孩,连两个气泡框里的 “李启?” 都觉得格外可爱,仿佛自己的儿子真的长这样,也是这般惹人喜爱。
李启小朋友指着气泡框里的“?”符号询问他爹,“爹,这个是什么意思?”
李县令看着那问号,思索片刻后说:“大概是思考的意思,这上面两个孩子应该就是林盛轩和林盛泽,他们没见过你,在猜想你长什么样子呢。”
“哦——那这个是竹蜻蜓姐姐,这个是林盛泽,这个就是林盛轩对不对?”他先指着胖胖的小孩,后又指了指瘦小的小孩。
“何以见得?” 县令大人饶有兴致地问道。
“林盛泽说他六岁了,林盛轩说他五岁,这个小胖子一看就更壮实一些啊。” 李启小朋友仰着小脸,一副 “我很聪明吧” 的得意模样。
“那可不见得。” 县令大人笑着摇了摇头。
“为什么?” 李启小朋友歪着脑袋,满脸疑惑。
“林盛泽给你的书信里,是一道算术题,说明他更爱读书一些,所以他想象中的你也是更爱读书的小书生模样,我认为这个瘦小的小孩才是林盛泽。” 县令大人耐心地解释道。
“我还是觉得这个小胖子是林盛泽。” 李启坚持自己的看法,小脸上写满了倔强。
县令夫人看着这父子俩较真的模样,不禁轻声笑了出来。
第二幅画,院角石缸旁,三个小人儿围成半圆 —— 小胖子和瘦小孩左右护着中间的小孩。中间小孩穿着锦缎小马褂,脑袋歪成小问号,好奇的盯着转动的水车,可爱的不行。小胖子踮脚拍打石缸边缘,肉乎乎的手指戳向竹筒,袖口被风吹起,露出一截圆滚滚的小胳膊;瘦小的孩子则拽着中间孩子的袖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齿轮示意图,鼻尖还沾着半片海棠花瓣,神情专注极了。画面下方备注:巳时「由首席木工传人(自称)+ 理论担当(自封)亲自讲解水车原理,保证听了不困!」
李启指着画里的水车,眼睛亮晶晶的:“爹,他们要将水车搬到家里来展示吗?”
县令大人看着画中那结构精巧的水车,陷入了沉思,仿佛在琢磨这水车的构造原理。
李启见他爹不说话,便又继续看下一幅画。
第三幅画,那个可爱的孩子抱着比脸大的陶碗,踮脚往锅里倒小米,金黄金黄的米粒洒了半围裙,领口处还沾着几颗米粒;小胖子握着比胳膊粗的锅铲,正在搅拌野菜汤,舌头还偷偷舔了下嘴角,脸上沾着一点汤汁,活像个小馋猫;瘦小孩子站在最高的凳子上,踮脚往窗台上摆青瓷盘,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盘子的位置,模样认真得可爱。灶台上飘着袅袅炊烟,旁边备注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友情提示:今日主厨们承诺 —— 菜里绝对没有海棠花瓣!(除非不小心掉进去)」
接着是第四幅画,画面里四个小人抱头鼠窜,每人手里的竹筒都喷着弯弯曲曲的水线:小胖子的水线最粗,像条小胖鱼甩尾巴;李启的水线最弯,歪歪扭扭像条蛇;瘦小孩子的水线最细,却精准地射中了小胖子的后背。还有个小女孩,顶着湿漉漉的发髻,举着竹筒作胜利状,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备注写着:末时,水枪游戏。「温馨提示:建议自备一套换洗衣物!(别问我们怎么知道的)」
第五幅画,三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画面右下角,三个礼物盒用红绳扎得歪歪扭扭,备注画了个小锁:申时,「礼物内容:★★★★★ 保密!(反正不是灶台里的焦米饭)」
酉时:挥泪惜别的剪影
夕阳把三个小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李启抱着礼物盒一步三回头,小胖子拽着他的腰带不肯撒手,瘦小小孩别过脸去踢石子,眼角却偷偷泛红。画面上方飘着三根 q 版眼泪:小胖子的眼泪是圆滚滚的水珠,李启的眼泪是歪歪扭扭的线条,瘦小小孩的眼泪藏在眼眶里,像两颗小水晶。备注只有三个字:「下次来!]
看完这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县令夫人的眼中满是笑意,李启小朋友更是兴奋得直拍手,吵着闹着要快点到八月三十日,去栖云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